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8 09: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啸 马

采石矶探幽访古


李白雕像


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一带,风景雄奇,人文荟萃。北宋词人贺铸赞曰:“采石江山之胜,甲于东南……唐李白,崔宗之诸贤啸傲觞咏于斯。名公巨卿,骚人墨客,舟过其下莫不维舟系缆,盘桓终日而去。”九年前我去合肥,慕名专程赴采石矶,所见所闻,记忆犹新。

近人称:“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江水,借文化建园者,独采石矶矣!”颇能体现采石矶特色。采石矶之矶为江中洲渚,唐代以前叫牛渚。采石山刀削斧劈般的悬崖绝壁,陡立江岸,下临滔滔长江。山形如大海螺浮海面,仰望峰顶,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所以采石山又名翠螺山。满山覆被三角枫、香樟、银杏、青桐等,树姿高大,枝叶舒展,并有“万竹坞”,一片萧萧竹海。野花遍地,姹紫嫣红。森林世界里有鸟的王国,黄鹂、鷓鸪、苍鹭、杜鹃等鸣声清脆,倏忽飞翔。

1936年,采石矶公园建设时,曾有《采石矶名胜风景小志》一书,其中写道:“登三台阁遗迹俯视下壑,长江及牛渚河汩汩,日夜不绝,风帆往来,勃勃生动,遥望当邑(当涂县)境内,锐峰叠嶂,左右环抱,奇巧百出,真奇观也。……风来时,松涛呜呜,如夜哭声响,更如万马奔腾。山中多鹰,归鹰歌声嘹呖,亦山中一清响也。再望之,日已西沉,远山一碧如黛,景色更富诗情画意。”生动地描摹了采石矶之美。

诗仙李白之魂

采石矶的历史文化意蕴,聚焦于诗仙李白。李白一生好向名山游,东涉吴越,西溯荆襄,南窥九嶷,北往鲁豫,多次经过采石矶牛渚津,晚年又寄居族叔当涂县令李冰阳家。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采石矶的山山水水。在这里,他西眺天门山,高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这里,他写下了《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因此留下了“问月亭”的遗迹。李白的死,据传说也离不开明月、碧水。五代笔记《唐摭言》载:“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因而,采石矶就有“捉月亭”之景。传说,也有一点历史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寄托了人民的愿望和爱憎。

采石矶纪念李白的处所,形成了建筑群落。最著名的是太白楼,又名谪仙楼,建于翠螺山麓,依山临水,前楼后阁,左右回廊,歇山屋顶,筒瓦滴水,飞簷翘角,蔚为壮观。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还有李太白祠、李太白纪念馆、李白衣冠冢、青山李白墓园,等等。有的处所,陈列了李白的塑像,而李白的塑像却经历了一番特殊的劫难和“复苏”的过程。

1964年,郭沫若登临太白楼,瞻仰了一尊李白抱酒坛,侧身半卧,举杯在手的塑像,写了一首诗:“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李白别号青莲居士,郭老与他是四川同乡),举杯犹在手。……”“文化大革命”中竟被当作“四旧”毁掉。1971年,郭老建议马鞍山市当局重塑李白像。安徽女雕塑家阎玉敏接受了创作设计任务,很快做了四尊李白塑像小稿,请雕塑大师刘开渠并呈郭老审定,选定一坐一站两张小稿,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进行泥塑放大。这实际上是一次再创作。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王冶秋先生特请正在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学功底极其深厚的沈从文先生做顾问。沈从文先生亲临阎女士工作室,提出指导性意见:李白作为一个富有激情的爱国诗人,一个具有超凡脱俗傲骨的诗人,一个飘然于世外的浪漫诗人,是公认的。同时,他又是一个生活在唐代的真实的人。我们塑李白像,应尽可能把这些特质体现出来。他还对阎女士说:唐代衣服,不是大襟领为主,通常为圆领。你的原稿为大襟领,要改。接着,沈从文先生用铅笔在小笔记本上将唐代的软巾帽、帽带的系结、圆领的样式以及腰带,一一画出,边画边解说,最后,撕下这页纸留给阎女士。临行又告诉她:要做好李白像,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多读有关的图书资料,使自己进入诗人的境界。1973年,一尊飘逸潇洒、气度不凡的李白楠木雕像,运回了采石矶李白纪念馆陈列。这座雕像,凝聚着郭沫若、沈从文、刘开渠等前辈大师和众多老艺人的心血,足见李白的人格魅力。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感人故事:被郭沫若、赵朴初、启功视为诗、书、画“三绝”,继王羲之、怀素之后,中国书法史上又一座高峰,“当代草圣”林散之,不仅为“唐诗人李白衣冠冢”亲笔题写了碑文,还表示“归宿之期愿与李白为邻”的夙愿。林散之逝世后,有关当局尊重他的遗愿,在李太白祠旁建立了林散之艺术馆。

诗仙李白之魂,恒久地飘逸在采石矶天空,感召五湖四海的景仰者来此凭吊,缅怀。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采石矶扼长江咽喉,居南北要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迄止清代,在这里发生的著名战役达20多次。

项羽、刘邦楚汉相争,项羽率江东8000子弟兵,就是从牛渚渡江而西的。最后决战也在采石矶附近的垓下进行。项羽兵败,自刎乌江。随他驰骋沙场、转战千里的乌骓宝马,腾空悲嘶,哀痛而死。马鞍失落江中,幻化为山,马鞍山由此得名。这个传说,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剧英雄的深切同情。

1300多年以后,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60万大军南侵。那时,离金国掳徽、钦二帝、订绍兴和议已20年。偏安杭州的宋高宗,点缀升平,战备松懈。如陆游诗《关山月》感叹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金军突至,淮北守将王权望风而逃,从庐州(今合肥)退至采石矶。宋高宗得到战报,惊慌失措,打算渡海南避,为丞相陈康伯等劝阻,命李显忠取代王权,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到前线慰问军士。虞允文至采石矶,王权已弃军逃跑,李显忠尚未到任,虎视眈眈的金军正要渡江,宋军军心涣散,且只有18000人,与金军60万,力量对比悬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虞允文临危不乱,挺身而出,慷慨陈辞:“我虽然是文官,但金兵渡江,危及国家,我能坐视不管吗?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攻失败,也不过一死。退而被追杀,不如进而拼死战!”听了这番话,军心大为振奋。虞允文初次指挥,显示了很高的智慧和沉着冷静。他命令步、骑兵面江严阵以待,主要靠水师拦江冲击。军船分作5队,两队扎东西岸侧,呈犄角之势;两队隐蔽港汊作预备队,一队主力集中船头坚硬锐利的“海鳅船”,猛冲敌舟。金军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冲击,溃不成军,完颜亮焚舟退移瓜州,兵变被杀。金朝不得不派人到镇江议和。虞允文到镇江,老将刘握着他的手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莫施,而大功乃出一儒生,我辈愧死矣!”采石矶之战,使南宋江山又延续了100多年。后人评说虞允文智胜金兵,“败之于中流,追之于既遁”,建立不世之奇勋,“乃其智谋出于义愤,义愤出于忠诚。”虞允文所以能以少胜多,以正义胜不义,力量的源泉正来之于爱国主义精神。毛泽东读到这段历史,批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水上女神孙夫人

采石矶三元洞,供奉一尊“石矶娘娘”,竟是三国东吴大名鼎鼎的霸主孙权之妹孙尚香。这位郡主怎么结缘于采石矶呢?这里既有史实的依据,又有民间传说和艺术虚构。据《资治通鉴》载:汉末建安十四年,“权以妹妻备”。《三国演义》便根据这句话,虚构了一出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计。写孙权和周瑜,借“联姻”为名,把刘备骗到东吴,让他贪恋美色,困死温柔乡,以便夺回荆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将计就计,派赵云携“锦囊妙计”,护卫刘备去东吴首都京口(今镇江市)。出乎孙权、周瑜的意料,孙权之母吴国太竟看中了仁厚的刘皇叔,孙尚香也心甘情愿地嫁给了刘备,随刘备回荆州,美人计结果弄假成真。她嫁刘备后,因回京口省亲,多次往返京口与荆州之间,行宿于采石矶的小湾。传说,孙夫人误听刘备在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的战斗中被烧死,到采石矶附近“祭江”,西望悲哭,投江而死。《资治通鉴》说,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风”(有她哥哥孙策、孙权那样的大丈夫气概),其侠义性格当会扶危救人。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便在她路宿小湾的“行宫”所在地建“水母庙”。据《当涂县志》载:“其神最灵,舟人致祷”,类似海上女神妈祖,能显灵救护风涛险恶中的舟子渔夫,受到信众的膜拜祀祷。明代文人徐文长撰了楹联:“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写得凄惨了些,不大符合孙夫人的“才捷刚猛”;倒是清代人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说得好:“孙夫人好甲兵,是女中丈夫;司马懿受巾帼,是男中女子。”俨然是伸张女权的“宣言”。

如今,马鞍山市已成为安徽省的钢铁工业基地、新兴工业城市。在钢花飞溅,机器轰鸣中,保存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令人印象深刻。相反,在一些地方,轧轧的推土机碾碎了不可再生的历史遗存;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淹没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个性化的城乡风貌。显然,一个失去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只有富于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这,也是我采石矶之行的一点感悟。



临江太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