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 09: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为另类说话的《游侠列传》

www.fjsen.com 2014-04-17 09:40  楚  欣 来源:炎黄纵横    我来说两句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替商人、刺客立传,还将那些被视为另类的“布衣之侠”写进去,并为他们说话。这在中国的传统史书上开了先河,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普通老百姓对心目中豪杰的崇拜。

所谓侠,指旧时那些有武艺,讲义气,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司马迁之所以把他们写入巨著《史记》,这与其对“侠”的认识有关。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段话颂扬了游侠的可贵精神,又说他们的行为“不轨于正义”,乍看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实际不然。笔者认为,“不轨于正义”应释为“不合时宜”,即游侠的行事风格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做法不一样,而非“违反正义”。否则,司马迁是决不会为他们立传的。

当时社会上有个说法,即不必区分仁义与否,只要得到利就是有仁义,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司马迁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侠客虽是布衣之徒,但“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与那些争权夺利、欺凌老百姓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接着他说,“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捍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比周,设才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意思是,他感叹有些世俗的人,从表面看问题,混淆游侠与豪暴二者的根本区别,错误地把他们等同起来,从而贬损了游侠的形象。

司马迁又说,“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槟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这段带有感情色彩的话,反映了他对游侠的高度赞赏,而儒、墨等诸子百家却轻视他们,不予记载,这让司马迁很有意见,并决定替游侠立传,让世人能够正确理解与对待他们。其用心之良苦,令人感动。


《游侠列传》,《史记》名篇之一


《游侠列传》主要写了两个人,即朱家、郭解。

朱家,祖籍山东(鲁),与汉高祖是同时代人。鲁人大多信奉儒教,朱家却以侠客闻名。他一生救助的豪绅与士子以百论,普通的老百姓就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了。但他从来不夸耀自己的能耐,也不提及给予别人的恩德。他帮助人,先从穷苦之家开始,非常认真执著,比个人办私事还要着急,而他自己,“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坐的也是极普通的牛车。朱家对季布的救助更体现出他的高尚人品。当时,季布因曾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属下,刘邦发布命令抓捕他。朱家不避危险,将季布藏匿起来,并通过别人做汉高祖的工作,使其不再追究季布的过去并重用他。季布当了大官后,地位尊贵显赫,朱家却远远地躲开,不再见那个曾被自己救助过的人。司马迁感叹道,朱家这种见仁义就上,见利益就让的崇高品德征服了大众,从函谷关以东一带的人,无不翘首延颈,希望能与他交上朋友。

郭解,軹县(唐时归入河南济源)人,字翁伯。他的外祖母是那个善于相面的许负(被汉高祖封为雌亭侯,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说》、《听声相行》)。父亲是一位侠客,孝文帝时不幸被诛杀。郭解个子矮小,但精明强悍,不喝酒。小时候,他时常寻衅闹事,动不动就杀人,还私铸钱币,偷挖坟墓,坏事干了不少。但此人运气好,被追捕时不是跑得快逃之夭夭,就是遇到朝廷颁布赦令,免于牢狱之苦。长大后懂得过去的不对,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并且越来越想当个侠客以帮助别人。

郭解的姐姐有个儿子,在外经常借着舅舅的关系,虚张声势。有一次,与人喝酒,对方已喝得很多了,不能再喝,他却粗暴地要将之灌倒。那人一怒,拔刀杀了他。郭解的姐姐闻讯后非常恼怒,说是“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遂将儿子的尸体弃于道旁,想让郭解难堪,进而为她报仇。郭解知道后并没有立即对那个凶手问罪,而是派人前去调查。那人很配合,主动到郭解家自首,如实交代当时的情况。郭解听后说,“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并放了那个人,然后找块地将外甥埋了。这件事的处理,让郭解的名声大振,周围的人都认为,其行为有仁有义,因而更想靠拢他。


《游侠列传》中的狂生游侠郭解


虽然郭解变好了,但由于少时曾有过的劣迹,不良的影响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此他每次进进出出,人们一看见,就躲得远远的。唯独有个人,席地而坐,两条腿弯曲地伸出,像个簸箕一样,显得相当傲慢。郭解感到奇怪,就让人去问其姓名。有门客觉得这个家伙太猖狂了,想杀了他。郭解加以制止,并诚恳地说,住在一个地方,乡里乡亲的,人家却对我有意见,说明我道德修养不够,怎么能怪罪他呢?事后,郭解还找县里的官吏交代,说这人是他最关心的,轮到服兵役时,请多加关照。结果每次征兵,这个人都免了,觉得奇怪,便问了官吏,这才明白,原来是郭解为其求情,于是袒露身体前往郭解家谢罪。许多年轻人知道后,更是仰慕郭解的行为。

雒阳(洛阳)地区,有两家人结下深仇,虽然地方上的贤人豪绅出面调解数十次,仍不见效果。门客告诉郭解这件事,请他去做工作。郭解答应后立即前往洛阳。出于对郭解为人的尊重,这两家人都向他表示,愿意接受调解,重归于好。此时的郭解却说,“吾闻雒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耐何仍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既然你们过去不听劝告,现在愿意和解,我这个外乡人就不应该剥夺当地人调解的权利,还是让他们出面为宜。于是连夜赶回,临行前还不忘叮嘱道,你们先不要听我的,等我回去,让洛阳诸公前来调解。那时,二位听他们的就是。

郭解为人低调,谦虚谨慎,每次到县衙门都不敢乘车;到附近郡国为人办事,能办成的尽力而为,没法办成的也要让各方满意,然后才敢去吃饭。大家看到他如此谦恭,都非常尊敬,争着与他交朋友,为他效力。当地的许多年轻人以及附近的贤豪,常常到了夜半时分还登门向他求教,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决定将京城里的富豪迁往茂陵一带居住。郭解的家产一般,达不到规定的财富标准,本不需要迁徙。但名单中有他,当地官吏担心不迁会有麻烦,就要求郭解搬家。此时大将军卫青对武帝说,郭解家庭并不富裕,不应该迁徙。汉武帝却回应道,一个老百姓竟能让你这位大将军出面为他说情,可见他家不穷。郭解随即被迁至茂陵。軹县人杨季主的儿子其时当县椽,举报郭解应当迁徙的正是他。郭解哥哥的儿子知道后将他杀了,杨、郭两家从此结下了冤仇。


史记


郭解迁到关中,那里的贤豪,不管以前知道或不知道郭解的,听到消息后都争着与他交朋友。郭解不喝酒,出入也不骑马,可谓韬光养晦。后来由于杀了杨季主,杨家人上书告状,郭的门客又将告状的人杀了,朝廷遂下令追捕郭解。郭解听到风声后,先将母亲和家室安置在夏阳,然后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原本并不认识郭解,郭解却冒昧地上门,请求其帮助出关。仗义的籍少公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他送出关。郭解从那里辗转到了太原,所到之处从不隐瞒身份,而是坦白地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接待他的主人。官吏沿途追捕郭解,追到籍少公家,籍少公不得不自杀,口供也就这样断了。

过了很久,郭解终于被捕。官府准备追究他所犯的罪行。一天,軹县某位儒生陪同前来办案的人闲坐。郭解的门客也在那里,并当面赞誉郭解是个好人。儒生反驳说:“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门客恼怒异常,竟然杀了这个儒生,并将他的舌头割下来。官吏因此责问郭解,让他供出杀人凶手。郭解说,我不晓得这件事,谁杀了儒生我更是一无所知。经调查,事情确实是这样,官吏因此上奏朝廷,认为郭解与此无关,没有罪。御史大夫公孙弘不同意这个说法,他指出,郭解以平民身份,玩弄权术,因小事杀人。虽然这件事他不了解,但其罪行比自己杀人还严重,应该判处他大逆不道之罪。结果,郭解被处以死刑。

司马迁说,自此以后,社会上行侠的人更多了,但他们傲慢无礼,没有一个值得称道。可能正因为这个缘故,司马迁对朱家、郭解一类的侠客倍感可贵,并为之立传。至于朝廷对郭解的判决,他虽然没有正面提出疑义,但从《游侠列传》最后的评论,还是可以看出态度———“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也就是说,司马迁对郭解的被杀,是非常惋惜的。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他并不赞同朝廷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