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23:4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许寿辉



“半亩方塘”: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许寿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让人一读再读,其背后又蕴藏着什么样的往事与趣事?史海钩沉,千年尘封的故事往往充满传奇,而传奇是需要寻找的,追寻朱子的脚步,感悟理学思想的力量,视角亦应是多维的,诚如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言:“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基于朱子理学是一个学思践悟,不断发展过程的逻辑考量,相向而释,亦当有源流、诞生的时空,一个由表及里读懂、读通到读活的过程!长安罗马,殊途同归,如果用“另一只眼”来解读《观书有感》这首诗,或许打开的是“另一扇窗”,一种别样意蕴的传奇一一

这首诗学界普遍认为,是1166年朱子37岁,确立“主敬”涵养办法,实现“丙戍之悟”后的体会。诗借景明志,既指读书法,又喻修养功夫,写在给学生许升的信中(《文公集》之“答许顺之”),通篇未提一个书字,却字字都是读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学造诣很深。时光荏苒起波澜,和光同尘看今朝,诗中方塘的地理所在,似乎比诗意更为复杂,但凡朱子到过的书院,只要门前有一池塘水,便有当地学者撰文,言之凿凿,认定就是朱子笔下那口神奇的“半亩方塘”,如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福建尤溪和武夷山,甚至说是莆田黄石镇的国清塘,文中的演绎也是旁征博引,不失有趣!然细品之,多属天上“浮云”和地上“浮萍”的推测,真正有据可查,经得起推敲的是《建阳县志》:“绍熙二年(1191),朱子凿方塘半亩,构亭其上,而额之于此”的记载,嘉靖版的《建阳县志》则言之更细:“天光云影亭在考亭书院之西,文公故居门外,绍熙三年壬子朱文公所构,手书四字揭于门楣”……可惜的是,1966年建阳在西门电站建成时,刻有“考亭书院”的石坊随之迁至现在的玉尺山下,而这口诗意盎然的方塘,却永远淹没在水库之中。

历史,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让历史名人“活”起来,是现代城市的经营攻略,彼此之争,亦属正常,但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半亩方塘”有与无,在哪?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人的“元”意与诗的深刻蕴意及其当代启示!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决非“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方塘诗”之魅力,全然在于其无边诗趣与无限哲思,以此逻辑,去探究该诗的创作时间及其背景,或许更加客观,也更有意义。芸芸众说,就有一种观点认为,该诗是朱子67岁“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州”(《水调歌头》一阙)的人生感悟,理由有三:一是在朝46天的背景,1194年,经大臣赵汝愚力荐,一代宗儒果真应了辛弃疾“山中有客帝王师”的良愿,从考亭入朝,成了宁宗赵扩的帝王师。但性格耿直的朱子,为感召新君,实施新政,滔滔不绝,甚至直接批评了宁宗,故讲了7节课后,便被逐出朝廷,朱子是带着挫败感回到考亭的……二是该诗先行问世是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早出现是1196朱子应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江西南城上塘乡蛤蟆窝村讲学,在为吴氏兄弟创办社仓撰写的《社仓记》中。朱子借景抒怀,赞美该村崇尚教育之风,朱子离开后,村民议定将村名改为源头村,沿用至今,上塘乡亦曾一度改名“活水乡”,以纪念朱熹,我的出生地建阳潭城镇溪源村及“屏山书院”所在小源村的取名,亦如出一辙。前两句则很可能是后来朱子的学生,在整理《文公集》时加上去的,或许是弟子许升本人,或许是发出“巍巍文公,宋之夫子;翼翼考亭,建之阙里”赞叹的建阳知县、宋末文坛领袖“江湖派”诗人、后官至工部尚书的刘克庄,为朱子理学解除“党禁”,他居功至伟;三是朱熹“元晦”一生的真实写照。朱子老师刘屏山感到“熹”,火字托底,过于明亮,故为其取字“元晦”曰:“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要他不断反躬,纯净内心,永葆至善本性。朱子自谦“仲晦”,其一生可谓是“元晦”精神之路的一生,做官不如做学问的一生,他可以做到吾道付沧洲,却无法真正永弃人间事。朱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为自己书屋起名“燕居室”,但他心心念念的,始终是室内悬挂着的联语:“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

话说回到考亭的朱子,一天,端坐伫立于“半亩方塘”之上的“天光云影亭”,但见夕阳西下,塘水波光潋滟,他思绪万千,想想自己“仕宦9载,立朝46天”的种种不顺与不测,那一道道呈给皇帝的、“催命符”式的弹劾奏章,也许,还包括在浙东提举任上,与唐仲友斗法引发的营妓严蕊“未遂风流案”,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记载的“墓碑归宿案”等……于是,想明白了的朱子,以塘为镜,镜开照物,这首“方塘诗”便应孕而生。吾辈对朱子崇敬有加,毫无污名、贬义之意,一切都是基于“每个圣人都有过去”的逻辑考量!因为,“一个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个没有实践过,经历过很多事情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深刻内涵诗句的!至于野史的质疑,想表明的是,理学诞生,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的过程,野史也是史,且不是江湖野史,而是有流传文本为依据,同时,正史出自官方,元明清三朝理学已是正统思想、官方哲学,就像在建阳书坊,朱子为稻粱谋,边创办同文书院,边印书卖书,而《宋史》均未提及的现象一样,大儒从商不值得记录,有损圣人形象自然也是要被过滤掉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观书有感》朱子观的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书,而是案牍,细品慢读,一份办错案之后的“自我检讨”或是“经验总结”,便会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半亩方塘一鉴开”:“方塘”喻指一页之书,“一鉴开”,朱子再传弟子熊大刚(建阳人)解读为“……状吾心之体也”,指翻后的启示:即翻过一片片的案牍,深感池塘虽小(仅半亩),却藏有天地风云;案件无大小,案中有乾坤。办案,办的是别人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人生。

“天光云影共徘徊”:澄澈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飘忽的白云,写得极其生动形象,此时,作者明显是要跳出池塘,画面唯美,但画中有“话”:水面上的景致是天光还是云影,朱子已无法分辨清楚,看到的仿佛是自己那些是似而非的案牍……所谓“徘徊”,乃纠结与忐忑也,所以,从风起云涌的朝廷回到水波平静的考亭,朱子思来想去,感慨万千。

“问渠那得清如许”:“清如许”是指池水怎样才能始终保持清澈?“渠”是个代词,喻指清风徐来,池中溅起的阵阵涟漪就是一个个问号,直击心灵,在不断追问着为什么会错……是英雄血性之冲动,还是儿女情长之困绕?“那得”是指实现的路径与方法在哪?展示的是作者苦苦追求真理的一种状态。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困于心,衡于虑”,抬头远望,终于从方塘远处找到了“活水”的源头,也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自己嫉恶如仇的性格,导致“于臆断也”,犯了主观先入的错误,遂在源头开出一口清冽的泉井,井拦上题写“汲古”二字(后废),寓意:既要汲取古人的智慧,更要从过往中汲取教训!诚如清代名臣伊秉绶一句诗言:“也知判牍心如水”,朱子对孔子治学“绝四”主张的诠释也是法意满满:“毋意”,意,“臆”也,不主观揣测,要让证据说话;“毋必”,不绝对化看待事物,要有多元思维;“毋固”,不拘泥固执,要能开拓视野;“毋我”,不自以为是,要听取不同意见。

有人说,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留白”,让人可以随心、随情、随性、随景、随梦,自由自在去看、去读、去想、去参悟,难免有一些文化碰撞、磨合,亦当容忍“方塘诗”所蕴含无形的深刻意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不同的解读,不会贬损朱子,衬托出的恰恰是朱子晚年勇于面对错误这种凡人的伟大,与朱子集超凡智慧与阳光性情于一身的伟大学者形象也是一脉相承的!法学思想文学表达,朱子把失败的话题,枯燥的问题和艰深的道理转化为优美的诗篇而流芳天下,这便是圣人!

物之所在,道则载焉,人,是第一要素,道以化人。“半亩方塘”是诗人心中的意象,但到了考亭,朱子将心中的这口方塘实体化了,更赋于了她的神奇!而今,不见半亩方塘,展现一片汪洋,“考亭湖”俨然就是一口与时俱进的“方塘”……由此,推定该诗为朱子晚年力作,而非其早期作品亦顺理成章,同理,半亩方塘今安在,是乎也找到了“她”的归宿,但已经不重要了,“她”不仅是建阳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当然,本文仅为一己之见,因为,历史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评功摆好的,历史的讲述者,从来都是讲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故事,只有心相,没有真象,我也不例外!正如明代建阳诗人王庆的一首和诗一一

云影天光冥复开,旧时人物几徘徊;

至今惟有源头水,流出方塘半亩来。

同为故乡人,又是法律人的我,张开思想“雷达”,狗尾续貂,亦凑合“和”上一首:

方塘半亩涌千樯,法意无垠梦未央;

源头正本流清水,自在公明照我来。

远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不只是朱子,但是,建阳确实因为有了朱子,这座城市才注入更多的“人文”基因,而有了传承,有了人文荟萃、文风澎湃的高光历史。建盏建本,书坊书肆,一表一里,钟灵毓秀,更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厚而别样的底蕴,朱熹与宋慈领衔的一代代潭阳骄子,他们在与天地对话,与圣贤交流,与世俗较劲,与艰辛拔河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人生智慧、英雄血性和儿女情长,无疑是一个个传奇而隽永的故事!承载历史,挖掘、传承、演绎好传奇故事,让它传得开、传得好、传得远,成为聚才、聚智、聚力,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引擎,这是每个潭阳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最是期待的是沉浸于水库之中的“半亩方塘”,静水流深,赓续传奇,以博大精神,汇聚成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可喜的是,今日建阳早已洞穿时光,一批又一批跨越时空、见贤思齐的追随者,在踔厉奋楫,努力奔跑着……古有书院林立,今有书舍比邻,遍及巷南巷北的“书舍”,便是一道道“书香建阳”的靓丽风景!

此时此刻,走在潭城深处,我思绪翩跹……

本文原载于”强国号发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