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下村奔出一匹黑马
——中国圆雕竹刻民间艺术家王新明
老子骑驴
坝下村,被誉为中国古典木雕家具的核心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游县城往东11公里左右。一个冬日的下午,在老朋友、县政府工艺办主任林爱新陪同下,我来到了这个地图上一点也不起眼的小山村里。整个下午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我一口气走访了两条主街道,采访了七八家企业。让我惊讶的是,仙游县榜头镇的坝下村,户籍人口不到7000人,竟然有500多家的古典家具品厂,而实际在村里务工的人员有两万多人。看了众多的红木家具,每一件都让我咂舌,除了做工精湛外,更是那高昂的价格,随便一件海黄都在十多万元以上,随便一件紫檀家具都在七八万元以上,就算是一般的酸枝和鸡翅的家具,也动辄三五万才能买上一小套。我笑着问林爱新主任,“你现在每天忙着陪客人到坝下看家具的,我们这些作家记者基本是只看不买,真正来买的主要是那些人群?”
“基本都是商人和收藏家,这几年购买的人群也在扩大,一年到坝下来的人有10多万人次,平均每天三四百人。大部分人是好奇来观赏的,但这也是一次很有益的特色乡村游,它让人感受明清家具的文化气息,学会辨别和欣赏五大类红木材质的基本特征,深入一点的还可以了解‘仙作’的渊源和传承流脉”。
那种无处不在的木雕艺术在这里已浸淫了千年,随便走到坝下那个地方,都能看到木粉的痕迹,闻到木屑飘散的清香味道。
看完了木雕工艺品的展厅后,已近黄昏,阴晦的天色有点晦暗,看到我还是兴致勃勃的,林爱新主任说:“还有一点时间,我带你去看一个人,他主要是做竹器雕刻的。虽然年纪很轻,但他的作品堪称大师之作!”
坝下仅有的“仙游竹木人家”
在一家稍显仄逼的二楼展室里,我见到了坝下仅有的一位圆雕竹刻艺术家王新明。
王新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副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73年4月生于仙游县榜头坝下一个工艺世家。从艺二十年时间,擅长采用华南特有的一种竻竹的实心根茎,在探索借鉴闽浙明代竹雕稚拙浑朴、清代竹雕多姿多彩等传统基础上,将濒临失传的莆仙“精微透雕”绝技运用于雕作,并施以防霉、防蛀、防腐技术处理和特别的仿古涂饰,且寻据海外古董艺品的收藏趋向,独创了一系列多品种竹雕精品,在台湾及海内外艺品市场成了抢手奇货。
竹刻工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演变到今天,竹刻艺术多表现为平面的工艺品雕刻,而搞圆雕竹刻艺术创作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你如果走在坝下木雕及古典家具工艺街上,目之所及都是木雕家具的天地,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工艺美术师王新明的“仙游竹木人家”。这里摆放的则是用竹子雕刻的各种精美工艺品。
王新明文化不高,但天赋极高。他说自己至今还只是小学学历。13岁那年无心上学,在家里把自家的门槛卸了下来练习雕刻,结果被父母揍了一顿。谈起自己创作体会,他说:“有时候看天上飘浮不定的云,它的外形像一个动态的老人,于是赶快拿出雕刀进行创作。墙壁上面有黑黑的水迹,一片片像国画中的泼墨一般,然后我就从中取材,表现在竹刻上面。有一次,一件作品经过了十多天,还是没有一点头绪,不知道竹子上面多出来的一条丝线该雕成什么。后来一个意识突然出现。我想,可以把它雕成一根竹竿,两只青蛙站在草上面过河,于是赶紧动刀做。”
雕刻技术是经过后天努力可以提升的,而创作灵感和天赋有时候却是与生俱来的,在“仙作”群星闪烁的天空中,他是一个“异类”,也是这个行业的一匹“黑马”。有他的存在,竹雕艺术提升到了很高的档次,一件小小的把品,也可以卖出天价。难怪王世襄会把他的作品惊为天作,称赞他有极高的天资秉赋,并亲自撰文向中国美术界和收藏界大力推介。
依势造型是王新明艺术的另一个表现方法。每个竹根的造型都是不同的,王新明利用竹根不同的造型创作出合适的主题,从而表现竹子本身的生长形态。一个观音旁边的孩童便是竹根旁边生长出来的竹芽儿雕刻而成,自然而有雅趣。竹子生长出来的不规则的竹节便成了达摩身上衣服的褶皱,巧妙而不突兀。
把竹子雕刻成一堆烂菜叶状,这件作品让我大开眼界,我不得不佩服王新明的奇思妙想。细致的白描与大笔的写意是王新明遵循的雕刻原理。粗与细结合、静与动结合才能表现出物的“生动”。在他的竹雕作品里,细微处丝发可见,粗犷处一笔带过,给人以灵动的视觉冲击。王新明用自己的精工细琢填补了坝下竹刻工艺这一空白。
刻苦解决虫蛀难题
近些年来,明清时期的木雕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钱是一路攀升,大部分雕技师都转向从事热门行业,而竹器容易腐烂、蛀虫,不好保存。再就是在人们惯常认为,竹子这种原材料便宜,同样的做工,他们更愿意选择象牙、玉石、紫檀、黄花梨这些名贵材质,所以涉足竹雕者人寥寥。跟许多在坝下土生土长的孩子们一样,王新明从小就跟亲戚学习木雕技术,但一次意外的破产让王新明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折。在一次生意事故后,王新明欠下了巨债,已经无力购买昂贵的木材原料了。失意中,王新明从附近村庄拿回了一些廉价的竹开始自己摸索着雕刻起来。他做事风格和竻竹一样的实心眼,探索的道路艰苦而寂寞。好在没多久,王新明的竹雕作品就被一位台商看中,很快就有了销售的市场。然而,当他做的200件竹雕作品销往香港以后,全部遭虫蛀。无奈之下,只好全部退货。这对刚刚起步的王新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竹刻品最难过的关是防虫蛀技术。这也让王新明伤透了脑筋。有人说用做豆腐的豆汁煮可以防腐,于是他便去试,结果还是不行。回忆那段经历,王新明自己说:“我文化不高,就知道埋头去做,每种方法都试。听说几种酸混合后再煮的方法能够防腐,我自己便想试。当时别人说,你千万不要试验,这种酸的腐蚀性特别大,人要是不小心碰到身上就毁了。但是我还是试了。有一次做试验,我把两种化学物品装在可乐瓶里,然后慢慢将它们倒在一起,看是什么反应。那次,我刚离开,后面就听‘嗵’一声爆炸了,可乐瓶炸飞了。”
几番失败,王新明就是不信这个邪,依然成日里钻进他的试验中。当他得知竹里面的一种甜性纤维对其腐化起到决定作用时,便开始自己尝试着用药水去除这种纤维,最后经过泡、蒸、煮等多道工序之后,终于成功了。现在他的作品经过十多年考验,再也没有出现虫蛀现象,业界也承认了他独创的这一防腐防蛀技术。
王新明善雕人物,观音、达摩、菩萨、孩童、渔夫,在他的刀下都表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在王新明的竹雕作品里,我们可以看见他已经摆脱了传统匠人写实的雕刻手法,而更多的加入了艺术创新成分。达摩伸出去的手臂,看起来比例不是很恰当,要比平常的手臂长很多,粗很多,王新明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表现达摩的神力。
王新明利用竹根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在方寸之间雕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他将木雕的手法融入竹雕的雕刻技巧之中,刀法精巧,灵活运用,求新求变。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古朴稚拙的自然真趣,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形式多变的作品主题,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哪?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王新明说,是来源坝下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以及个人的天赋。
与大师王世襄的世纪情缘
王世襄曾在锦灰三堆上面写道:“王新明深知‘文似看山喜不平’的道理,即作品以不寻常不落套,有变化为好。王新明的作品经常以人世不可能有的事和物作题材,神奇怪诞,完全出乎人们意想,却使人觉得新奇。他从前人得到启发进行尝试,构思遐想,推陈出新。”
王新明和文玩大家王世襄有一段不解的情缘被传为佳话。王世襄这位高寿老人是公认的竹雕鉴赏收藏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发现了王新明的才艺。
我在老先生写的《圆雕竹刻家王新明》一文中看到他的这几句话:“去年徐秉方先生来访.我问起近年有无刻竹新人涌现。他说江南刻留青的大有人在,有的已达到一定水平,又讲到在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看到有刻圆雕的。很工细.颇具特色,据闻来自福建,名曰王新明。”在文的开篇引述的话语中,透出老人对新人发现的欣喜之情。后来事实更证明了大师爱才的品质,在王新明最困难的时候,他花巨资购买并收藏了王新明的工艺品,还亲笔题写“仙游竹木人家”寄予厚望。大师的鼓励支持加上自己的执著,王新明在巨大利润的木雕面前不动摇,他相信他的竹刻艺术一定会走出一片大天地。
他的努力终于获得肯定,目前,新加坡、台湾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他的作品近2000件。他在1998年以1800元卖出的“苏东坡竹雕像”现在市场价已高达15万元,遗憾的是采访时这件作品在上海参展,我没能见到实物,只能在王新明的电脑中观赏其照片。
王新明(左)与本文作者哈雷
王新明对我说,他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这十几年,他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到北京、上海、澳门等地工作,王世襄老先生专门在北京琉璃厂给他安排好一个创作的地方,他硬是不答应,老人家都为此生了气。上海的正大集团总部也想为他投资,希望他能到上海发展,也被他谢绝了。他喜欢坝下这样一个浸透着深厚的艺术气息的地方,离开故土,他的灵感也许不会枯竭,但一定会少了许多灵性,他的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这里,他不能离开这块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
去年11月28日王世襄去世,享年95岁。王老先生临死前让王新明到他病榻前,交给王新明一包东西,里面有一些老人家写的信件草稿,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写给温家宝总理一封信的草稿。至今王新明还不解,为什么他不把这些东西交给他的孩子,而把它交给自己保管?难道这里面还有老先生暗藏的什么玄机吗?
王新明手上制作的竹雕艺术品,而今每一件都在几万元以上,但除了少数的一部分外,他都自己收藏着。在坝下街头,穿梭而过的“宝马”、“奔驰”的车流中,王新明却踩着一辆自行车。他自嘲说,别人开名车,我开三轮车。而他确是坝下村奔向世界的一匹黑马。这些年来,王新明一直把做家具的钱,投到竹雕作品的研究与创作上。他与仙游的许多家具企业老板相比,至今还是个“穷小子”。
据说原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那年一到坝下工艺城就指名要找王新明,并反复讲道:“王新明能把这么便宜的竹子做成这么值钱的工艺品,这样的人才应该评上省大师……” 王新明仿古竹雕在海内外古玩市场的公认口碑,王世襄等名人大家的多方推荐和赞誉,这些都说明王新明确实是中国竹雕艺坛前程无量的实力派大师级精英人物。而我在他的竹刻圆雕艺术中,似乎领略到了蕴含胸中那久违的古典情怀和乡村梦想,这让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