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李白的文化之旅
其中让我感动与难忘的,恐怕要算司马迁和李白的文化之旅了。
司马迁:文化之旅是《史记》的源头活水
提到司马迁,人们立即会想起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说“太史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硫宕,颇有奇气”。指出《史记》有一种气势恢宏,奇丽感人的色彩和情调,而这种风格的源泉之一,便是“周览四海”,“交游紊俊”。
司马迁的漫游,不是即兴式的消闲娱乐,而是有自觉的目的性。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资深的官方史学家,长期担任太史令。他深感作《春秋》的孔子死后四百多年,到汉初四海统一,很有必要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可是他没有来得及做这件事,便去世了。临终嘱咐司马迁子承父业,实现遗愿。这个家世背景,说明司马迁的旅游,是把历史著作建立在足够的书面资料和亲见、亲闻、亲历的历史事件考察访问的基础之上。
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把司马迁的行踪大致概述如下:司马迁20岁从京师长安起程,到长沙,访问了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想见屈原的为人,再从长沙溯沅江,考察了传说中帝舜南巡,死葬于此的九嶷山以及潇湘二妃凄美的故事。再沿长江东南行登会稽(在今浙江绍兴),传说大禹治水在这里会诸侯记功,司马迁再渡长江北上到淮阴,从父老口中,听到不少关于韩信的动人事迹。而后过淮水,到达春秋时鲁国都城曲阜,参观了孔子的陵墓、庙堂、车服、礼器,亲见孔子遗风影响下,儒生习礼的文明礼教,感叹说:天下君王贤人多的是,活着荣耀显赫,死后销声匿迹。孔子以一介布衣,学说留传十几代,为世人尊奉,从天子诸侯起,谈古代文化,都要参照孔子思想作标准,孔夫子可谓至高无上的圣人了。这次游历,司马迁还着重考察了楚汉对峙的必争之地,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汉高祖刘邦、丞相萧何、曹参起义之地的沛县,信陵君魏无忌策划抗秦救赵的魏国都城大梁,绕了一大圈,回到长安。
时隔十多年,汉武帝派司马迁到巴蜀、南越(今川、滇)等西南地区视察,慰问。以后司马迁随从汉武帝到山东泰山举行拜祭天地的封禅礼,还巡行碣石(今河北昌黎县)、辽西(今辽宁义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行程一万八千里,有机会放眼长城内外,领略北国风光。
司马迁漫长辽阔的游历,是壮举,也是创举,对于司马迁历史观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司马迁的漫游阅历,接触百姓,他的思想感情与人民是相通的。他又发扬了前辈史官不惜杀身、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这些因素体现在《史记》的一个最大特点,便是严肃地忠实于客观事实,亦即“实录”,“不虚美,不隐恶”。写刘邦,既不抹杀他结束楚汉相争,建立统一国家的作用;也敢于揭簇他虚伪、狡诈、无赖的嘴脸。《今上本纪》写活着的,司马迁天天面对的汉武帝,伴君如伴虎,批逆鳞,弄不好是要杀头的。司马迁就因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惹怒了的汉武帝处以腐刑,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和痛苦。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手软,依然秉笔直书。《酷吏列传》写了10个残暴的恶官,全出在汉朝,其中9个是汉武帝任用的。这些酷吏“执法”,完全看汉武帝眼色行事,以致有的地方,一日“竟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有的地方,大举屠杀,“流血十余里”。对这些屠夫,汉武帝的态度却是“上以为能”亲信倚重。
与刘邦、刘彻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对这位英雄的悲剧,司马迁倾注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他写项羽,并不回避项羽政治上短见。刚愎自用,杀降屠城等等,甚至批判他只懂武力打天下,而且至死不悟,说什么“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但主要的,司马迁着力刻画了项刘的讲道德、重感情的人格魁力。例如“鸿门宴”,其时项刘兵力对比悬殊,项羽要除掉刘邦易如反掌。他的智囊范增布置“项庄舞剑”,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可是项羽“默然不应”任其脱身。这种明人不做暗事的磊落气概,司马迁是欣赏的。及至“垓下之围”,项羽“四面楚歌”危在旦夕,好心的乌江亭长驾船等候,劝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如果换了刘邦,巴不得跳上船去。但项羽宁肯尊严的死,决不屈辱苟活。他谢绝了亭长,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独愧于心乎!”从容赴死前,项羽诀别深爱的美人与战马,流露了高贵的人性美与人情味。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铁汉,泪流满面地唱起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歌。他把伴他出生入死的战马送给了乌江亭长。在人生的最后一幕,人们看到的似乎不是曾经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而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完美的殉情殉道者。
司马迁漫游各地。广泛接触了游侠、刺客、策士、隐士、医生、商贩、卜者等等底层社会的平民百姓,写出了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如《游侠列传》,司马迁盛赞朱家、郭解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既以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不伐其德。”这就是说,游侠很讲义气,很有道德,很讲诚信。他的扶危救困,打抱不平,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类似这样的“小人物”司马迁很注意发掘。把他们和帝王将相一起写进了历史。可以设想,只记帝王将相,而没有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众多“小人物”,历史将会变得苍白。就这个意义说,司马迁站在了他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峰。
司马迁深入民间的游历,在与各地父老兄弟的沟通中,收集了广泛流传于社会生活中的谚语、俗语、歌谣,这些活的口头语言,往往凝结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包含着某些哲理,因而富有表现力和启发性。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令智昏”;“以权利合者,利尽而交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等等。司马迁运用语言,力避古奥艰涩,注意畅晓明白,刻画人物的语言则吻合其性格,闻其声而如其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经过司马迁的精心锤炼提升到了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的新水平,成为后世文史创作的典范。
李白:“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向名山游。”
司马迁的游历,带有任务目的,是求真的,现实主义的;李白则是自由自在,是审美的,浪漫主义的。
李白的青少年在四川故乡度过,曾刻苦攻读诸子百家等古代典籍,有很好的文化修养。他兴趣广泛,精剑术,善弹琴,诗酒放歌,高谈雄辩,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英豪之士。李白的思想相当复杂。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又欣赏老庄清静无为,遗世独立,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俗、礼教;甚至流露人生如为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他的主导思想,乃是积极入世。他志存高远,以当世之务自负。“想一举而至卿相”,“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25岁时他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已经确立,渴望到祖国的广阔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多年来倘佯于巴山蜀水培养起来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也驱使他到祖国各地观光览胜。
李白离蜀之后,游踪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漫游生活的内容也多样驳杂,有求仙访道,仗义行侠,登临山水,诗文交友,还有相当长时间为了施展才干,追求理想的努力,等等。这里,着重说说登临山水、诗文会友,追求理想这三个方面。
登临山水。李白“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向名山游”。李白对大自然具有十分敏锐的审美眼光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才华。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以“五岳为辞锋,四海为胸臆”,山水名胜成了李白毕生的欣赏对象和歌咏主题。李白眼中和笔下的大自然,倾注了诗人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活的个性。李白写长江,是秀丽、壮阔、平静、温和的。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黄河却是一泻千里,奔腾怒吼,风涛险峻。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
李白写山水,不作肖像式的客观描摹,往往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极尽夸张幻想之能事。李白一生未到过剑阁,全凭传说、神话、想象写出了让人惊心动魄的诗《蜀道难》,留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绝唱。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以“梦游”,驰骋想象,突出了“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触天之高。
李白登临山水,把客观对象人格化,仿佛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又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写景诗,有一个频频出现的艺术形象:明月。对于李白来说,明月是皎洁率真的象征。他自己字太白,他的妹妹叫月圆,他的孩子叫明月奴,叫玻璃。他的诗说:“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正因为他厌恶现实的污浊和庸俗,向往纯洁清新,才对明月有那么多深情的赞颂。据王定保《唐挂言》记载:“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个传说于史实无据,但民间广为流传,采石矶还因此筑了一个“捉月台”。说明人民群众对诗人皎洁率真的浪漫情怀是认同的,欣赏的。
诗文会友。李白游历各地,喜欢结交朋友。诗人出身富商,青年时,“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散金三十余万”而毫不吝惜。他的重义气,好交友,是出了名的。
李白暮年,贫穷潦倒,和劳动人民接触渐多,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他所珍贵的纯朴友情。他的诗写道:“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他对权贵官吏是“致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任华:《杂言寄李白》)。但在田家仅仅受到菰米饭这样简朴的招待,却为农妇的辛勤劳作和诚朴感情而由衷愧疚了。在安徽宜城,李白写了《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深深地悼念这位善酿故人的逝去。李白写诗赠给泾县的一个农民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诗里,流露的是尊重和好感。
李白和贺知章、崔宗之等人,在长安常一起饮酒吟诗,高谈阔论,时人称为“酒中八仙”。80多岁的贺知章,十分赞赏后辈李白,说他是“天上谪仙人”,还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给李白换酒吃。李白游洛阳时,见到了杜甫。他们的友谊亲密无间。李白与杜甫一起游览了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之后,在曲阜的石门分别了。李白依依惜别地赠诗杜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可惜这一别,人各天涯,他们只能在各自的诗歌里,寄托思念之情。杜甫得知李白从永王李璘事获罪流放夜郎的消息后,更加思念和同情,写《梦李白二首》说:“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对李白的遭遇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最后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他叹息李白的怀才不遇,遭际坎坷;但对李白可以有“千秋万岁名”的历史地位深信不疑。
追求理想。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大丈夫有四方之志”,他自比管仲、诸葛亮、谢安那样的贤臣良相。其实,李白的理想只是一种很不现实的空想。他做的努力只是写信给地方高级行政长官,表明才志,请求援引。例如《与韩荆州书》说:“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希望韩荆君能像战国的平原君识拔毛遂那样,使他“脱颖而出”,“扬眉吐气,青云直上”。李白的努力没有得到回应。但多年的游历活动和诗歌创作,李白已经有了很高的声誉,传到京师,引起唐玄宗的青睐,接连三道诏书,宣李白进京。李白当然志得意满、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著鞭跨马”,奔向长安了。
初进宫廷,李白受到了隆重的礼遇,据说唐玄宗亲自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李阳冰:《草堂集序》)然而唐玄宗并不真想重用李白,只是让他供奉翰林,做一个点缀升平,吟诗作赋,娱乐宫廷的御用文人。(下转第13页)(上接第46页)而李白生就一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自然感到不得志。之后,由于一些权贵忌恨李白,纷纷向唐玄宗进谗言,弄得唐玄宗很不高兴,便疏远冷淡了李白。敏感的李白很快察觉,写诗说“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而自己将坚持高洁的操守,决不同流合污。
长安三年的漫游,李白长期追求的理想破灭了。他“彷徨宫阙下,叹息光阴逝”,在长安再也呆不下去,决然上疏,主动请离。唐玄宗以李白“非廊庙器(不是国家栋梁之材),优诏罢遗之”,顺水推舟,把李白逐出长安。
离京之后,李白继续进行他诗酒会友、登临山水的文化之旅。尽管理想难以实现,但爱国爱民之志未泯,一有机会。便踊跃奋起。57岁的李白还自豪地写诗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参加永王李璘起兵。直到61岁的垂暮之年,听说唐太尉李光弼领百万大军抗胡,立即主动请缨,赶赴前线,中途病还。只过了一年多,他就病死在安徽当涂县,逝世前写《临终歌》:“大鹏飞兮很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慨叹心雄万夫、壮志难酬的无奈”,自信流风余韵将会影响千秋万代。伟大诗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璀璨浪漫的文化之旅也黯然画上了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