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10: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钟巨藩 袁洪斌 赖登榕

 

守望文化  德艺双馨

——记闽西客家音乐家袁洪亮

钟巨藩 袁洪斌 赖登榕

袁洪亮作品集.jpg

袁洪亮作品集

 

2016年5月7日晩,上杭人民会堂举行的音乐会,以交响乐的形式演奏由袁洪亮作曲的《年年好,节节高》《史碑鉴》《同志哥,同志嫂》《古邑杭川尽朝晖》《古田会议放光芒》等13首歌曲,赢得观众掌声阵阵。

上杭县白砂镇位于上杭县的中心区域。明朝初年,木偶戏(又称傀儡戏)从浙江杭州传到这里,和当地的客家文化相融合后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木偶戏。 2007年,白砂镇获得“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客家木偶戏)”的称号。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客家木偶戏)。”2011年,白砂傀儡戏民俗活动“田公帅信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袁洪亮,1947年8月出生于上杭县白砂镇。在这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土地上成长。1960年夏,考进龙岩专区汉剧学校音乐专业,学习闽西汉剧音乐;1965年毕业后分配龙岩专区汉剧团。1969年冬,剧团解散后回到家乡务农。农忙之余,他不忘老本行,搜集红色歌谣,整理红色山歌的曲调。1971年5月,袁洪亮进入上杭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始学习音乐创作。1973年,他初试锋芒,为歌剧《金瓯曲》谱曲,引起省专业剧团的重视。1974年,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这期间,他勤学苦练,为《杜泉山》《警钟长鸣》等多部歌剧谱曲,还创作《我为你骄傲——闽西》《古田会议放光芒》《光辉的历程》等多部组歌(合唱)及各种体裁的歌曲100多首。1978年,上杭县汉剧团复办,袁洪亮从宣传队调入汉剧团。在新的起点上,他全身心投入剧本的音乐创作。先后为60多个汉剧(传统剧、现代剧)设计、谱曲,为《月到中秋》《走出围屋》《定光佛缘》和与人合作的《俏俏嫂》《血色杜鹃》《史碑鉴》等剧目创作音乐,并获设计奖。

袁洪亮音乐研讨会.jpg

袁洪亮音乐研讨会

频频获奖的袁洪亮,婉辞地区和省里的工作调动,表示:“我要留在上杭,就是要发掘、留住乡土文化,实现自己的音乐梦。”为此,背起“三用机”数十次深入上杭乡镇,走访民间艺人,选择较有代表性或具有特色的音乐进行记谱、记词整理,先后编印《上杭民间歌曲选》《上杭木偶戏音乐集成》《上杭民间音乐资料》《上杭民间器乐——五音鼓乐》等资料,把那些已成绝响的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他编辑成《留住乡韵》一书,2015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79年开始,袁洪亮参加全国文化集成志书的编写工作,留心收集、记录、整理上杭木偶戏、闽西汉剧音乐、民间鼓乐、民间歌曲、山歌和曲艺的各种艺术资料,录制音响,撰写介绍各种乐种的研究论文及各集成志书相关条目的释文,分别收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并于2001年获“优秀编审奖”。

为保护、传承优秀的闽西音乐文化,袁洪亮十分注重从传承中创新,从生活中感悟,从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从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把握文艺创作的方向,从文艺作品中去弘扬传播正能量。他创作了多部歌剧,近百首各种题材的歌曲,数十台闽西汉剧的音乐设计,编著了《留住乡韵》等著作,留下了丰厚传统文化史料。鉴于他的奉献精神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共上杭县委、上杭县人民政府和龙岩市文化部门授予他“守望文化 德艺双馨”称号,颁发了匾牌。福建省音乐协会、北京中视联媒文化传播中心也向他表示祝贺。他还是福建省音乐协会会员,曾担任上杭县文化局副局长,系上杭县政协第四、第五、第七届委员。

袁洪亮作品演唱会.jpg

袁洪亮作品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