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8 16:3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蒋滨建

琴江孝友坊


琴江孝友坊


蕴含着厚重的忠孝文化气息的孝友坊,屹立在福建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长乐琴江村的旗营大街上。孝友坊是300年来戍守东南海疆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的凯旋门,是矗立在旗营将士心中的一座丰碑,是精忠报国的旗帜。

孝友坊是清同治元年(1862年)十二月十七日,皇帝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下诏在旗营大街上建的孝友坊。

赖通照,字天华(1768-1832年),福州驻防军正黄旗通奉大夫。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福州三江口设置水师,福州驻防军正黄旗人赖坤奉文徙驻长乐洋屿,其孙赖通照年幼时即知孝亲爱友,诚恳真挚。他身体虽弱,但每见老父汲井,即请自代。入旗营充“领催”,职微薪薄,家境贫艰,而事亲至孝,虽三餐困难,尝结腹以奉亲,甘脂必备。37岁失偶,誓不再娶。遇有操劳作苦之事,均不让弱弟与及。弟得疾早逝,当时旗营中有摊捐资助孤孀之先例,戚族也劝其去领,他却说:“我不能因弟之孤寡而累及同营。”因而坚执不请,宁愿躬自抚养。以后又为侄男备礼娶妇,为侄女择婿于归。至于同族中人有无后者,帮助其料理身后之事,不胜枚举。赖通照尤工于医道,为乡人治病而不受谢。城外五竹桥,年久失修坍塌,行人苦于徒步涉水,通照从旗营中劝捐以修复之。五竹桥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并刻字,至今桥坚如故。由于其生平孝友成性,上以裕老亲甘脂之奉,下以储后人读书之资,品格端谨,敬老怜幼,济困扶贫,善良慈祥,和恕待人,一生廉洁,丝毫不苟。旗里均颂义之。遂由本营官察其平生素行呈报其孝友淳笃,蒙将军奏请礼部,于清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奉旨建坊。清代,营中非常重视文治武功,特别是提倡以“孝友”立身处世,“孝友坊”立于旗营大街。旗营孝友成风,孝友文化遂成为琴江水师旗营之精神支柱。

孝友坊屹立在琴江北门口大街头。当年水师将士每当路过孝友坊,仰望坊上的圣旨和意境悠远、激励人心的对联,便会涌起心潮,使命感油然而生,抒发将士精诚团结、保家卫国的情怀,成为打击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力量。

孝友坊后面有两副楹联,其一:

潜德必彰,达乎朝廷,始乎乡党;

令名无忝,泐之金石,永之云礽 。

其二:

移孝可作忠,孙子各登循吏传;

因心惟克友,里闾长仰义门风。

正面楹联亦有两副,其一:

簪绂衍馀庆,善气驻田荆谢树;

丝纶褒内行,天恩及孟笋姜鱼。

其二:

至性九重知,剑屿特旌新绰楔;

清风千祀永,琴江犹照古衣冠。

正面第一副楹联意思是说:有积善美德的官宦人家,虽能荫泽子孙,但也有像田真兄那样家庭和睦,有像谢玄那样自强自立、不依凭祖荫的好子弟,才能善气绵延不衰;士族之家闺门内的孝亲,达到像孟宗哭竹、姜诗孝母的程度,就会得到圣上褒奖。

第二联的意思:至性,至诚仁爱之意;九重,旧指皇帝所居之处,以指代皇帝;剑屿,琴江的别称;绰契,牌坊。第二句:清风,指清正廉洁之风;千 ,千年之意。这句意思:清正廉洁高贵的风气,千年永远在琴江一代代传下去,仍然遵照古代衣冠法度。对联记述过去事实,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孝友坊是中国福州的一座丰碑,是琴江人引为自豪的忠孝文化凯旋门,是琴江儿女共同传承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孝友坊经历“文革”灾难,局部受损,2001年8月由琴江海内外乡亲捐资修复。

“积善之家有余庆”,孝友的精神泽及后人,自通照始,赖氏家族中男多孝友,女多贞淑,子孙贵显服官的24人,长子赖安官至河南归德府通判,衔赏戴蓝翎;三个孙子接踵贵显,各为两淮安丰场大使、漳州海澄县知县、旗营骁骑校防御左翼佐领;曾孙辈有二人为府通判,四人为知县,中举七人,此外还有四人留学日本,为琴江追求新知识之先导。家族中事亲以孝,敬兄爱弟,和睦共处的孝友习俗,蔚为风气者如是也。

奉旨为赖通照建坊,对海防将士意义重大。琴江地处海峡西岸闽江口军事要冲,清廷对这支远戍东南边疆设将军一级的福州八旗水师驻防尤为关切。忠孝文化在构建和谐军营具有独特的意义。自清雍正七年建营以来,营兵携眷而居, “入则孝,出则悌”,民风淳朴。赖氏一门孝友在旗营堪称典范,《琴江志》载,在涉及海疆所有重大军事行动中,“吾乡义夫节妇指不胜屈,立功戍行者颇不乏人”。甲申马江中法海战,我水师将士以木船对铁舰,土炮对洋枪,坚持七昼夜抗击法军,有案可查的牺牲者129人,旗营“马家巷”丁壮全部阵亡。

孝友之家旗营葆书堂赖府,原系清雍正七年赖坤奉文移驻洋屿时所置兵房,于清咸丰年间扩建,迄今已有150余年,古色古香,端雅别致,邑内推首。葆书堂赖府是旗营中保存最完整的民居珍品。

赖通照的第六代孙,今年91岁的赖震钧和86岁的夫人陈筱菱愉快接受笔者的采访,他们还热心于琴江的文化传承,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