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文化概论”专题·
4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渊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指引全球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具有前瞻性。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古代的“世界大同”思想;二是哲学语境下的“共同体”思想。“世界大同”是贯穿我国 5000 多年文明史的古老理念,本质上是倡导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世界观,这是中国人民对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智慧认识和思想贡献。古往今来关于“大同”的思想,都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一、“世界大同”理想的提出
《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在,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思想认为的太平盛世和理想社会,所以“世界大同”是先秦儒家首先提出的社会理想,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体现,也是儒家淑世情怀的生动表露。“世界大同”思想被喻为中华民族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大同社会”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所勾画的“世界大同”远景,在汉代以后的传统社会里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学者纷纷进行阐述和演绎,描述各自关于“世界大同”社会内容的理解。
其实诸子百家的理念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世界大同”社会理想并不相同,孔子描绘的社会前景是人民平等、幸福祥和的群体社会景象,男女各享其家庭幸福,社会由贤明者管理,“各尽所能”,统一分配成果。尽管这一“愿景”本身还有缺陷,但就其所涉及问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应该是进步的,是前无古人的。
二、“世界大同”思想的演变
从春秋晚期到秦汉之际,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救世主张和理想社会的设计,如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构想,儒家的“大同”理想。这三种理想是当时社会思想的主要代表。
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包括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君主和平民并耕;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之间实行等价交换,没有商业欺诈。这实质上是小农经济生活的理想化。
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把人们分成许多互相隔绝的“小国”,人们都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废弃文字,满足于简陋低下的生活,同外部世界断绝联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实际上是社会历史倒退的幻想。
儒家“大同”理想的核心观点是“天下为公”“四海一家”,其出发点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讲信修睦”的道德观等。
儒家的“大同”理想,没有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人人为社会劳动,老弱病残受到照顾,老人儿童由社会供养,由群众推选优秀管理者,没有特权和世袭,社会秩序安定,互相“讲信修睦”,没有战争和欺诈阴谋。这显然大大超越了农家、道家从个人、小家庭出发的幽居独处、不关世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理想。
上述三种类型的“大同”理想,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儒家的大同理想,由于比农家、道家的理想更实际、更完满,也更美好,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儒家大同理想是在《礼运》篇中提出,产生于秦汉之际或汉初。此后至清代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一直停留在封建主义阶段,没有形成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因而沿袭着儒家大同类型的理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社会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新兴的社会力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资源,将儒家的大同理想与西方传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理想,如康有为和孙中山的两种大同理想。
康有为曾著《大同书》,提出“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大同之世”理想。他设想在大同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没有等级,全世界统一于一个“公政府”之下,没有战争,国界消灭;男女平等,家庭消灭。
孙中山规划的社会图景是:全国各族自由、平等、博爱,土地国有,私有制仍然存在,资本家和劳动者两个阶级继续存在,人们生活普遍改善;国家举办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公共福利事业,供公民享用。
孙中山楷书节录《礼记·礼运》
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大同理想基本上都还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化。康有为主张经过缓慢的改良而最终归于大同,因而被称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孙中山要求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就实施大同理想,“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超越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他们都没能超越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只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吸取前人的思想智慧,大大推进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建设的理论。
三、“世界大同”思想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其“世界大同”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作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中所体现的全人类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包容精神,充满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体现了包容全人类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热切期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远景规划和奋斗理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理想国蓝图,也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滥觞,是全人类共同的思
想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二)指导实现中国梦
大同思想中蕴含的平等、共享、和谐、民本等有价值的进步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对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大同思想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价值共识、“公平正义”的治政理念、“讲信修睦”的道德原则,都是古人对传统思想智慧的概括和总结,表现古人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的长远思考。这是极具思想智慧的憧憬,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对于我国建设和平幸福的现实社会,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孙中山书“世界大同”
2018 年 4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访华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2019 年 11 月,他进一步强调:“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三)引导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在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讲信修睦”的和谐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信任,相互关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这种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将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甚至消除的程度,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大同社会”要求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在权力和利益分配方面也是绝对平等,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大同社会”中,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自得其所,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社会的物质财富,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这些观念都与我们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有着相似或相通之处,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都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四)彰显中国“协和万邦”的国际形象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其对外关系历来奉行怀柔政策和睦邻友好、“协和万邦”的理念,始终坚持与各国和平共处、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原则。这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理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建立对外关系的基石。
《尚书·尧典》赞扬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作为上古时代的领袖人物,塑造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随着这一元典的代代相传,影响至今日。如《尚书》所论,尧之伟大,乃是因其道德高尚:能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在此基础上,协调“百姓”关系;在部族百姓调谐和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外推展,达到协调万邦诸侯的目的,使各个邦国都能和谐共处,实现大同目标。在这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就
是按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逻辑施行治理。
四、“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发展
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相同特征和共同目标而组成的团体或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和民间团体,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集合体。
《万国来朝图》,故宫博物院藏
“共同体”思想源远流长,其概念最早出自古希腊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种符合善和正义的理性共同 生活群体。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学》中,主张人们基于“共同善”和“共同利益”而建立共同体,以“谋取优良的生活”,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了某种善建立的。”
在世界近代史上,“契约共同体”思想在许多思想家中有过不同的表述。英国政治家、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来构建“共同体”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共同体是人的意志的有机结合,是把“相互之间的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共同体化应该称之为一种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主观感觉到参加者们(情绪上或者传统上)的共同属性上”。
马克思对“共同体”思想也有过论述,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真正的共同体”不是乌托邦,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基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来的。
在中华历史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共同体意识和对理想社会秩序以及美好生活的憧憬。虽然“共同体”的概念不一定直接出自中国,但在古代中国许多思想家眼中,国家和世界就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论语》中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显示出中华民族拥有的天下情怀,这在儒家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谐世界”等原则、政策和制度设想,充分表明中国人治国理政、社交处世的政治智慧和对未来的追求,鲜明展示当代中国人努力实现人类理想的崇高境界,充分体现中国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热情与妥善方案。
古往今来关于“共同体”的思想,虽然基于社会条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阶级立场等的不同,存在着差异,但都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前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