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的福文化”百题·
45. 高天厚土作大福
在方圆12万平方千米的闽山闽水间,有一个神奇又富有魅力的地方——龙岩。这里的奇山、秀水、民居、民俗、民风、名城、名人,交相辉映,河洛文化、当地文化、土著文化竞放异彩。客家文化中的作大福,以其隆重和神秘闻名。
作大福场景
作大福场景
作大福主要集中在永定金丰片区的“三坑一坪”,即湖坑、洪坑、陈东坑和黄龙坪四个地方,它们各具特色,又以“湖坑作大福”闻名远近,并被命名为闽西十大民俗之一。作福,原为君王、祖先或神灵给予奖赏、施恩赐福之意。《尚书·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即现在我要祭祀我们的先王,你们的祖先也跟着享受祭祀。赐福降灾,我也不敢动用不恰当的赏赐或惩罚。宋代宋祁《宋景文杂说》:“有所爱,能以得君之赏以贵之,是谓作福。”在客家,“作福”就是祈求神灵赐福,含有求神、许愿、还愿、祭奠、祈福的意思。“作福”既是富含客家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俗语。
湖坑作大福在清康熙以前称为“打醮”“酢福”,客家人祈求神灵赐福并佑护全境平安,体现了客家人崇尚美好的朴素愿望,属于民间庙会活动性质的风俗文化。相传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死者枕藉乡间。村中请道士打醮,无奈瘟疫依旧肆虐。一日,湖坑有五个小孩在河里洗澡,突然都跳起神来,一直跳到马额宫前,口中念念有词,说要请保生大帝来才可降服疫魔,而村民们必须先斋戒五日,九月十五日请保生大帝出宫。于是,村民们在重阳节后便开始沐浴斋戒。保生大帝出宫之日,村民们以三牲致祭,瘟疫果然得到控制。此后,为报答保生大帝禳灾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阳节后,村民们敬神演戏,以谢神灵,甚是隆重。先是每年作一次小福,但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福的内涵及人们祈求的愿望在不断扩大,老百姓对所祈之福,已经从初始的祈福求平安、护佑一境生灵的愿望,扩展到了求财、求丁、求姻缘、求事业等等方方面面的“大福”。于是,湖坑等地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开始作“大福”,这一民俗,至今已延续了250多年,80多届。
作大福十分隆重。人多,场面大。一番大福结束,一个紧要的事项便是推荐下一番大福的“头家”。各村都推荐那些经济条件较好、有名望的人去争当“头家”。各村的“头家”确定后,在他们中间再以“抓周”的方式选出总“头家”。这样,下一轮作大福的组织机构便产生出来了。
每到作大福之年,活动时间都定在农闲季节,一般是在秋末冬初,有的乡村定在农历四月初八,有的乡村定在农历十月十四日,湖坑则历来定为农历九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头家”便早早分工筹划,有的联系戏班,有的筹集经费,有的布置场地。作大福的经费来源有三:一是按人口和灶头分摊;二是自愿捐助;三是由“头家”垫付。资金若有盈余,则购置公物或扩大庆宴,抑或存留下届添用。每位头家至少要养一只大肥猪,以供祭祀、招待宾客等。重阳节前,“头家”们便组织人力清理作大福的场地,搭神厂、戏台,筹划迎神的各项事宜,家家户户都在打扫环境卫生,准备各种斋果供品。由于忙于作大福,湖坑甚至把过重阳节也省略了。
从九月初十开始,人人斋戒五日,家家素食。农历十一日辰时,各村村民抬着“公王”(土地神)牌位,相继汇集到湖坑集市西南边的马额宫庙。这里风景宜人,两条清澈的山溪交汇于庙前,庙后的山,郁郁葱葱,状如马额,庙中主供“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九时许,“砰、砰、砰”三声铳声响彻云霄,标志着这届作大福序幕开启,各路“公王”依次起轿上路,前往神厂,也称大福场。霎时,鼓乐、火铳、鞭炮齐鸣。队伍浩浩荡荡,旌旗招展,人群熙熙攘攘。抬神轿的年轻人,黄衣蓝裤,扎红腰带,裹红头巾,一摇一晃地前行。行阵中,大旗最壮观,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三丈高,旗分红、黄、白等颜色,旗上画着各种祈福图案,旗杆的顶部系两条粗绳,由专人牵引。扛旗的也一律是壮硕的年轻人,三五人举一杆旗,领头的叫声“一二三”,大家擎起大旗疾行数十步,扯旗尾的,拉粗绳的,前后跟着跑,旗才能飘起来,这样的大旗有20多杆,中小旗帜不可胜数。
各村还有“装古事”。装扮古事中的人物,如扮“桃园结义”“八仙过海”等等,都是经挑选的标致伶俐的男童女童装扮。他们有的坐“轿”,有的乘“船”,有的骑“马”,有的驾“车”。这“轿”“船”“车”“马”制作十分考究,纹饰华美。各村也都选出健壮的后生抬着,意在展现各村的人才与技艺。铳队、锣鼓队、舞狮队,鼓乐喧天,旌旗飘扬,人流如潮。看热闹的挤在路旁,爬上大树,登上山墩。最后成千上万的民众都聚集在了作大福的大福场。
大福场搭建在西片村中心坝的空地上,村民们先在空旷地临时搭建宫殿模样的神厂,神厂前修建一座巨型牌楼作为大门,牌楼两边各竖一根20多米高的木旗杆,分三节按石旗杆一样建造,顶上插各色旗帜。东头是神台,神台中间置一屏风,此屏为清朝皇帝所赐,弥足珍贵。屏前为“康太保刘汉公王”和“保生大帝”诸神的神位。西头搭起一座大戏台,南边是吹唱班和木偶戏演出的场所。中间是个大供场,摆着几百张的八仙桌,非常壮观。
上供是作大福的主要活动,众“公王”到了神台落座后,人们便开始上供,农历十一日至十四日是素斋供。人们穿上新衣,家家户户到大福场摆香案,案桌上摆满糖果、糕点、水果、米斋团等,造型五花八门,有塔形、方形、圆形、山形、莲形等。因户数多,按村轮流,每村半天。
作大福场景
祭祀开始,铳声、鞭炮声与乐声等先渲染气氛。头家和执事者们身穿蓝色绸缎长衫,头戴黑色礼帽,各居其位。司仪(也称喊班者)不仅声调要高亢,还需婉转,而且咬字必须拖音。主祭者三拜九叩首、平身、进香、上供品、诵祭文。祭文为古文,没有标点,极为考验诵读者的水平。
农历九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出宫,是作大福的高潮。相传保生大帝本名吴夲,宋时是闽南一带家喻户晓的救世名医,一生扶贫济困,拯救无数生灵,在一次进山采药时不慎坠落山崖而亡。后闽地百姓感其救苦救难的恩德,或画像或雕其像或摆神位加以祀奉纪念。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其家乡民众在白礁山立神庙,加以醮祭。当地人每当遭遇苦难,便会感念吴夲神力以拜祭之。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敕封吴夲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此后,每当生存环境恶劣、遭遇灾难或流行瘟疫疾病时,闽地百姓都会举行祭祀保生大帝活动,祈求保生大帝的佑护和救济。拜祭保生大帝逐渐成为闽粤广为流行的一种民俗和信仰活动。十五日一大早,从坎市迎来的保生大帝神像一进入湖坑,就受到了隆重的礼遇。在前往大福场的路上,迎接的喇叭、唢呐、大鼓、锣钹,吹打不停。保生大帝神像一进大福场,场面就更为热烈,“三把连”的土铳震耳欲聋,鞭炮声此起彼伏。
这天的斋祭,由各村同时上供,主供的全猪、全羊等供品是“头家”们筹办的,供桌上摆满了猪头、肝花、鸡、鸭、鱼、酒、糕。客家妇女在此大显身手,上供的鸡鸭各有不同的造型,盘中的米饭堆垒得像宝塔,杂色的糖果在盘中拼出福禄寿全之类的吉祥句子和图案。戏班表演更是日夜不绝,有木偶戏,有大戏班演出汉剧、芗剧、白话戏等。有的村请多班戏演出,谓之“斗台”。大福场上,有敬神的、看戏的、凑热闹的,有卖肉圆、肉片汤、绿豆汤等风味美食的,还有卖谷麻糖、麦芽糖、芝麻糖、花生、瓜子等小吃的。
祭祀活动后,各家各户便将自己带来的供品收回,中午开始大摆宴席,热情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客人越多福报越好。晚上,还举行送灯(丁)仪式,由乐队分头把灯送到贺灯者家门口,贺灯者燃放鞭炮接灯。
五月十六日上午,举行隆重的送神仪式,人们欢天喜地地将各村的神灵恭送回原处神坛安奉,这时才宣告作大福圆满结束。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作大福这种古老的风俗也逐渐增添了新内容,成为人们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家幸福的主要形式,成为增强乡民友爱亲情的重要途径,成为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回乡寻根谒祖的特殊纽带,这些正是作大福在民间流传不绝的生命力之所在。作大福不仅是民俗奇观,更是客家人向往美好生活的真情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