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5 09: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魏仕敏

闽侯与闽剧


陈春生


作为闽剧发祥地的福州市洪塘乡,原属侯官县管辖。福州未建市前,是被闽县、侯官所取代,两个县的衙门也都设在福州城内。拆县建市时,两县合并,有关部门从两个县中各取一字,合并而成一个新的县城,即闽侯县。

大凡历史上生于福州的名人,其籍贯都写着闽县或侯官县县名。闽剧创始人、明末鸿儒曹学佺,就是侯官县洪塘乡人。近代的林则徐、严复、林纾,原国府主席林森,数学家陈景润等,都是闽侯县人。由此可见,闽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称其为“海滨邹鲁、文献之邦”,一点也不过分。

名作纷呈 催发闽剧之花盛开

闽侯艺术创作异常繁荣,名剧名作不断出现。闽剧创始人曹学佺,深受昆曲艺术熏陶。他被贬回侯官县洪塘乡后,构筑石仓园,组织家中僮婢和社会上的歌伎,办起家班,教习弹唱。他将汤显祖的《紫钗记》移植改造过来,变成用福州方言写的清唱文本《紫玉钗》。有了剧本,还得谱曲。本来就对音乐很有研究的他,又在精通音律的好友陈鸣鹤、徐兴公、谢在杭帮助下,很快就创制出了适合福州话的唱腔。曹氏对自己新创的曲调感到自豪,曾作诗云:“曲调已从新”,“奏曲辨宫徵”。曹氏晚年对新腔的改革更加完美,曾在他的新居西峰草堂内,宴请达官显贵,并让他的家班演唱新编的戏曲。鼓声一作,满座欣然。徐兴公盛赞“新编乐府莺喉转”,高度评价曹氏创制的“逗腔十三牌”及曲本,“若使五音克谐,可歌可咏,一篇合道,可诵可观,则吾见其人矣。……词气舂容,自然中律,才情雅瞻,蔚尔名家!”后来,洪塘乡人把他创立的家班,尊称为“儒林班”,每逢甲年,在普渡会上授徒演唱。曹氏将他创制的新腔,起名为“吊”腔,后因感到不祥和不敬,改“吊”为“逗”。这种逗腔又经过历代艺人不断丰富和提高,发展成为现代闽剧的主腔——逗腔十三曲牌。400多年来,它像婀娜多姿的鲜花,盛开在福建剧坛,香溢海外。

自闽剧诞生以来,名剧佳作纷纷呈现。侯官人写有《千斛记》,闽县大义陈介夫写过《异梦记》,闽县林浦人林世吉作《合剑记》,侯官陈轼著《续牡丹亭》。清乾隆年间,闽县陈烺作《紫霞巾》、《花月痕》传世。清嘉道年间,闽县人林仰东著《浣纱石》传世;清光绪年间,闽县林纾作《合浦珠》、《天妃庙》、《蜀鹃啼》传世3种剧本,均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相传闽剧剧本《上金台》亦为林纾手笔,一说署名秋悟生的《霜劫》、《落花风》二剧也是他的作品,这些剧目的创作,奠定了闽剧演出的基础,有的还成为保留剧目直至今日。

洪 深


名家辈出 创造闽剧的辉煌

名作造就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这是不争的事实。创始人曹学佺之后,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逐渐融为一体。加上福州徽班陆续解体,不少艺人也加入了福州地方戏演出或教戏,福州地方戏又主动吸收了徽班、京剧等艺术养料,遂出现了“儒林”、“平讲”、“唠唠”的汇合衍化,闽剧基本模式,从此相对隐定下来了。到了民国13年(1924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闽剧”二字取代了“闽班”之称,闽剧才打出了自己的名字,并进入兴盛的时期,涌现出了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藩等“四大名旦”,之后又出现陈芝卿、傅亿侬、黄荫雾、林依豹、林芝芳、黄铭卿等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这些名家,每每冠以福州人的籍贯。可是,前不久编撰出版的《闽侯名人故居》中,只能找到黄铭卿、林芝芳两位名家的名字。这是因为,现代人遵循了现行的区县划分规定,将故居还在闽侯县城之内的名人才选录进去。实际上,若从其历史籍贯上来看,他们都可以算为闽侯人。在《闽侯名人故居》一书中,还可以找到闽剧名丑林赶山,他家在尚干镇洋下村,属闽侯县内,11岁就进入“旧赛乐”闽剧班学艺,拜昆曲名丑翁成坤为师,习丑角,亦能演小生、老生、花脸等行当。林赶山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擅演剧目有《炼印》《搜书院》《莲花湖》《蓝桥会》《九命沉冤》等,成为与闽剧名丑林务夏、唐秀山一样出名的“闽剧三宝”之一。还有,家住甘蔗镇洽浦村的闽剧名艺人洪深。他10岁进入福州“赛天然”戏班,初习青衣,转学武生,后改学须生,先后师从著名闽剧花旦黄铭卿、名演员张水官。他苦练瓦罐吊嗓法,练就洪亮、悠扬的金嗓子,在演唱中善于博采众长,注重声、字、情和高、中、低音的和谐运用,创造出新的板式和唱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丰富了闽剧老生唱腔的表现力,成为闽剧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演员之一。他戏路广,曾扮演《紫玉钗》中的霍小玉、《空城记》中的诸葛亮、《秦香莲》中的王丞相和包拯等角色。他在《白毛女》《江姐》《杜鹃山》等现代剧中所塑造的人物,也给福州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闽剧表演现代生活做出一定贡献。

除闽剧出现大量名家外,闽侯的评话表演艺术家也是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当推评话先生陈春生。《闽侯名人故居》一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陈春生的艺术成就,称赞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上演第一书目《毡笠记》,便走红福州。”至上世纪20年代时期,陈春生评话已蜚声福州书坛。至上世纪30年代,他便与黄天天、黄仲梅并称福州评话“三杰”,且居“三杰”之首。陈春生一生讲述评话30余本,先后授徒和培养了以郑其森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林木材为代表的“后七子”等10余人评话人才,加上再传弟子,堪称桃李满天下。陈春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陈派”演讲风格,至今还在曲坛上发扬光大。

福州评话“三杰”之一的黄天天,家住青口镇傅筑村,是地道的闽侯人。黄氏初学家庭书,传师门《林则徐公案》之《珍珠被》、《笃笃鸟》、《贩棉纱》和《玉花瓶》等书目,后逐步拓展为君臣书、武侠书,如《郭子仪》、《安禄山造反》、《风光之剑》等。其演技倾倒广大福州城乡听众。其书风粗犷高亢,唱腔铿锵激昂,道白明快利索,形成自家风格,与陈春生、黄仲梅并称“福州评话三杰”,享誉海内外。

黄铭卿


剧目人才 保证闽剧的可持续发展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给闽侯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剧目生产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的不间断进行,为闽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事实正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闽侯的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始终走在全省各县市的前列。从率先创办了闽侯戏剧院、闽侯县曲艺团、闽侯红桔子剧团等戏曲表演团体开始,又创办了闽剧艺校、闽剧团带班,以及选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艺人上省艺校和上海戏剧院进修。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陈春生担任戏剧院院长、红桔子剧团团长时,创作上演了现代戏《红桔子》并一炮打响,还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片《闽江桔子红》在全国上映,一时享誉神州大地。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闽侯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虎山行》、《东海战歌》,新编历史剧《五虎口》、《洪武鞭侯》,及新编民间故事剧《红豆缘》等60多台戏。其中现代戏《虎山行》上山下乡演出上百场,对鼓励青年人到基层、去边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东海战歌》晋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受到北京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赞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作的《五虎口》,参加福建省举办的“建国三十周年文艺会演”获创作二等奖和优秀剧目奖。《洪武鞭侯》参加福建省戏剧会演获创作一等奖后,在城乡巡回演出了100多场,已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进入21世纪,创作演出的《红豆缘》,接连获得“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中国曹禺文学剧本奖后,2007年又喜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奖。

20世纪70年代末,林赶山、林务夏联袂演出《炼印》
 

在出作品的同时,闽侯还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的编、导、演人才。如著名剧作家杨基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进入闽侯县闽剧团后,笔耕不止,接连创作了《虎山行》《东海战歌》《五虎口》《马江恨》等50多部剧作,参加省市戏剧会演,并多次获得高奖。由他辅导、帮助甚至亲自动笔修改的《洪武鞭侯》,一炮打响,成为省级精品力作。即便退休后,他仍帮助、扶植《红豆缘》上马,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由他培养出来的一级编剧张英慧,调到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后,也创作了不少戏曲、影视剧,在全国都有影响。闽剧团还培养输送了许多高水平的演艺人才,如省实验闽剧团的旦角演员林安黎,进入剧团领导班子的杨木铨,福州闽剧院导演林仁,著名小生、一级演员张升营,都是闽剧界一流人才。目前,在剧团担纲重任的中青年演员,也都是艺校或团带班培养出来的,他们常年在区县农村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誉满城乡。


当代的艺术明星与历史上的名人交相辉映,组成了闽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闽侯县群星璀璨的艺术星空,在东海之滨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闽侯县委、县政府决心乘《红豆缘》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东风,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文化软硬件建设,将闽侯建成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社会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和谐、美好的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