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23: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肖书铭


·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74.李世熊与《寒支集

 

 

李世熊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少负才气,稍长即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然一生科场失意,壮志难酬。及至中年,又遭逢亡国之痛,遂倾注心力于文字,一生著述甚丰。《寒支集》收录了李世熊一生所作的“诗、序、书、牍”等各体文字,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订补作者生平事迹,同时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在明末清初这个天崩地坼的大变局时代中的矛盾挣扎与沉痛思考,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寒支集》十六卷,(明)李世熊撰。

李世熊(1602一1686),字元仲,号寒支、愧庵、但月,晚年在隐居地建檀河精舍,人称檀河先生。福建宁化人。李世熊自幼聪颖好学,5岁即入书塾读书,10岁已能为扇子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寒支二集》卷首《李寒支先生岁纪》)一时目为神童。稍长即遍览群书,六经、诸子、百家无一不读,博闻强记,融会贯通,一代大儒黄道周称赞他“妙年笃志,下问如此,令人愧畏也”(《寒支二集》卷首《李寒支先生岁纪》)。

李世熊尽管年纪轻轻,即学识渊博,但在科场上却并不如意,总是止步于乡试而无法再进一步。十五岁时,他应童子试得第一,十六岁入县学,十七岁第一次乡试不第,二十岁再应乡试又落第。明崇祯年间(1628—1644),他九次科试得第一,但六次乡试却均落第,三次选贡也落选。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同年弘光帝于南京即位,黄道周任职于吏部。十月,黄道周出差至建阳,李世熊登门拜会,遂成为其弟子。其后又与黄道周及其诸同门同游武夷。清顺治二年(1645),弘光帝为清军所杀,郑鸿逵、黄道周等拥戴唐王朱聿键于福建称帝,改年号为隆武。黄道周因拥戴有功,得入内阁主政,遂推荐李世熊为翰林博士。在长年的科场失利之后,这本是李世熊进入仕途的绝好机会,但此时的他无论对于时局、还是仕途都已心灰意冷,婉言辞谢。黄道周又把李世熊的名字附上《劝进笺》, 推荐李世熊参加贡生的遴选,当他知道自己在举荐名单之上时,“凉夜发沘,汗遂流胫”(《寒支初集》卷六《谢黄石斋老师荐举书》),再次拒绝了老师的邀请。不久之后,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黄道周率军出征,李世熊获知情况,曾修书极力劝阻其不要轻易出战,未果。顺治三年(1646),黄道周兵败为清军所杀。李世熊闻知消息后,筑坛遥祭,并奔赴福州,慰唁遗属,并上《褒恤孤忠疏》。然为通政司郑凤来所抑,终不能达于上听。同年(1646)8月,隆武驾陷汀州,李世熊与雷扶久二人同入阳迟山隐居。隐居之后,清廷曾多次征召,地方官甚至派人写信以性命相威胁,但李世熊始终不为所动。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后,亦曾遣使敦聘李世熊出山,也为李世熊所拒绝。康熙二十五年(1686),李世熊于泉上逝世,享年85岁。

李世熊少负才气,稍长即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然一生科场失意,壮志难酬,及至中年又遭逢亡国之痛,遂倾注心力于文字,把胸中垒块化为文章,抒发其牢骚不平之慨。其一生著述甚丰,除《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外,他还著有《钱神志》《狗马史记》《史感》《物感》《宁化县志》《本行录》《经正录》《奉行录》等书。其中《奉行录》《本行录》《经正录》失传,《狗马史记》仅存序,见于《寒支初集》中。

《寒支集》包括:《寒支初集》十卷、《寒支二集》六卷卷首一卷。《寒支初集》卷一至卷二,古今诗、赋474首;卷三至卷五,序97篇;卷六,书34通;卷七,尺牍、论、说、记、纪事等70通;卷八,墓志、墓表、碑、祭文23篇;卷九,传、杂文19篇;卷十,奏疏、引、铭、赞、题60篇。《寒支二集》卷首,寒支岁纪;卷一,古今诗102首;卷二,序、记、说、引26通;卷三,书14通;卷四至卷五,简、启、铭112通;卷六,传、墓表、墓志、祭文16篇。《寒支集》收录了李世熊一生所作的诗、序、书、牍等各体文字,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订补作者生平事迹,同时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在明末清初这个天崩地坼的大变局时代中的矛盾挣扎与沉痛思考。李世熊一生经历坎坷,其中又尤以甲申国变与南明灭亡对其影响至深。以这两个事件为转折点,他无论在思想情趣、还是在文字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寒支集》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具体概括如下:

一、李世熊在明天启至崇祯年间(1621—1644)的文字,多为他人的作品集所作的序文,内容主要涉及李世熊对于科举制义的看法。作为一个自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追求学而优则仕,然后一展平生所学为国效力,出将入相,兼济天下,自然是其最重要的人生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个途径。但在科举这条道路上,李世熊却是九踬场屋而不举,走得举步维艰。如他在《赠汀州学博丘先生序》中说:“士当束发补员,其雄杰逸群,博辨宏肆者,既己忌讳于时间,一竽好未投,履敝而归,即亲戚友朋,羞与为伍。故曰:‘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也’ 。”(《寒支初集》卷三)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其心中的愤懑与抑郁,可想而知。同时他又说:

今文之诠理释义,自以出圣贤之吻无二也。上者即孔孟矣,次亦醇如程朱,其间杂阴阳名法家言,则皆缙绅先生所洗口而不竟读。呜呼!由孔孟迄程朱,盖千百年而一观也。今三岁一比士,而孔孟程朱奉途人而弗逊其为。黄吕管韩之言,则以诡道摈弗录。而志左马屈贾之文者,复不能循声效语。肖圣贤之吻,此人遂不得志于时,为里巷旧游所简。(同上)

可见其不满不仅仅只是对自身不平遭遇的愤怒发泄,其中也包含着他对于作为国家人才选拨机制的科举考试弊端的深切思考。

他还对当时人以程朱之学为敲门砖而极力追捧的行为予以抨击。对于当时士子所重视的制文,他讽刺道:

今予操卷而干当事,刺曰:“某以兵法见,某以数术见”。及所陈,乃当世制举之文。不笑妄人即逐妖人矣,更张其说曰:“即行吾言者,国必富,兵必强,边寇必立扫,真材必立得。”闻者不掩耳走,即怒目叱矣。(《寒支初集》卷三《抗谈斋制艺·自序》)

士子孤陋寡闻,所做之制文一切以程朱之学为宗,只是空谈高论,却不切实际,无补于国。“夫世士所言文,予弗与闻。予所言文,世士不得闻” 。(同上)于是他主张要吸取其他学说的长处,学世士所未闻之学,这样方能经世致用,有补政局。这一时期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谈长益制义·序》《缪然草·序》《春秋存俟·序》《丘素夫原射发微·序》等等。

二、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自尽于煤山,明王朝灭亡,这一事件在李世熊的心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至顺治三年(1646),李世熊祝发归山之初的几年之间,他的亡国之痛尤其激烈,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故国情思,而南明小朝廷的腐败堕落,以及无数的爱国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事实,又刺激了李世熊的情绪。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针砭时弊的作品。崇祯十七年(1644)秋,在与黄道周等同游武夷之后,就发出了“白草黄沙千万里,看人屠狗尽封侯”((《寒支初集》卷一《病怀》)的感叹。顺治二年(1645),他在给黄道周的信中说:“两京连覆,皆以内政垂张,绥鼓不灵,口口乘隙坐收鹬蚌之利”。(《寒支初集》卷六《谢黄石斋老师荐举书》)认为明朝的灭亡,在于内在制度的腐化堕落,人人为私。而在《狗马史记·序》《名士传·序》、《忠义传·序》等作品中,他又以狗马为喻,严厉鞭挞了当时腐败污浊的政治风气和各种投机谄媚的无耻小人。在《弄臣传·序》中,更是将矛头指向了君王。指出国家政局的动乱,其原因不仅在于臣下,统治者以大臣管理国家,因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这些指斥时局的作品以外,这一时期,李世熊还写了《明兵部职方司主事李公家传》《明云南永昌府通判刘公墓表》《贵州威清道佥事黄际飞传》等多篇传记作品。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详细地描述这些明季义士的生平事迹,表彰他们的义行,抒发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愤激之情。由于这些义士,多为地处偏僻之士,难见于史籍,因此《寒支集》中有关他们的事迹的记载于史缺有所补益,史料参考价值颇高。

三、李世熊祝发归山后直至其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与友人的书信往来。内容主要涉及对于人生选择的反思,以及对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的讨论。对于选择归隐而非以身殉国的原因,他自述一方面“河山易位,人物失伦,欲哭则不敢,欲泣则近妇人,欲死则二耄在堂,相依为命”。(《寒支二集》卷三《答官公壁书》正是由于父母尚在,需要他的赡养,因此不能一死了之。另一方面,“吾辈区区检拾襟带,苟即苟耳,全何能全?天下事亦何得易谈哉?” (《寒支初集》卷六《再答李咸斋书》)。他自认为一生未入仕途,并不是明代庞大官僚体系的一员,虽有士大夫之名,却并未享受过士大夫之利。因此,他不需要为明朝灭亡负直接责任,更不必因此为其殉葬。但强烈的故国情思,也使他不能选择仕敌的道路,只有归隐这条道路。为人臣,他可以不仕新朝,还能继续履行对于先朝的忠诚,维护人格尊严的独立性;为人子,他可以尽孝道,完成子女对父辈的孝行。在学术上,祝发归山之后,他痛感国事无望,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和著述上。在与友人的书信中,于此讨论颇多。如在《答彭躬庵书》中,他与彭士望讨论理学问题,认为他在继承阳明心学方面,较黄道周则更进一步。在《答蔡人镜书》《再答蔡人镜书》《寄杨屯田郎》《答温星郎》等书信中,他又与友人谈论儒释关系。《与彭躬庵(六)》中涉及了《寒支集》的刻印情况。在《答彭躬庵》《与彭躬庵》等文中,又主要谈及《宁化县志》的编修。

《寒支集》行世主要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檀河精舍刻本、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等。199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四库禁毁书丛刊》所录的《寒支集》,即据檀河精舍刻本影印出版,颇便读者研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