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
在2003年第四届中国美食节上,厦门南普陀素菜荣获“中国名宴”称号,“南海金莲”、“丝雨菇云”、“鹭岛明珠”荣获“中国名菜”称号,“普陀素饼”荣获“中国名点”称号,整体获得中华美食最高奖“金鼎奖”。由于这是我国首次评出的素菜名宴,因而南普陀素菜被誉为“天下第一素宴”。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全国烹饪电视擂台赛上,“半月沉江”、“椰风竹韵”、“香泥藏珍”、“千层百叶”荣获“金牌菜”称号。南普陀素菜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多次代表厦门到泰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与地区进行表演,均获得圆满成功。2007年12月间,南普陀素菜应邀赴台湾交流,在台北、高雄作了专场表演,受到台湾饮食同行、社会名流、美食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十几家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南普陀素菜确实已经造就了自己的品牌。
我在深入了解南普陀素菜的历史及现状之后,深刻感受到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与闽南文化共同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她的品牌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作为中国佛教名寺的千年古刹南普陀寺肇始于后唐五代,僧清浩在五老峰下依岩结茅住修,称“泗洲院”,后改“普照院”。北宋僧文翠亦在此住修,改名“无尽岩”,元至元年间(1263-1294年)废,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僧觉光复建。明末清初,寺院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靖海侯施琅复建,增建大悲阁,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因地处浙江普陀山以南,故定名“南普陀寺”,聘请临济宗35世传人慧日法师为开山第一代祖师。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已建成三殿七堂,成为闽南佛教圣地。
转逢和尚于1924年对南普陀寺进行了富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将子孙制改为十方选贤制。这使得具有革新思想、才学兼备的名僧如会泉、常惺、弘一、太虚、芝峰、大醒、巨赞、寄尘等相继来寺,或任住持,或讲学弘法。南普陀寺成为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基地之一,蜚声于海内外。
从历史人文方面看,南普陀寺的特色是: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名僧云集,教育发达,香火鼎盛,影响深远。 从自然建筑方面看,南普陀寺的特色是:依山面海,层层托高,名校为邻,闽南风格,弯月起翘,燕尾凌空。在这种环境中,由素斋而素菜,由供品成日食,自然洁净高雅。寺院内古老的“无我”素菜厅,就有一副对联:
勿道山家禅味淡,也知尘俗世情浓。
后来,著名佛学家、因明家、诗人、书法家虞愚教授又题赠一联:
香饭饱参千佛座,岩茶同享十方客。
两副对联道出了南普陀寺素斋历史悠久及其功能和影响。因为“十方客”众多,必然要吃香饭、品岩茶了。
素菜是中国烹饪的骄傲,南普陀素菜融合了宫廷素菜的精细,寺院素菜的纯正,民间素菜的天然。
宫廷素菜质量最好,水平最高,追求用料名贵,烹调得法,外形美观达意(如在菜品上做出“寿”字)。清廷的御膳房专设素局,光绪年间就有御厨27人,能十分精细地制作200多种美味素菜。
寺院素菜又称佛菜、释菜、福菜、斋菜,僧厨称“香积厨”,取“香积佛及香饭”之意,所以要求做得十分纯正,崇尚“全素”。也就是说,既排斥禽蛋,连佛家的“五辛”即大蒜、小蒜、兴蕖(阿魏)、慈葱、 葱,道家的“五荤”,即韭、薤、蒜、胡荽、芸薹,也都在禁用之列。在调料中,绍兴酒、蒜蓉、韭菜花亦荤,禁用。
民间素菜有家常菜和餐馆菜之分,使用的是天然原料,离不开时令果蔬,但餐馆经常“以荤托素”,有仿荤菜、素菜荤作的现象,也有名荤实素的造型菜。厦门民间有“菜姑”、“菜妈”,她们在家里经常烹饪素菜,自己食用外,也用来待客。
南普陀素菜将三者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利于变化菜品款式,美化格局,由以往的宗教规范,转型为健康取向,但还是以寺院全素菜为主打方向,选料广泛多样,口味突出鲜美,工艺讲究美观,可谓博采众长。
素料、素作、素形、素味、素名
五要素是南普陀素菜坚决遵循全素菜调料运用原则,不使用“五辛”、“五荤”和蛋类。制作过程不用动物油,全用植物油,锅鼎专用,不可与荤菜混用。口味以清淡为主,香而不腻。按照佛教和清真教的规矩,素菜需取素名;如用荤名或荤形,佛教徒和回民会有忌讳。
1962年11月24日,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光临南普陀寺品尝素菜。他看了看菜单,便把菜名略加排列,编成有韵律的诗句,一边吃,一边打着拍子,高声吟唱起来:“千层腐皮红醋面筋,腐竹酥蛋碧青,南普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长生果,酸卤菠萝甜炸酥酡,三杯茅台醉得不亦乐乎!”饭后,郭沫若应邀挥毫题诗:
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
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
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
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
郭老把“半月沉江”和“五老如意”两道菜名隐含入诗,寓意深刻,风情浓郁,“五老”还紧扣了寺后的五老峰。
198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先生在“无我厅”品尝了素菜之后,将千层腐皮命名为“千层百叶”。
1981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学者赵朴初在品尝南普陀素菜后,除了写诗外,还为一道菜命名“丝雨菰云”。
虞愚先生1934年任教于厦门大学时,就与寄尘法师合作编著了《厦门南普陀寺志》,并在闽南佛学院兼课。1986年,他从北京回厦时,带着我(时任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首次为12道南普陀素菜命名。这一年,南普陀素菜馆——普照楼落成,虞愚先生亲题楼名,并为楼内各厅室命名,即如意轩、清凉园、延寿厅、天厨阁、印月堂、吉祥居、维摩室、曼陀圃。2000年,普照楼增加4间雅座,命名为莲花苑、梵音榭、净心庐、极乐斋。2008年1月,增加精进舍。虞愚教授还为普照楼录诗撰联,他书写了大诗人、素食家苏东坡的一首诗: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吃鸡豚。
诗中的“芦”指芦根、芦笋,“菔”指萝卜,“芥”指芥菜;何曾(199-278年),是西晋大臣,以生活奢侈,整天吃大鱼大肉出名。诗人问:我吃素菜,与何曾同样吃饱,何苦非吃鸡肉、猪肉不可呢?他还题联:
聚佛国美味,迎八方嘉宾。
多年来,邓小平、李先念、彭真、杨尚昆、乔石以及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新加坡李光耀总理、马耳他共和国芭芭拉总统等120多位政要、名流,前来品尝素菜,都赞不绝口,纷纷留题、留画。
2006年4月7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题:“素菜应亦有禅机,莫以咸淡品骘之。”许嘉璐先生的意思是,素菜隐含禅机,即“机要秘诀”,给人以启示,令人可以见机生解。
南普陀寺实业社的20多位厨师、厨工,烹调了无数名菜。较早的刘宝治是特级厨师,多年主理南普陀素菜,承前启后,既善烹调,又精造型。她传授的学徒,青出于蓝胜于蓝。资深厨师陈建华、庄鸿春、张艺生、程美丽、曾荣耀,主力厨师陈宏旻、张弋、曾爱琴、何杰等都有自己的绝招。
厨师长陈建华1993年获得“高级厨师”称号,每次做菜前,光是锅子就要洗四五遍,更不用说他精割细切、精雕细刻的功夫了。
庄鸿春时时、处处在构思新菜,拿材料比试比试,苦练功夫,用几根金针菇,拨弄成人参模样,又在大块的姜头上,撒上椰丝,做成“雪山”,组合成“踏雪寻参”;受电视风光片启发,他制作了“椰风竹韵”、“鹭岛南音”等菜品。
诗情、景意、禅味、时尚。这八字经是南普陀素菜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发展目标,它建立在上述七个方面的基础之上。南普陀素菜将特定的地域、寺院、景物、人物、民俗、风情、工艺等因素结合起来,继承传统技法,吸纳现代内容,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既符合佛教素食观,又符合科学养生观。
神韵是色、香、味、形的升华和统一。南普陀素菜的每一道菜,都有一个主题,一个四字的雅名或巧名或趣名。如:
梵宫玉笏 二冬白雪 珠圆玉润 松花竹影 彩丝金钮 琼浆玉佩 枫叶莲台 桃源洞府 叠翠连云 五老如意 六味和香 双珍献瑞 蒲花柳絮 嘉禾双穗 金丝琼露 双菇争艳 天涯硕果 绿叶水晶 佛国袈裟 佛手增辉 玉串芬芳 百龄胜果 彩云托月 九品菠萝 如意光轮
我国古代就重视把饮食与养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普陀素菜选用的蔬菜、瓜果、菌类、干货,都考虑其养生保健作用,从中摄取“全价”营养,使素食与养生进入自然融合的境界。
烹调过程对原料营养素是保护、破坏或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南普陀素菜师傅们主要使用水熟法的煮焖、汽熟法的蒸炊、油水混合成熟法的炒爆等基本烹调法,尽量少用烧烤炸煎法,如有,也常取挂糊、上浆、拍粉等技法加以缓冲,所以,精确掌握火候成为他们的特长,以带来众多风味,也带来养生保健效果。
总之,饮食结构要以素为主,以荤为辅,荤素同食,不可偏食,比较合理。正如《黄帝内经》那几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