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言军事评论家陈孝威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有一位已退军职的军事预言评论家,他曾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高度评价。他就是当时的退职军人陈孝威。
陈孝威(1893—1974年)本名增荣,后改名向元,福建侯官县(今闽侯)南通苏坂乡人,即现在的闽侯县南通镇文山村,林则徐曾经读书于此、陈宝琛等也题联于此。文山村陈姓有两支,分别从长乐和莆田远迁来此。文山有两座陈氏宗祠。新的“后山陈氏宗祠”,旧的“文山陈氏宗祠”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陈孝威是属于后一个宗祠的。
陈孝威早年毕业于福州武备学堂,后任林述庆部连长,参加辛亥革命镇江举义。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与白崇禧是同学,他在第二期炮科学习。毕业后任北洋政府保定军校上校参谋,随驻湘西。1923年升少将旅长,1926年,任泰宁镇守使兼旅长,升中将。1929年辞职,闲居天津。1936年,在陆军大学研究对日本的策略。“七七”事变爆发后,入白崇禧部参加浙沪作战。1937年10月,离开军界,携家到香港。1936年11月7日,在香港创办《天文台报》,该报为三日刊,逢星期三、六出版,销香港及东南亚各地。致力于宣传抗日,积极从事“国民外交”。1941年12月24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在香港停刊。1945年5月在重庆复刊,改出周刊。
他经常写出有关战略预言的文章,对二次大战有过分析预言,如1941年2月,陈孝威在他办的香港《天文台》周刊上发表《论大不列颠之战》一文,指出:在欧洲的希特勒不会再与苏联和平共处,德国征服中欧及西欧多数国家后,必然要对苏联开战。苏联情报部门将陈孝威的文章送给斯大林,斯大林不以为然,甚至对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这是别有用心的说法,说不定那个作者就是中国的托洛茨基分子。”后来果然发生了德国对苏联的“闪电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亲自写信赞赏他的见解。
1941年10月中旬,陈孝威在《天文台》和《香港时报》上又相继发表评论时局的文章,指出:日本势必南进。1941年12月8日,日本果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1945年初,陈孝威发表文章,说到苏联在战胜法西斯德国之后,完全有力量自苏联远东地区对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果然,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袭击日本关东军。此外,如对日本作战的特点的分析等,都是符合日军的实际的。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白崇禧处隐蔽的地下工作者谢和赓,曾帮他弄到从南京到汉口的船票,使他得以安全逃出危险混乱的南京。谢和赓曾在周恩来的示意下,在《天文台》发表“军事论文”,使白崇禧对谢和赓有进一步的信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对陈孝威给以高度评价。蒋介石还为“文山陈氏宗祠”书写“功在国家”、“制宪开基”两个牌匾。两个牌匾真品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现复制品悬于大厅左右两端。“宗祠”有陈孝威生前撰写的楹联“台留燕赵悲歌地,室有罗邱问讯书”。
抗战后,他回过文山祭祖,夫人是西方妇女。1947年,他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初,他和家人去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