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书院藏深山
施晓宇
芒种时节,我造访了藏在闽东大山深处的凌云书院。唐代大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寻访位于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山后村坑兜村的凌云书院时,我的感受与贾岛很相似。从县城出发,小车就一直往大山深处钻。到25千米外的犀溪镇,车子继续驶向大山腹地。到距离镇政府14千米远的山后村时,轻车熟路的郑师傅把方向盘向左一打,车子离开水泥公路,又颠簸了一段1.5千米长的乡间土路,这才到达坑兜村。坑兜村乃山后村的一个自然村。这是藏身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小古村落——全村180人,今有97人,实际只剩20个人还住在村里。
在坑兜村委会副主任孙克友带领下,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我穿过一个古色古香青藤缠绕的石拱门,步入村西头的凌云书院。迎面是一个袖珍的庭院,一地的落英缤纷——抬头看见一株梧桐树上繁花似锦,仿佛提醒后人——这里曾经有学子莘莘, 书声琅琅。迈进书院大门之际,我看见一副门联,俨然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联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原以为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凌云书院是一座古意盎然的破落学馆,万万没想到,我眼前的凌云书院却是一座新近落成的崭新书院。见我一脸的疑惑,孙克友告诉说,凌云书院是他生于清道光乙酉年的高祖孙承模(1825年7月27日至1891年10月19日)所建,孙克友以及站在一旁的弟弟孙克爱都是孙承模的五世孙。照此推算,孙克友和孙克爱的爷爷孙振聪则是孙承模的孙子。孙克友翻开保存完好的《四修富春郡坑兜房孙氏族谱》,向我说明他们家族的来龙去脉,由此也翻开了坑兜村孙氏家族的家族史。
坑兜村(原文溪村)的村民都姓孙,祖先从山西太原府南迁龙泉县(今浙江省龙泉市)定居,再迁来犀溪乡(今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定居。大约900年前,兄弟间长大分家,孙氏老大一家从武溪村继续迁出。孙克友讲了一个孙家代代相传的故事。孙氏老大说,要搬家就要搬得更远一点,免得喝老二一家人的洗脚水。于是一家人一路向东,走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 不小心把铁锅摔破了。老大看见这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鱼翔浅底,资源丰富,又靠近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距离与泰顺县最近的村庄仅有6千米。老大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遂就地安居——这就是文溪村(今坑兜村),也是当今坑兜村民说话口音接近浙南泰顺方言的缘由。巧得很,就在我造访凌云书院的前一天,《福建日报》发表《寿宁坑兜:灵秀古村藏“凌云书院”》一文,印证了灵山秀水的坑兜村的传说。
现在要说到凌云书院的由来了。孙氏老大一家搬迁到文溪村后,先是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后来孙家又就地取材,办起了造纸场和染料厂,家财日益激增,单单田租一项就收入28000银元——被称为“寿宁东门第一户”。于是,有文化的后代孙承模(字文范)富而重文,在1881年于文溪村(今坑兜村)西头空地建起了凌云书塾。取名“凌云”,师出有名。《汉书·扬雄传》记载:“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这说的是:之前汉武帝喜好神仙方术之说, 所以司马相如做《大人赋》,想用文章来劝谏他。结果汉武帝反而飘飘然有游于天地之间,驰骋白云之巅的得意感觉。这就是成语凌云之志的出处,继而有了青云之志、鸿鹄之志、凌霄之志的同义成语产生。孙承模老先生的良苦用心,不言自明。
为了办好凌云书塾,孙承模不惜重金,就近聘请浙南泰顺县的名人为师,培养村中孙氏的子孙后代,读书识字。渐渐的,凌云书塾名声传播出去,遂扩大招生,先后又招收来周边村庄,还有泰顺县的学生,教育成绩斐然。经统计,由凌云书塾培养的学生,有六人在省试中考取秀才——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生,自然而然的,凌云书塾更加声名远播。于是,在此基础上,凌云书塾扩大为凌云书院。
凌云书院(龚健 摄)
说起手头十分珍贵的《四修富春郡坑兜房孙氏族谱》,孙克友透露了一个秘密。十年“文革”期间,造反派“破四旧”,把《四修富春郡坑兜房孙氏族谱》给搜走了,随时可能被烧毁。是孙克友和孙克爱的父亲孙大岩(1941年2月20日——2012年11月23日)冒着生命危险,和堂兄一起将宝贵的孙氏族谱偷回家来,挖坑埋到地下保存。因为孙大岩认为,《四修富春郡坑兜房孙氏族谱》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族谱,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才有了今天关于凌云书塾和凌云书院以及家族传承的准确记载。可惜因为日晒雨淋,学生又到外地上学去了,后来废弃不用的凌云书院慢慢倒塌损毁了。1974年出生的孙克友和1977年出生的孙克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俩在泰顺等地经商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决定一起出资,在坑兜村原址重建由高祖孙承模创办的凌云书院,赓续同样由祖宗留传下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019年8月,凌云书院正式开工重建。 2021年3月14日,凌云书院举行了初建竣工的揭牌仪式。2021年12月,用地1200平方米、总投资320多万元的凌云书院全部建成。孙克友还表示,将马上投资把通向山后村的1.5千米村级土路改建成水泥路,让村民的出行更加方便。
在凌云书院的大门口,我看见一株200多年树龄、高大笔直的红豆杉。孙克友指向隔着潺潺流水的小溪和郁郁葱葱的山垄田对面山头说,那里还有一株树龄将近千年、三人合抱不过来的更加高大笔直的柳杉以及一株无比稀有的树龄超过千年的红豆杉。我认为这极具象征意义,见证141年历史风云的凌云书院真乃一块传承中国文化的风水宝地。前面我提到《福建日报》上的那一篇文章写道:“村中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绪七年的‘凌云书塾’, 培养了众多人才。返乡青年孙克友决定依托原有的书塾文化,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重建‘凌云书院’,以新型农耕文化为载体,通过乡村自然生态旅游开发,打造特有的儒家孝贤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用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休闲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就业增收致富。”中午时分,我告别凌云书院和坚守坑兜村、执着于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的孙克友和孙克爱兄弟,挥一挥手,不带走雨后山间的一片云彩。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