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22: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璎 洛



书画家李若初

 

  

 

 

深秋的季节,宁德古田县乡野金黄的树叶在高高的树梢银光闪动,湛蓝的天空衬在高低错落、色彩浓淡相宜的群山背后,小桥流水、斜阳老翁点缀其间,典型的中国南方乡村景色如若一卷徐徐展开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册。哦,我顿悟为何中国的山水画以水墨来表现,而不像欧美的油画那样色彩浓艳了。原来和生活环境的风景、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南方的山水朦胧、含蓄、雅秀,恰如苏轼的那首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古田书画家李若初的“学稼楼”的墙壁上看到那幅他亲笔绘画的山水图时,我明白了他为何画得那样美,实乃古田的山水勾人心魄啊,也是作者饱含着对故乡山水的深情厚谊呢。

李若初(1893-1974年),名景沆,号凤林山人,古田杉洋人,先后执教于霞浦、福州等地中学及南平师专、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精书画、工诗词、善篆刻,尤以书法著称。其书法早年学柳公权,行草习二王及怀素,隶书学史晨、礼器二碑;中年后融汇百家,自成风格,各体皆备。真草隶篆样样出色,1960年文化部举办全国书法大展赛,他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狂草中堂一幅名列第六。书画作品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并为日本多家艺术院馆收藏。他的学生李扬强对李若初书法的总结是:“其行草最负盛名,笔势雍容尔雅,不经雕琢而气概自豪;其狂草笔力奇崛,不意经营而意境自华;其隶书,笔锋端庄秀丽,不事铅华而格调自高。”李若初亦以画梅著称于世。他画梅运笔气酣势疾,构图苍劲浑厚,点墨浓淡相宜,形神俱备。

笔者以为,老一辈艺术家最了不起的便是有着赤子之心、朴素的情怀,把中国人的感情真切地表现在了艺术上。提倡艺术家们要传承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这与传统文化中以儒释道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密不可分,而与西方哲学体系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中国经过几千年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美学体系、思想体系,因此扬我中华文化之光,便不可抛弃传统文化之哲学和美学理论

李若初朴素高洁的美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以梅自喻上,诗云:“效颦煮石学元章,生为梅花枉自忙。那得横斜传绝唱,始知画管负春光。”他的尺幅之间诗书画印皆为梅。周哲文为之篆刻“梅花做伴”的印章,可谓人梅联咏相得益彰。这使我想起宋朝文人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宋朝文人雅士推崇佛教的净土信仰,赞颂洁净纯洁,随着洁净习惯又逐渐形成了精神上的洁癖意识。书法家米芾就是嗜洁成癖的代表人物。而溯源便是屈原和“芳洁”并语。这种高洁情怀被寄寓在梅花上,从此中国前赴后继地出现了一群以梅花自喻的文人雅士。陆游是典型人物,他的诸多咏梅诗篇表达了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拒绝世俗污染的脱俗情怀。李若初的言行正是学陆游吧。

我在李若初的梅花诗书画中,感受着他梅花般朴实、坚毅、脱俗的一身傲骨,从而一步步地贴近前世文人的心中,读解他们的审美文化心态。宋代净土宗的哲学思想包含隐逸审美文化。宋朝官府提倡“以文化成天下”,推动了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勃兴。李若初的美学思想中便包含这种隐逸意识。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省政府曾命令其接任古田县长之职,他坚决不肯接受,说:“我宁肯当我的穷教员,而不当一县之长。”他在《八旬杂感》中抒怀:“心禀穷艰度险艰,不曾热附与高攀。”

中国的哲学体系是复杂而庞大的。除了佛教教人思想要清洁,道教的老子也劝导圣人治理政事要削弱民众追逐名利的妄想,使民众没有巧伪奸诈的心智,没有非分妄想的欲求。所以,过去的传统文人才能过人却不追名逐利,坚持自己的朴素人生追求,以狂狷之气恪守为人处世底线。这种哲学体系的美学思想在李若初的言行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他引导更多的人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对待谄媚小人和欺软怕硬的权势人物,他的态度强硬冷漠,曾遇到欺善怕恶的官绅来索求墨宝,其贴身卫兵拔枪威逼,他从容而言:“笔头尖,墨香浓;纸清白,手干净,不为‘枪口’写宏图”。李若初为此曾自刻一枚闲章“一文不值,万文不卖”表明心志,还写了一首诗明志:“结习自深常论画,谋生因拙不言钱。”

对待亲朋好友、乡亲穷人,李若初十分慷慨,几乎有求必应。他育有8个子女,家庭经济负担重,其中只有大儿子和第四个儿子李仕同是知识分子。李仕同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说:“父亲的字很早就远近闻名。经常有农民拿来棕衣、扁担、箩筐甚至粪桶这些农具和家具,请我父亲在上面写字作标记。父亲都是笑脸相迎,随叫随写,没有丝毫不快。对于那些从外地特别是国外慕名而来求墨宝的人,父亲也从不摆架子,都是欣然提笔为客人写上合适对路的书法内容,让客人满意而归。”

他的学生李扬强在他过世20多年后写了一篇《故土文宗李若初三题》的纪念文章,以真切深情、高山仰止的敬仰笔调娓娓道来李若初的诸多故事。他曾于1965年、1968年、1974年先后三次向李若初求字画,李若初都是热情接待,第一次端来大砚和金墨,教他按“8”字形来回细磨墨水,然后换穿布鞋、正襟伫案、悬腕醮笔,欣然为其行书毛泽东《长征》诗四屏条。次日,李若初又为其画梅竹各一幅,分别题诗“教鞭争与梅同发,一县春风妙化裁”和“清节须磨砺,他山石一方”,激励这个晚辈老乡从师、做人之道。第二次见面,隶书一幅勉励他。第三年他受人嘱托求楷、草、隶、篆四体字帖,82岁高龄的老人黯然神伤、长吁短叹地谈及在“文化大革命”挨批斗时,把两大册小楷抄正的诗稿,暗托亲戚保藏,竟被拆开来,作为包封糟菜瓮头之用!最后,李若初拿出一盒珍藏的32枚印鉴,让他在宣纸上一一复印,并亲题:“凤林老人印存”。

李若初的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和他接触过的所有人。他的学生余纲著文说:“由于仰慕先生大名,又经常在裱褙店欣赏到先生赠人的书画作品,我和一些爱好书画的同学课余曾去拜访先生。他平时看似比较严肃,不苟言笑,接近之后,才觉得他平易近人,关爱学生。学生中的爱好者向他求书时,凡有所请,无不慨然应允,而且只要有空,就当即挥毫,顷刻立就,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张之素壁,只见烟云满纸,气象万千,令人赏心悦目。”

由人及字,我对李若初的诗画、书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李仕杰老人站在风中、学稼楼中攀谈时,内心沸腾着热血。 学稼楼历经沧桑早已破败。我仔细地审视了学稼楼里遗留的李若初的墨宝,发现还有几幅用红色纸张写的对联贴在屋内的支柱上,虽然字迹略微模糊,却明显是李若初的风格。由于仓促拜访李若初的故居及后人,当地所存的资料亦有限,仅就所了解的情况综合看来,李若初的书法传世的已不多,十分珍稀。

李仕杰指着楼门口的两个廊柱感慨道:“我父亲在世时是很努力的。原来这楼前都是田,站在这里看房子四周的风景,父亲便写了一副对联。”据说李若初才思敏捷,为人作画必系以诗,出口成诵。可惜其诗文几乎毁尽,现有的资料中也未查到这对联。当李仕杰谈起这些事时,流淌在他眼底的泪河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觉得父亲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对乡亲、对学子的好,让他在村里感受到做他孩子的“骄傲”。可惜,李仕杰遗憾道:“我以为父亲在,随时都能写,没想到有人以为他当老师、写字很富裕,半夜来盗窃,最后竟杀人灭口。如果他真的有钱也好,可他连一些值钱的字画也没有留下。”

他记忆中父亲只有寒暑假才在家里,每每在家,总是恪守着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在孩子看来是很顽固的,比如三哥参演闽剧,父亲不许去。其实父亲并非不喜欢闽剧,他也曾写过闽剧剧本送到福州请专家点评。父亲念诗时也像唱戏一般。但父亲为何不肯三哥出门排戏呢?笔者以为,这和李若初的洁癖思想(完美主义)有关。李仕杰说父亲教育他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有一回他要父亲解释“瓜田李下”,父亲“啰啰嗦嗦”地解释了一大堆,他觉得实在太过复杂深奥,只好放弃,但对父亲深厚的学问、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若初的洁癖也表现在生活习惯上。他虽然很少在家,但是只要在家,家里定是非常整洁。每天早上起来,他固定要擦洗身体,然后散步、喝茶、吃饭,再习书作画。写字作画时若穿宽袖的短褂,为了不弄脏衣服,必要家人为他牵袖子。李仕杰说他从不给父亲牵袖子,因为洁癖又严肃的父亲要求很高,他怕做不好被骂。

品字画是品人品、品文化。李若初不仅自己对待艺术十分认真、虔诚,也力勉学习者不可满足“锄头字”和“生意字”,要下苦功学艺。但如今很多书法家喜欢写奇怪的字,生怕别人看懂他的字,更怕白写了字,书法价格便下跌了。李若初则不同,他的义女胡芬芳侨居海外,代朋友酬以重金求字画,他不喜拿艺术做生意而谢绝。

李若初的“文化”书画,让我更加明白中国艺术家需传承中国朴素高洁的哲学观,让中国的书画回归艺术,远离商业。即使从“重利”角度看,李若初的哲学观、美学思想也使得他的书法一字千金,使他的字和精神一样永垂不朽。

本文原载于《走进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