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10: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黎星


·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11.杨时与《杨龟山先生文集》

 


杨时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学者尊称为“龟山先生”,先后亲受程颢、程颐的教诲。著名的尊师重道的典故——“程门立雪”,就是出自杨时与游酢赴河南洛阳师从程颐求学问道时的故事。杨时直接师承二程之学脉,一生精研理学,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作为福建的学者,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杨时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二程粹言》和《杨龟山先生集》。《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多方面地体现了杨时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是我们认识、把握宋代理学思想之内容实质及发展理路的重要文献。

 

《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宋)杨时著。

杨时(1053—1135),初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因其故里傍龟山,时用以自号,学者称他为“龟山先生”。福建将乐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宋史》(卷三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杨时本传记载,杨时“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第,调官不赴,以师礼见理学家程颢,从学数载。杨时南归之时,程颢有“吾道南矣”之语。程颢死后,杨时年已四十,又赴河南洛阳师从程颐求学问道。“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就是著名的尊师重道的典故——“程门立雪”。杜门不仕十年之后,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此时,杨时之名声已传到高丽国,宋使臣到其国,国王还特别问及“龟山安在”。朝廷召为秘书郎,又迁著作郎;又任迩英殿说书、国子监祭酒等。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杨时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政策,力主抗金,希望朝廷重用李纲等抗金重臣。李纲曾赞杨时道:“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南宋高宗即位后,建炎元年(1127),杨时上疏请除茶、盐二法,并且力陈对金国割地求和不可为。建炎二年(1128),被任命为工部侍郎,杨时力辞不受,后改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赐对衣金带、紫金鱼袋。建炎四年(1130),杨时年事已高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白银,以养天年。杨时遂得以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绍兴五年(1135)四月,杨时辞世,享年八十有三,朝廷赠授太师、大中大夫封号,谥“文靖”。杨时葬于福建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后人于将乐龟山麓建有“龟山书院”、“道南祠”,宋度宗赵构为书院题名。

杨时直接师承北宋理学创立者程颢、程颐兄弟之学脉,一生精研理学,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作为福建的学者,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宋史》杨时本传称:“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又称:“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从杨时到罗从彦、李侗、朱熹的师承,算起来,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宋元学案·龟山学案》言:“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倡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第者,游(酢)、杨(时)、尹(焞)、谢(良佐)、吕(大临)其最也。顾诸子各有所传,而独龟山之后,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则大程道南目送之语,不可谓非前谶也。”

杨时的著作,有《书义》、《周易解义》、《礼记解义》、《春秋义》、《大学解》、《中庸义》、《论语义》、《列子解》、《庄子解》等,而最重要的是《二程粹言》和《杨龟山先生集》。《杨龟山先生集》又名《杨龟山集》或《龟山集》,四十二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集部·别集类九著录:《龟山集》,四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提要》略述其版本源流,曰:“旧版散佚,明弘治壬戌,将乐知县李熙重刊,并为十六卷。后常州东林书院刊本,分为三十六卷。宜兴刊本,又并为三十五卷。万历辛卯,将乐知县林熙春重刊,定为四十二卷。此本为顺治庚寅时裔孙令闻所刊,其卷帙一仍熙春之旧云。”集中内容有:“凡书奏、表劄、讲义、经解、史论、启记、序跋各一卷、语录四卷、答问二卷、辨二卷、书七卷、杂著一卷、哀辞祭文一卷、状述一卷、志铭八卷、诗五卷。”

《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又名《杨龟山集》或《龟山集》),多方面地体现了杨时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

杨时对“理一分殊”这个理学范畴的提出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阐释“理一分殊”与体用的关系方面有创造性的发挥。“理一分殊”这个范畴,始见于程颐答复杨时关于张载《西铭》主旨的通信。《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杨时怀疑它有类于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学说,所以写信向程颐请教(《杨龟山先生集》卷十六《寄伊川先生书》),程颐则在《答杨时论西铭书》中指出,《西铭》是“明理一而分殊”(《二程集》卷九),而非墨氏兼爱之说,从而首次把“理一分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了出来。杨时对“理一而分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论述,他说:“用未尝离体也。且以一身观之,四体百骸皆具,所谓体也。至于用处,则履不可加之于首,冠不可纳之于足,则即体而言,分在其中矣。”(《杨龟山先生集》卷十一《京师所闻》,《杨龟山先生集》以下简称《集》)杨时认为,“理一”是体,“分殊”是用,二者不同,但又是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杨时把“理一分殊”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曾说:“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权其分之轻重,无铢分之差,则精矣。”(《集》卷二十《答胡康侯》其一)杨时不但阐述了仁与义是理一分殊的关系,而且提出“分殊”不明,则“理一”不精的重要思想,强调分殊,即强调“用”及其等差。他说:“河南先生言‘理一而分殊’。……所谓分殊,即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分不同,故分不能无等差。”(《集》十一卷《京师所闻》)他在答伊川先生中说:“理一而分殊,故圣人称物而平施之……何谓称物?亲疏远近各当其分。”(《集》卷十六《寄伊川先生书》)这就为儒家爱有差等作了理论性的说明,从而论证了亲疏尊卑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杨时从体关系出发对“理一分殊”说所作的创造性发挥,为尔后的理学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开辟了新道路。后来罗从彦把“理一分殊”的思想传授给李侗,李侗又把它传授给朱熹。朱熹对杨时龟山语录“理一分殊”的阐释有积极的评价,他在论《西铭》中说:“此论分别异同,各有归趣,大非答书(指《答伊川先生》)之比,岂其年高德盛所见始益精与?”在杨时的启发下,朱熹更进一步提出理一用异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十八)

杨时在传播洛学与阐述二程的哲学思想方面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二程死后,杨时以“先生之门余无人,某当任其责也”的精神,为编集《二程粹言》和校正《伊川易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与游定夫》其六说:“先生《语录》,传之浸广,共间记录颇有失真者。某欲收聚,删去重复与可疑者。”(《集》卷十九)杨时对《伊川易传》的整理亦有功于洛学。其《校正伊川易传后序》说:“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得其书于京师,示予,而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侍次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集》卷二十五)杨时校定态度严肃认真,曾说:“先生道学足为世师,而于《易》尤尽心焉。其微辞妙旨,盖有书不能传者。恨得其书晚,不及亲受旨训,其谬误有疑而未达者,姑存以俟知者,不敢辄加损也。”(同上)杨时一生讲学不辍。在萧山,“四方之士闻时名,不远千里来从游。”(民国十四年《萧山县志》卷十二)从徽宗政和四年(1114)起,杨时寓毗陵(今江苏无锡、常州、镇江一带)前后达十八年之久。他在东林书院(故址在今无锡市)讲学,宣扬洛学,“弟子千余人”,称为“南渡洛学大宗”。

杨时上承师说,对《四书》的重要性加以阐释,巩固和扩大了《四书》的影响。二程极力推崇《四书》,曾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 《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宋史·道学传序论》也说:二程“表彰《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合通贯,无复余蕴。”杨时师承二程,也高度重视《四书》。曾说:“余窃谓大学者,其学其之门乎,不由其门而欲望其堂奥,非余所知也。”(《集》卷二十六 《题萧欲仁大学篇后》)又说:“《论语》之书,孔子所以告其门人,群弟子所以学于孔子者也。圣学之传,其不在兹乎?”(《集》卷二十五《论语义序》)对 《孟子》也说:“孟子以睿知刚明之材,出于道学陵夷之后,非尧、舜之道不陈于王前,非孔子之行不行于事,恩以道援天下,绍复先王令绪,其自任可谓至矣。……世之学者,因言以求其理,由行以观其言,则圣人之庭户,可渐而进矣。”(《集》卷二十五《孟子义序》)对《中庸》,则说:“《中庸》之节,盖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也。……道学之传,有是书而已。”(《集》卷二十五《中庸义序》)杨时的这些论述,对朱熹集注《四书》有深刻的影响。据统计,朱熹在《四书集注》里引用了32位学者731条语录,其中引用杨时的言论达73条,仅次于二程(225条)和尹焞(90条)。这说明杨时的言论也是朱熹构筑闽学体系的一个重要依据。

杨时推崇《六经》,主张学以致用,注重践履,他曾说:“《六经》,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治之成法也。”(《集》卷二十五《送吴子正序》)又说:“士之去圣远矣,舍《六经》何以求圣人哉?要当精思之,力行之。”(《集》卷二十五《与陈传道序》)还说:“说经义至不可践履处,便非经义。”(《集》卷十一《京师所闻》)杨时为官任政,以《六经》为准绳,以仁政为信条,身体力行,所到之处,都有能声。作为一个理学官员,杨时关心社会变化的动向,对社会改革曾经表示自己的看法,说:“圣人作处,唯求一个‘是’的道理。若果是,虽约之政有所不革;果非,文王之政有所不因。圣人何所用心,因时乘理,欲天下国家安利而己。”(《集》卷十一《余杭所闻》)

杨时关心国运民瘼,对暴政乱政,时加揭露和批判。在蔡京、童贯集团当政期间,朝廷享乐,吏治腐败,暴政虐民,社会动荡不安。杨时在讲学中,在与师友的交往中,时加揭露和批判。曾说:“何尝见百姓不畏官人,但见官人多虐百姓耳。”“今天下上自朝廷大臣,下至州县官吏,莫不以欺诞为事,而未有以救之!”“今天下非徒不从上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其法如何。”(《集》卷十二《余杭所闻》)“钱塘内造物,守臣不知其数,恣宦官所为,至数年末已,伤财害民,莫此为甚。”(《集》卷十《荆州所闻》)他同情人民,分析农民群起为“盗”的原因时说:“人不堪命,皆昔所未见而今见之也。故细民荷戈持戟,群起而为盗,动以万计,皆平时负未力耕之农,……非有他也,特为艰食所迫,姑免死而已。”

杨时力主抗金,具有祟高的民族气带和爱国精神。杨时晚年立朝,正值国家危亡之秋。他屡提积极建议,力图挽救危局。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闻金人南侵,杨时连上《论金人入寇》二疏,提出“严为守备”和“收人心为先”两项积极建议,说:“今日之事,当以牧人心为先,人心不附,虽有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不足恃也。”并尖锐指出:“边事之兴,免夫之役,毒被海内,人怨神怒,驯致今日,误国之罪,宜有归矣。小人剥民希宠,其事不一,而西城聚敛, 东南花石,其害尤甚。闻有旨一切罢去。……然前此盖尝罢之,诏墨未干,而花石应奉之舟己啣尾至矣。今虽复申前令,而祸根不去,人谁信之?……欲致人和,去此三者,正今日之先务也。”(《集》卷二)钦宗靖康元年正月,金人包围汴京,杨时时任著作郎兼经筵侍讲,上书力主抗金,提出立统帅、肃军政、责宰臣不思、罢庵寺防城、谨号令等七项建议,并直斥三路统帅童贯奋军而归,致使金骑得以长驱而前的误国之罪(《集》卷一《上钦宗皇帝其一》),表现了非凡的见识和勇气。

《四库全书总目》论及《杨龟山先生集》的政论文时说:“其他排和议、争三镇、请一统帅、罢奄寺守城以及茶务、盐法、转般、籴买、坑冶、盗贼、边防、军制诸议,皆於时势安危,言之凿凿。亦尚非空谈性命,不达世变之论。”又称杨时文章“本不以文章见重,而笃实质朴,要不失为儒者之言。”

《杨龟山先生集》中有诗五卷,收录杨时诗作200多首,涵盖了思亲、忧国、赠别、论学、写景抒情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相当丰富。他的诗歌艺术源出二程,濡染陶潜,但又有所变化,既有温柔敦厚、中和平淡之美,又寓理于景,含蓄隽永,而鹰扬飞烈、苍劲老到之作,又体现了宋诗独有的老硬苍健的风格。杨时的诗歌可以用“性情风物两相美”加以概括。

《杨龟山先生集》的古籍版本,有南宋馆阁刊本《龟山先生集》二十五卷本,有明弘治八年(1495)新安程敏政钞录的《龟山先生文集》十六卷本;有清顺治七年(1650)杨时裔孙杨令闻重刊的《龟山先生文集》四十二卷本,清康熙年间杨时二十代裔孙杨绳祖重刻的《杨龟山全集》四十二卷本。现代版本有林海权点校的《杨时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