2020-07-15 11:0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宋志坚

 

乱世奇葩:大闽皇帝王延羲

宋志坚

 

clip_image002.jpg

连重遇率兵入宫,立王延羲,继而追杀王继鹏。

 

王延羲即位时,自称闽王和威武节度使,没有称帝,还主动“遣商人间道奉表称藩于晋”。两年之后,即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七月,他改称大闽皇,十月即皇帝位。《资治通鉴·后晋纪三》也有记载:“闽王曦(即王延羲,即位后改名曦)既立,骄淫苛虐,猜忌宗族,多寻旧怨”。

猜忌宗族

王继鹏当权时,王延羲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取代王继鹏之后,骄横、奢靡、苛暴,一点都不亚于他的前任。

最早对他种种恶行进行劝谏的,是建州刺史王延政。王延政是他的亲弟弟,手中还有兵马,王延羲一时奈何不了,便“复书骂之”。还不解恨,于是想到一个阴招:派遣亲信业翘当建州监军,又派教练使杜汉威任建州与福州之间的南镇监军。此二人乐于当王延羲的鹰犬,争着搜集王延政的“阴事”。那个业翘更是有恃无恐,与王延政议事不合,就呵斥说:“你要造反啊!”王延政忍无可忍要斩业翘,业翘见势不妙赶紧溜走,直奔南镇。王延政发兵攻打南镇,逼得业翘与杜汉威一起败退福州。

此时,王延羲把猜疑与妒嫉扩大为战争,居然派遣潘师逵、吴行真带兵四万袭击王延政。潘师逵驻兵建州城西,吴行真驻兵建州城南,两支军队隔水置营,焚烧城外庐舍。丞相林鼎进谏,王延羲根本听不进去。王延政不肯俯首就擒,他从吴越王钱元瓘那边搬来援兵四万,兄弟矛盾遂升级为两州对抗,以后又变成闽国与殷国(王延政自称殷帝)之间的战争。延续一年多,直到次年四月,南唐主李昪派客省使尚全恭赴闽,为他们劝和。次年六月,王延政派牙将带着誓书与香炉到福州,与王延羲定盟于王审知的宣陵。但兄弟间的猜疑和忌恨依然如故,福州与建州的战事不断,害苦了老百姓。

对于别的宗亲,王延羲也一样猜疑妒嫉。他怀疑汀州刺史王延喜与王延政通谋,派遣将军许仁钦率兵三千到汀州将王延喜捉拿而归。九龙殿大宴群臣时,他逼着侄子王继柔过量喝酒。王继柔不胜酒力,偷偷倒掉一点,他发现后就把王继柔杀了。此外,泉州刺史王继严,因为“得众心”遭罢免,最后被鸩酒毒死。

骄淫苛虐

王延羲也与王继鹏一样,喜欢设夜宴请群臣宗室。有一次,宰相李光准酒后违背他的意愿,被绑起来准备送街头问斩。“吏不敢杀”,把他关在狱中。次日王延羲“视朝”,发现后恢复他的官衔。这天又有夜宴,翰林学士周维岳又像李光准那样被拘系下狱。下边的官吏对他说:“相公昨夜宿此,尚书勿忧。”王延羲酒醒之后把他放了。“他日,又宴”,周维岳就硬撑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以至“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王延羲说:“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身边有人说:能喝酒的人,另有容酒的肠子,与身材大小长短没有关系。王延羲被逗乐了,居然命人要剖周维岳的腹,看看肠有多大多长。亏得身边人来了个脑筋急转弯,说“杀维岳,无人侍陛下剧饮者”,王延羲才把他放了。

王延羲立宰相李真之女为皇后。此女嗜酒,刚愎自用,王延羲对她“宠而惮之”。又立金吾使尚保殷之女为贤妃。尚妃颇有姿色,很受宠幸,王延羲设夜宴喝醉了酒,就听她胡闹,她要杀谁就杀谁,要放谁就放谁。

clip_image004.jpg

闽景宗王延羲在位五年,年号永隆。

clip_image006.jpg

王延羲铸币《永隆通宝》

君主淫乱,官场也就污浊。同平章事、泉州刺史余廷英贪赃枉法,掠人女子,“诈称受诏采择以备后宫”。事发之后,王延羲派遣御史查究。余廷英怕了,到福州自首。王延羲要把他交给有关部门惩处,余廷英立马贡献“买宴钱” 万缗,专给王延羲用来设夜宴。王延羲自然高兴,次日就召见他,告诉他“宴已买矣”,又向他索要“皇后贡物”,余廷英“复献钱于李后”,因此免受处罚,得以“遣归泉州”并恢复为相。从此之后,闽国的官场增添一道“诸州另献皇后礼物”的景观。

王延羲嫁女,发现朝士有不送贺礼的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

如此荒淫奢侈,挥金如土,难免资用不足,王延羲与担任“国计使”的南安人陈匡范商量。为了邀功取宠,陈匡范居然自请“日进万金”。王延羲立马投桃报李,加陈匡范礼部侍郎的官衔,还在夜宴群臣时,举着酒杯对陈匡范曰:“明珠美玉,求之可得;如匡范人中之宝,不可得也。”陈匡范有什么高招能“日进万金”呢?无非是向商贾增加数培收费。不久发现,即使增加数培收费,也不够他“日进万金”,于是借贷“诸省”的经费来补这个窟窿。因担心东窗事发,陈匡范最后忧悸而死,王延羲对他“祭赠甚厚”。过后,“诸省”将陈匡范借贷补缺之事揭露出来,王延羲大发雷霆,劈了陈匡范的棺材,斩断尸体投抛于水,让连江人黄绍颇暂代国计使之职。这个黄绍颇也是陈匡范一类的角色,他给王延羲出一个卖官的馊主意,而且明码标价:“以资望高下及州县户口多寡定其直,自百缗至千缗”。对于这个馊主意,王延羲自然“从之”,因为能让他继续荒淫奢侈下去。后晋天福八年(943年)七月,王延羲以年岁饥荒、国用不足为名,分路派遣六十余名使者,到“诸道”搜求民间谷物。

闽国的朝廷之上也有刚正不阿之人。校书郎陈光逸私下对其友说:“主上失德,亡无日矣;吾欲死谏。”当即,冒死上书王延羲“大恶五十事”。王延羲恼羞成怒,立马命卫士鞭挞数百,发现陈光逸居然没被打死,即命用绳子将其“悬诸庭树,久之乃绝”。

祸起萧墙

陈光逸死后不久,后晋开运元年(944年)三月,王延羲死于身边人之手,可谓祸起萧墙。

这要说到往事。当年王延羲能够登上大位,得益于拱宸、控鹤二都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发起的兵变。尽管王延羲已发文告将弑君之事归咎于投奔吴越国去的宸卫都余部,但朱文进、连重遇心中还是不踏实。他们知道,王延羲喜怒无常,“果于诛杀”,必须提防。那时,朱文进是拱宸都指挥使,连重遇是拱宸都阁门使。王延羲游西园时,偏偏“因醉杀控鹤指挥使魏从朗”。对于王延羲而言,因醉杀人原是家常便饭,早就习以为常。但拱宸、控鹤二都原是连为一体的,魏从朗属于“朱、连之党”,魏氏之死,大大加重了朱文进、连重遇的那块心病。

此时,王延羲立皇后李氏所生之子王亚澄为闽王,又宠幸尚贤妃,任她醉酒之后胡闹杀人。李后容忍不了王延羲对尚贤妃的宠幸,准备除掉他立王亚澄为帝。于是,想在王延羲与朱文进、连重遇的微妙关系中钻空子,派亲信对朱、连二人说:“主上殊不平于二公,奈何?”这是一种暗示,无异于唆使朱、连二人故伎重演,像当时除掉王继鹏一样除掉王延羲。

正好宰相李真有疾,王延羲前往李府探病。拱宸都马步使钱达遵朱文进、连重遇之嘱,杀王延羲于马上。朱文进、连重遇不想立王亚澄为帝,便召集百官于朝堂,对他们宣告:“太祖昭武皇帝,光启闽国,今子孙淫虐,荒坠厥绪。天厌王氏,宜更择有德者立之。”也就是说,王审知的子孙太不像话,断送了王审知开创的基业,现在要“更择有德”的异姓了。于是,推立朱文进为闽主,并“帅群臣北面再拜称臣”。朱文进以连重遇总六军,掌握兵权。朱、连二人大开杀戒,“悉收王氏宗族延喜以下少长五十余人,皆杀之”。“抗辞不屈”的礼部尚书郑元弼也为朱文进所杀。

这一切似乎都是偶然的,但偶然中有必然。自古以来,有多少不义之人,在前赴后继、反反复复地演绎着出于《左传》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条历史规律。

何况他们的“不义”,首先传染的也正是身边之人。

clip_image008.jpg

闽国亲兵卫队骁勇善战,但桀骜难驯,

屡屡成为朝政动乱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