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4 09:1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 丹

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徐悲鸿的精品见证他与福建情缘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徐悲鸿


2012年9月26日至11月26日,为期两个月的《徐悲鸿绘画精品展》在福建博物院举办。展览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引进了80幅徐悲鸿先生绘画精品,吸引了众多榕城美术爱好者前来分享这场艺术盛宴。

在展览前的媒体记者会上,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到福州举办画展是我几十年来的愿望,因为上世纪20年代悲鸿就和福州有缘。”

《蔡公时被难图》:见证徐悲鸿与黄孟圭的兄弟情谊

此次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徐悲鸿绘画精品集中展示了徐悲鸿先生早中晚各个时期的作品,涵盖油画、国画、素描等不同类别,其中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奔马》、《巴人汲水》等是徐悲鸿先生的代表作。然而在众多的精品中,很多人却把目光投在了一张32cm×48cm的素描草稿上。这张《蔡公时被难图》反映了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时,福州人蔡公时在与日本人的谈判交涉中被日寇极其残忍地杀害,福建籍外交官的惨烈遭遇激起了全民的愤慨。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的黄孟圭想到以此题材创作一幅作品,用以激励学子,警示后人。黄孟圭想到了他的老朋友徐悲鸿先生。那么,徐悲鸿与黄孟圭又是怎么结缘的呢?

1895年,徐悲鸿出生于江苏,从小跟着父亲学画,19岁时就已经具有了不凡的技艺。1919年,在蔡元培先生的引荐下,徐悲鸿得到了公派法国的留学机会。带着革新中国绘画的使命,年轻的徐悲鸿离开了灾难深重的祖国,踏上了欧洲的求学之路。当时,由于北洋政府经常打仗,一打仗就断学费,徐悲鸿经常是在博物馆里头临画一天不吃不喝,有的时候就是两片面包一杯开水。到了1925年,因战事彻底断了学费,徐悲鸿一家生存成了问题。就在这个时候,福建南安的黄孟圭先生恰好游学巴黎,就举荐徐悲鸿到新加坡找其弟黄曼士,继而结识了华侨领袖陈嘉庚,并为其作画。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及子女


据记载,徐悲鸿给陈嘉庚先生画了像,而且按陈嘉庚先生的要求为其创办的厦门大学画了马克思像和托尔斯泰像。陈嘉庚先生很感谢他并给了他2500现洋,这笔钱不仅解决了他的学费而且让他买下了欧洲著名画家达仰先生的画作《奥菲丽娅》。

从此,徐悲鸿先生与黄家兄弟以大哥、二哥相称,新加坡也成为他最温馨的回忆地。此后徐悲鸿6次到新加坡义卖作品为抗战募捐,每一次福建华侨都是最鼎力的支持者。

1927年,徐悲鸿带着融汇中西的绘画技法和成熟的艺术主张,回到了上海。八年的兼容并蓄,八年的励精图治,徐悲鸿的艺术激情寻找着迸发的突破口,这时的徐悲鸿无疑是创作《蔡公时被难图》的最佳人选。于是,黄孟圭向在中央艺术学院任教的徐悲鸿发出了邀请,利用暑假的空档,徐悲鸿携着家眷于1928年7月7日抵达马尾港,开始了两个多月的福州生活。

据黄孟圭的儿子回忆,徐悲鸿一家来福州时就住在当年的教育厅官邸,背靠乌石山的一座两层小洋楼里。创作《蔡公时被难图》时,徐悲鸿非常认真,先画一个素描草图,然后去教育厅找模特儿,画完后再集中起来。

《蔡公时被难图》完成后挂在西湖的紫薇厅展出,轰动一时。据记载,画面中蔡公时身穿黄绿色的中山装,立于古式圆桌后与日本人交涉,满面刚毅,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状。当年西湖的紫薇厅是福建省最主要的文化艺术展示窗口。据回忆,《蔡公时被难图》在紫薇厅展览一段时间后就移回到了教育厅。此后因局势混乱,《蔡公时被难图》下落不明。

据黄孟圭曾外甥郑晖(其外婆为黄孟圭亲大姐)回忆,黄孟圭祖宅在福州台江区轮工总厂附近,地势很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州发生过一次大洪水,黄家被淹,四大箱装有徐悲鸿画作(徐悲鸿在榕期间,为黄氏兄弟作了许多画,画展结束后不少画作徐均赠予了黄孟圭兄弟)被洪水卷走。“《蔡公时被难图》很可能就是在这四大箱中。”郑晖猜测。

很遗憾,今天我们无法站在徐悲鸿先生创作的这幅作品前感受画家创作的激情,感受蔡公时的大义凛然。但《蔡公时被难图》的素描草稿仍在,它同样见证了徐悲鸿与福建之间的深厚渊源。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福州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题词留念


《伯乐相马图》:见证徐悲鸿与陈子奋的好友深情

虽然《蔡公时被难图》目前尚不知去向,但是聊以自慰的是,今天的福州市博物馆内,还珍藏有徐悲鸿在福州期间创作的另一幅作品———《伯乐相马图》。

《伯乐相马图》纵69厘米,横138厘米,画面中有伯乐、马夫两人,骏马一匹,徐悲鸿采用了豪放的泼墨与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人物表情细致入微,千里马动感十足。作品题跋中“陈先生意芗”指的就是我省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陈子奋先生。该画表达他们互为知己的深厚情意。

1928年,徐悲鸿先生到福州创作《蔡公时被难图》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福建省的第一届美展。当年美展的地点设在三牧坊,也就是今天的福州一中老校区内。这年画展上一幅精美的白描作品令徐悲鸿大为赞赏,在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作者陈子奋的姓名住址后,徐悲鸿坐上黄包车登门拜访。

陈子奋的家就住在今天的道山路边,当年的居所号宿月草堂。在陈子奋家中,徐悲鸿为陈子奋画了一幅素描,陈子奋连夜为徐刻印3枚。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对福州文化瑰宝寿山石的痴迷,徐悲鸿与陈子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两个月的假期很快过去了,1928年9月12日,徐悲鸿在返回南京前,特意画了一幅《伯乐相马图》送给陈子奋以纪念两人的深情。上世纪60年代初,陈子奋将这件心爱之物赠送福州市博物馆。

此后两人之间书信往来。徐悲鸿鼓励他可专攻双钩写生,摹闽中所产花鸟,同时赞扬陈子奋的篆刻刀法非常有功夫,称赞“雄浑无过陈子奋者”。陈子奋为徐悲鸿刻了大量的印章。在与陈子奋多次往来的信件中,徐悲鸿多次提到他最喜爱的寿山石是艾叶绿。

上世纪60年代末,陈子奋由于没有了生活来源,不得不将与徐悲鸿来往的20多封信件变卖给了天津博物馆。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到两位大师的艺术交流。其中就有谈及“悲鸿生命”这枚印章的创作构思。

“悲鸿生命”,这是徐悲鸿在他最喜爱的作品上才使用的印章,在他视为比生命更为宝贵的《八十七神仙卷》上就盖有这枚章。1953年,徐悲鸿辞世,遗孀廖静文女士专门写信向陈子奋报丧,还提到在徐悲鸿去世前3天,他主持的全国国画展览会入选了陈子奋的一件作品。陈子奋痛失知己,每每想起总是无限感伤,题签:笔墨还新、荒草已长,不禁潸然。

是呀,如果徐悲鸿能够少些操劳,多活几年,对于喜爱他的艺术的人们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因为徐悲鸿先生是一位总是能够把时代、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同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激情完美结合的画家,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够受到大家如此的推崇。

《立马图》:见证徐悲鸿与福建美术界的一段佳话

徐悲鸿画笔下的马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更重要的是马有着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品格,有着中国人最崇尚的忠实勇敢的精神,有着和祖国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情感。此次在省博物院展出的众多奔马创作于长沙会战时,徐悲鸿用迎面冲来的奔马寄托自己对于祖国振起、军队胜利的愿望。马已经拟人化,代表着画家、代表着当时人民大众的心境。

如今年届八旬的福建师大吴问清教授家中也珍藏着一张徐悲鸿画的《立马图》,它见证了两位美术界前辈之间的深情,也见证了徐悲鸿与福建美术界的一段佳话。

1928年,徐悲鸿先生到福建的时候,以擅长西画的福州画家为主体的民间美术团体“旭日艺术会”在福州刚刚成立,最初的活动地点就设在创办人何尔庚的家中。那时,年轻的吴启瑶(吴问清之父)是何尔庚的学生,后来成为何家的女婿。

一日,闽侯县(今福州)县长设宴招待徐悲鸿,青年画家黄兰坡陪同,席间提到刚成立的“旭日艺术会”,徐悲鸿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后又谈及活动没有经费和地点,县长见徐悲鸿如此看重当即拍板每月给补助费60大洋,并将明伦堂(今花园街)公产的一处大院拨给“旭日艺术会”作为活动地点。

徐悲鸿画了一幅奔马图以示对“旭日艺术会”创办的祝贺。而对于艺术会中才华横溢的吴启瑶,徐悲鸿很欣赏,在给吴启瑶的信中夸他水彩画得很好,并希望他能够在印染图案设计上有更多的创新,以便更好地让美术为现实生活服务。然而就是这些新颖的图案却给吴启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据吴问清介绍:“1937年在日本学成归国的父亲因为带了很多的印染图案被日军误以为是间谍而受到关押,是徐悲鸿聚集了众多进步人士设法将其营救出来,并介绍父亲到广西美术学院任教。”

在广西任教不久,吴启瑶回到家乡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成为发展福建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成为发扬与继承徐悲鸿美术教育体系的衣钵传人。这一时期,徐悲鸿与吴启瑶的通信中常常会谈及一个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创办者谢投八先生。1933年,徐悲鸿到法国办现代中国画展时住在谢投八的公寓。

对于福建,徐悲鸿有着太多温馨的回忆,严格说起来,这次的徐悲鸿绘画精品展已经是徐悲鸿在福建举办的第二次画展了。

徐悲鸿1928年来福州创作《蔡公时被难图》时,还参加了当时举办的福建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专门为他办的作品展览。时隔84年,福建的观众再次有幸欣赏到徐悲鸿先生的精品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的生命是永恒的。对于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和儿子徐庆平而言,踏上徐悲鸿当年行走的这片土地,又会有多少感慨在心头呢?

开文明之风的马尾船政,风景宜人的鼓山、底蕴深厚的三坊七巷都留下过艺术大师徐悲鸿的足迹,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革命志士林觉民、写下《天演论》的严复,这些福州先哲们与徐悲鸿先生的精神气质是那么的丝丝切合,当90高龄的廖静文女士在林觉民故居默背《与妻书》时,一定也想起了徐悲鸿在福州的日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博物院)



《蔡公时被难》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