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00: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福建传统的福文化·


  2.“福”字见证理学传承


 

漳州市龙文区的云洞岩是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构成的景观,岩石相叠相压,相依相靠,相拥相抱,形成石洞奇观。移步换景,别有幽趣,千百年来受高士墨客青睐,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有“闽南碑林”之誉,如《鹤峰云洞岩游记》达1160余字,赞山石之美与在此研学的明代理学家蔡烈之贤。

朱熹知漳州时曾在此讲学,云洞岩有其“溪山第一”石刻,无疑是云洞岩厚重的文化积淀的标志。朱熹在漳州任上不长,也就一年,但力行教育,遗泽千年,乃至于漳州历代理学名家辈出,如陈淳、蔡烈、黄道周、蓝鼎元等。诸多名家继承道统,并将理学发扬光大。于学,读书穷理,各有创见;于政,明纪严律,拯救社稷,造福百姓,留得一世英名。

摸摸“福”字,沾沾福气,将平安幸福带回去,也是传统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云岩洞山腰上“福”字摩崖石刻备受游人青睐。据说,此福字为道光年间龙溪人曾省所题,表达其“金石存百世,题福祝万年”之愿。

第26页-31(1).png

福清灵石山“福”字


福建其他地方也有这种习俗,如福清灵石山的“福”字,出自清道光年间翁飞云之手,字高1.9米、宽2.6米,雄浑磅礴,大气开阔,颇具福态,游客到此,多喜欢摸一摸,好事者说,站在“田”之下角如能摸到“示”字顶端的一点,即能得大福。在福字题刻上方有马逢周、林镳题款:“灵石为全闽福地,佳景不可胜计,勒此一字,足括全胜,而书法精工,而肌骨相称,洵与山石之灵并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