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小砚台 几多深深意蕴
砚,中国书法必备的用具之一,与笔、墨、纸合称传统的“文房四宝”。砚因汉字而生,伴随笔与墨的发展而发展。黄瑞霖同志有收藏古砚的雅好,近年来又作了深入的考证与研究,先后出版《昙石斋藏砚》和《昙石斋砚话》,备受好评。下面,仅从《昙石斋砚话》中选取若干片段,以飨读者。
《昙石斋砚话》书影
从几方汉砚说起
我收藏有十来方汉研,经常琢磨它,想弄清它的前世今生。但由于时间太久远,有的事还说不清。这些研的面都平展光滑,无起边无凹池,并带有研磨器。按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圆饼形,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经过简加工,背较平,稍粗糙。带圆柱形或圆台形磨器。另一类是长方薄板形,呈长方形或近方形,较为轻薄,边缘较规整挺直,背平。带—二圆下方的研磨器。有一批砚研究者认为,这些汉研,还不能称“砚”。因为它和后来的不同,没有可供直接磨墨的砚堂和蓄水的砚池,而是由研石和研磨器两部分组成,要以研磨器来研压墨丸(此时还没有定型的墨条)?或其他颜料。所以东汉许慎称其为“研”,在《说文解字》中说“研,石滑也”。另一批砚研究者以为,汉研就是砚了。东汉末刘熙《释名》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这就是说,无论以研磨器压研墨丸或直接以墨条研磨,都是为了使墨“和濡也”,功能一样,本质相同,所以汉研可以称为汉砚。后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释字注》中注释许慎那句“研,石滑也。”云:“按字之本意,谓石滑不涩。今人研墨者曰砚,?其引申之义也。”他们都认为“研”就是“砚”。笔者赞同后一种说法。
唐砚的风采
砚必宋唐,宋人陈继儒在《妮古录》中的这句评砚名言,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唐代是制砚业大发展时期,也是砚文化昌盛的时代。唐砚制式,优美大气,线条流畅,多种多样。较之汉晋砚,唐砚的砚面储量增大。其经典形制有辟雍砚和箕形砚。唐初的砚式,是继承了魏晋时期的圆形三足砚,砚面辟雍样更突出,砚足增多,有的多达几十个。所谓辟雍,乃西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建筑形状为圆壁形,四面环水。《白虎通义》曰:“辟者象璧,圆法天;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 辟雍砚仿辟雍形琢制。魏晋时繁钦在《砚赞》中云:“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唐代的辟雍砚大多砚面平而微隆,略高于口沿,周环沟槽以储水,一般为多足。辟雍砚到唐中期以后,日渐式微,箕形砚逐渐盛行起来。箕形砚为唐砚主要砚式。这种砚式如扫地用的簸箕,前低后高,砚首以底着地,砚尾有乳钉形或柱形或梯形双足,很适应当时坐在床榻上使用。这种砚式的砚面形似“风”字, 所以也称“风”字砚或“凤”字砚。箕形砚随时间推移也在变化。唐中期以前箕形砚砚首多呈圆形,边沿向上突起,无折痕。砚面像弧形内凹箕斗,储墨处如捣臼状。有的书上称其为“臼池箕形砚”。米芾《砚史》云:“又有收得智永砚,头微圆,又类箕象,中亦成臼矣。”智永为隋朝僧人,大书法家。唐初期箕形砚仍延续隋形。唐中晚期出现了“有折箕形砚”。其砚池与三边墙出现过渡折角,有明显折线,好似由四块石拼接而成。有的还加大砚额边唇。唐代还出现了龟形砚、莲花池砚等。
唐砚取材开始多样化,泥、陶、石、瓷并用,还有木、漆、铜、玉等,还有的以挖掘出土的秦砖汉瓦琢砚。从考古发掘和传世唐砚看,泥陶类是主流砚材,在数量上居首位。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出土的砚台中,唐砚23方,其中石砚只有一方,其余的均为陶质。清代朱栋《砚小史》云:“唐初书家林立,大概多用陶砚,而其品特珍。”澄泥砚也是陶砚的一种。大概是受秦砖汉瓦启发,澄泥砚兴起于唐,而盛于宋明。澄泥砚的制作过程复杂,先取河中细泥,经淘洗后,再配以铅、石英等辅料,制成结实的坯块. 风干后雕琢成砚形,按特定方法烧制而成,坚密细润,好于一般陶砚。清康熙时《河南府志》载:“河南府澄泥砚,唐宋皆贡品,泽如美玉,击若钟声,坚而不燥,抚之如童肤,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唐代瓷砚也很盛行。由于魏晋时期已使用墨块直接在砚面研磨,易发墨又不损毫的砚材质受到唐代文人青睐。端石、歙石、红丝石、洮河石等优质石材开始开采用以制砚,大大提高了砚的质量。1965年12月,广东动物园出土一方唐代端石箕形砚;1974年扬州东风砖瓦厂也出土一方箕形端砚;1976年合肥一座唐墓中出土了一方歙石箕形砚。1926年山东益都出土了一方唐代箕形红丝砚。这些实物证明,从唐代开始,端砚、歙砚、红丝砚以及洮河砚成为文人骚客案上珍品。唐代制砚业得到了高度发展,唐砚多彩多姿。
天津博物馆藏端石墨雨砚
制式多样,实用又美观的宋砚
有人说,宋砚是我国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宋砚最大的特点是文人气息浓,既实用又美观。宋代从皇帝到文人墨客,都喜爱用砚、玩砚、赏砚。文人常以铭文镌刻在砚上。一批学者、藏砚家对从汉到宋以来的石砚种类、制作方法、使用效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写出了专门著作。如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苏东坡的《东坡志林》、蔡襄的《砚记》、曹健善的《歙砚说》、李之彦的《砚谱》、叶樾的《端溪砚谱》、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等等,皆出于宋代。这些著作,推动了砚台制作突破和砚文化发展。到宋代,砚不再是一味的方形、长方形、圆形,而是朝着多样化、形象化、艺术化方向拓展,制式更加多样。高似孙《砚笺》列砚式37种、唐积《歙州砚谱》记载歙砚式样40余种。宋砚主要形式是抄手砚,而且是典范的抄手砚。所谓抄手, 即可用手抄砚底取砚而得名。抄手砚,长方形态, 整体严谨、庄重、敦实,线条简约;前窄后宽, 前低后高,有的上宽、下窄;砚底三边着地, 砚额处实,砚后部底掏空,可以一手端提。除了抄手砚外,宋砚还有多种款式,和抄手砚一样, 外形轮廓多朴素大方,不作繁键的纹饰;砚台的大小高低也适度,以摆在案头便于磨墨提笔为准。宋人重石砚,也是喜其易发墨又不损毫。总之,讲求实用。同时,宋人也对石砚的色彩、纹理极为重视,追求砚形隽秀文雅,线条细腻工整,刀法简洁流畅,以达到实用和欣赏并重。
小议元砚
元朝时间短,从1271年(元世必烈至元八年)到1368年(元惠宗至正八年),不足一个世纪。元朝统治者蒙古人,是马背上民族,崇尚武功,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被列为十等人中的第九等。元朝又长期停止科举制度,读书人无以文章入仕。元后期虽然恢复科举,但由此进入官场者不及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五。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作为读书人使用的砚台,自然不被重视,难以发展。所以元砚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不及唐、宋、明、清。但玩砚、用砚的历史并未到此消失停歇,砚台仍旧继续生产,还有玩砚者著书立说,如汤允谟的《古砚谱》、陆友的《研北杂志》等。即使在皇族中,也有人爱砚藏砚。邹安《广仓砚录》载有一方“元武宗皇后砚”,砚背有一贵妇头像,旁题小字“珍哥自写小像”。元武宗海山(1308到1311年在位)。珍哥,又作真果、珍格,武宗至大三年(1310)册封为皇后。可见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深受汉文化影响。这也彰显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砚文化的魅力。元砚大致沿袭南宋、辽金制式,成为宋到明的过渡阶段。元砚雕刻受蒙古文化及北方民俗影响,略显粗犷,呈现出草原大漠恢浑雄健和中原文化细腻深沉相互融合的特色。元砚虽少,但它那浑朴自然的风格在砚史上卓尔不群。
圆形居多的明代瓷砚
陶瓷砚的历史非常悠久。秦汉时期就有了陶砚。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青瓷砚,多为三足或多足辟雍式,隋唐时期继续流行。与此同时,开始生产瓷砚。隋唐砚以石砚为主,瓷砚不多。宋代瓷器工艺空前发展,瓷砚烧制产量不少,形式多样,可惜传世罕见。元代瓷器虽有特色,有精品,但由于当时统治者崇尚武力,停止科举取士,读书人地位低下,砚台不如以前受到重视,瓷砚自然被冷落。明清两代统治者提倡文治,科举制度兴盛,文化艺术繁荣。读书人苦读诗书,习惯用朱砂圈点眉批,修改文章;各级官员批阅公文也用朱砂。朱砂含铅,不易清洗,在用墨的石砚上使用多有不便,文人士子多以瓷砚研磨朱砂,且瓷砚价廉实用,便于携带,瓷砚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明朝瓷砚生产达到一个高峰。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大量生产瓷砚。这时青花瓷艺已臻成熟,据说明永乐年间引进国外苏麻离青料,青花纹饰更加清新明亮。以青花瓷砚为主,还有红釉、仿哥釉、仿汝釉等多种单色釉。圆形砚、辟雍式砚是主要形制,但变化多样,还有椭圆砚、碟形砚、钟形砚等等。纹饰方面也丰富多彩,人物、虫鸟、鱼藻、花卉等都有表现。明代不同时期生产的瓷砚,制式、纹饰有所变化,不尽相同。早期瓷砚以鼓形居多,砚身鼓出,有实心也有空心, 砚面多微凹,外围沟槽,成辟雍式。砚面一侧有小口通空腹,或挖假注水口。边墙常绘青花弦纹或动物花草,实笔点画文饰,简洁明快。明中期以后,砚制已不全是鼓腹,多为圆饼状,实心。砚面仍下凹,绕沟槽,作砚池。砚面与圈足不施釉,露坚细白胎。明代后期烧制瓷砚,风格大致与中期相同,只是制作工艺稍粗,纹饰颜色略淡。明代瓷器另一个特点是多有题款。由于明代瓷砚产量大,传世多,前些年在文物店、古玩市场很容易购得,且价格不高。明初的瓷砚,保留了许多元代特色;清初的瓷砚,又继承了明代风格,但要对瓷砚准确断代,难度不小。
广东省博物馆藏端石锄云砚
清代画圣黄慎铭端砚
黄慎,“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人物,素以画、书、诗三绝著称于世。他的绘画、书法和诗词至今仍留存不少,却很难见到其藏砚、铭砚和砚诗的文字。查阅《西清砚谱》《中华砚学通鉴》和蔡鸿茹著《中华古砚100讲》等书,均未见有记载黄慎的砚和铭。虽然黄慎画过《东坡玩砚图》,在图上题写东坡端砚铭:“与墨为人,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懿矣兹石,君子之侧,匪以玩物,维心观德。”但不是他自己的藏砚和砚铭。即使酷爱收藏古砚的徐世昌,在论及黄慎时,也只讲他“有《蛟湖诗抄》。瘿瓢鬻画养亲。山水出入仲圭、子久间,恒出新意,自拔于前人畦径之外;亦善写生。诗崛强自风致。”只字未提砚事。而黄慎同乡,同为清代书家的伊秉绶,其藏砚、铭砚的雅事却多有记载。可见黄慎鲜有藏砚、题写砚铭,即使有,也属凤毛麟角。由此看来,笔者收藏的一方黄慎铭端砚,弥足珍贵。
这方砚,长16. 5厘米,宽12. 5厘米,厚2. 6厘米,为端溪水坑仔石,边留石皮,自然形状,稍加打磨,起门字形边线,出平淌砚堂、砚池。全砚仅由线与面构成,无任何雕刻纹饰,线条简约流畅,全砚古朴、素雅、大气。可谓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因型造势。更可喜的是,全砚青碧纯洁,砚面、砚背天青成横条状分布,冰纹、鱼脑冻点缀其间,边侧石皮呈黄漉色,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整器视若碧玉,抚如童肤,实为罕见的名贵石材。砚背阴刻草书:“行则涣,养则井,君子之德,庶几可并。乾隆三年春二月”,落款“瘿瓢子”,下为长方章,阳文篆书“黄慎”。所刻铭文,极具金石味,笔画壮实,圆转沉稳,苍古浑朴,正是黄慎书风。砚铭正文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行文精妙,充满哲理。“行则涣,养则井”,典出《周易·象传》。大家知道,《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部分,讲八卦、六十四卦、爻辞等。八卦各有特定的名称、形式,象征八种基本物质,而且可扩展象征八种类型的诸多物象。如《坎》卦,象征水:《巽》卦, 象征风,又象征木。“传”的部分含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著。《象传》是其中一篇。《象传》又分《大象传》和《小象传》。《大象传》先释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周易》五十九《涣》卦,坎下巽上,“象曰:风行水上,涣”;周易四十八《井》卦,巽下坎上,“象曰:木上有水井。”孔颖达疏:“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这两则“象”词是说,风行水面,推波助澜,涟漪泛起(一说水流更加池涌奔腾);“井水所以养人,众人汲之不尽”。作者以此赞美端砚,使用时,墨行水动,光彩焕发;不用时,水养 其上,经久不枯,永宝为用。铭以言志。黄慎在此也是论砚抒怀。古人以为“端石如德人(宋张博铭)”,由端石品质联想到人的品德,君子应该动则光明磊落,勇往直前;静则修美自身,惠物无穷。两者应该兼备。乾隆三年(1738),黄慎52岁,此时他已从扬州回到家乡宁化县城,砚是在老家题刻使用的。读他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多署“瘿瓢”或“瘿瓢子”,下钤“黄慎”印章,有方印,有长方印。如乾隆三年所绘《老叟观鸡图》,左侧草字两行,下钤朱文“黄慎”长方印。砚铭落款正和黄慎这时期书画作品落款式样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