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星空的乡情
——为央广撰写、录播100集《瑞统说泉州》漫记
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盛情邀请,笔者以两年的时间,撰写、录播100集专题节目《瑞统说泉州》,用泉州话向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和海内外的乡亲传播闽南故乡的信息。也就是说,由我主笔撰写的这100篇叙说古城泉州的乡土、乡情、乡音的专稿,不是刊登在报刊上,而是“发表”在广宇星空的电波中,尔后再结集成书出版。在我看来,这应该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文化工作,也是向海内外宣传、推介名城泉州的一个窗口与平台。当然,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最集中精力倾情打造的重要“作品”。
能够担当这项使命,确实让我心潮激荡,感奋不已。回想当初要承接《瑞统说泉州》100集专题节目时,还真经历了一番犹豫,一番担忧,甚至产生过打退鼓的念头。
首先是这项“工程”工作量很大,涉及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要耗费巨大的心血与精力。按照中央台的要求,必须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撰写、录播100集的节目,每集约30分钟,则等于要连续“说”50个小时的节目,如果记录成文字,大约得70多万字,差不多是两部长篇小说的篇幅。而且内容牵涉到这座千年古城的古今巨变、历史文化、山川名胜、文物古迹、名人逸事、传说掌故、传统艺术、民俗风情、地方特产、侨乡经济、城市建设等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更需要丰厚的文史知识积累。这对于过去长期侧重搞文学创作的我来说,更感到许多领域的知识需下苦功“恶补”、充电。
而且,电台广播的表现手段比较单一,不像电视能以声、像、音效等多种手段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前我并不擅长演说、“讲古”,如果以说话的方式讲叙100集节目,如何做到让人们“喜闻乐听”,引人入胜,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长年累月默默笔耕,习惯于在方格稿纸上抒写故乡大地的山川风物、人事物象,一旦面对录音话筒,把文字表述改为口头语言叙说的方式,以散文的笔调、讲古的形式,系列性地介绍名城泉州的名山、名水、名寺、名塔、名胜、名人等等内容,而且要做到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无疑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课题。因此,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领导邀约我在“神州之声·祖地乡音”闽南话节目中,录播《瑞统说泉州》一百集专题时,仿佛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顿感头大如斗、惶恐不安,惟恐才力浅薄,难以胜任。犹豫再三,未敢应承。可又感到央广开设这一栏目实是创新之举,可以让更多的海内外听众朋友了解名城泉州的古今沧桑巨变,让乡情、乡音传递侨乡人民与台湾同胞、海外乡亲的深情厚谊。想象着发射塔的电波掠过星空穿越天宇,能够与无数知音交谈诸多故乡的话题,却也感到颇有诗意,终于鼓起勇气说:“那我就试一试吧。”这“一试”就一发而不可收。从2009年新春在泉州府文庙举行开机仪式,一年多来,风晨雨夕,灯下伏案,准备讲稿提纲,查阅参考资料,现场采访素材,构思提炼主题……有时为了准备一期专题要查阅一二十种史志图书、报刊资料,撰写数千言的文稿,辛苦疲劳自不待言;但在录制一个个节目的过程中,我也吸取了不少知识,使自己的心灵世界更加充实。为了做好这个专栏的节目,央广的多位年青的编辑记者频繁穿梭来回于厦门、泉州等地精心采录,他们的勤奋敬业精神也鼓励我不断努力提高节目的质量。
从2009年1月8日在泉州府文庙举行《瑞统说泉州》开机仪式,经过两年多的录制、播出,至今已顺利完成近百集专题节目。当乡音乡情伴随电波传递到海峡彼岸和东南亚各地,受到台湾同胞和海内外乡亲的欢迎,很多听众朋友来信或挂来电话表示喜爱之情,也有一部分华侨华人来信认为此专栏节目意义重大。去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把播出专栏节目整理成《瑞统说泉州》(上册)一书,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内外20多家媒体报刊相继报道、刊发专稿,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戴冠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稿《在深情诉说中演绎千年古城的无限魅力》。不少文朋诗友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真诚的赞勉、鼓励,使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能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促使故乡泉州在海内外产生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把心血与智慧倾注于文化事业与社会奉献,心中涌起一种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比起纯粹的个人写作所收获的成果,感到更加欣慰和喜悦。
记得伟大作家契诃夫说过:“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如果我是个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为时代和人民纵情歌唱,在广阔的社会舞台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和文艺功能的最大化。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