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的福文化”专题·
从中华“福”文化中吸取国家治理思想智慧
林华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华“福”文化是传统社会中内涵最丰富、大众最喜爱、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民俗文化之一,是人们美好生活期望和人生追求目标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在塑造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传统福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特别是厘清传统福文化的价值精神和现代社会意义,对于积极发扬传统福文化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作用,乃至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国家的文化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福”文化也称中华“福”文化或中国“福”文化,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其含义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华“福”文化的意义和民间祈福研究,时代发展对人们幸福的理想追求,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越来越平安和谐,也感受到了国家发展强大的不断提升,认为“平安是福”;“和谐是福”,广大人民共享“盛世太平之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福”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同生,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福”文化是中华亿万人民的精神寄托,为每个中华儿女所认同和推崇,是维系各民族间手足情感,团结各阶层,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最强有力的文化纽带。“福”文化生生不息,内涵不断丰富、扩长,已全面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超越了民族、宗教、社会、地域、时空等范畴,可谓是包罗万象。可以说,“福”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远、影响最广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民族文化明珠、民族文化之根和世界珍贵的非质物文化遗产。
一、华夏褔脉,历史悠久
“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经过变异的选择性保留而生存下来的文化,它以文字、语言、习俗活动的形式不断模仿、复制,流传至今”,渗透和体现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人们对“福”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为了追求福而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文物、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对福如何享用的问题。中国关于“福”的文化,从福字的字形和字义上看就有很丰富的内涵。把握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抓住了“福”文化的内涵要义,也就总揽了福文化的概貌。
(一)从甲骨文字上看“福”文化。从甲骨文字形来看,福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说文解字》中记载,“福”是形声字,从示畐声,声符同时兼表字义。“畐”本来是象形字,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满之义,因此“畐”有腹满之义,“福”字的本义就是吃饱肚子、吃饱是福。“福”又与“富”为同源字。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福”还演化出很多引申义,如“福”“禄”同义。《说文解字》:“福,佑也。”“禄,福也。”“祥,福也。”段玉裁注:“《诗》言福、禄多不别。”关于福和禄的关系,清代学者陈奂注也认为:“福禄义同,于禄言千,于福言百,互词也。”把“福”与禄位、俸禄、赏赐等联系起来,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地位上升、升官发财也是一种福。“福”在古代还有富贵、寿考、安宁、齐备等义。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诗经》《尚书》《礼记》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中国福文化在这些元典中都有所呈现。《诗·大雅·瞻卬》说:“何神不富?”《毛诗故训传》亦曰:“富,福也。”有学者评论说:“《商颂》五篇两言‘福’,三言‘禄’,大旨不殊。”《诗·大雅·假乐》:“千禄百福。”《礼记·郊特牲》曰:“富也者,福也。”《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在这些元典中,“福”“富”互训,表明家富则有福。值得注意的是,《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对福的观念,基本上都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如《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贾谊《新书·道德说》:“安利之谓福。”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在古代福文化中,“福”字与佑、助、祥、吉、顺等联系在一起,福是人们一切美好的过去、现实、愿景、想法,也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直观表现,对于什么是福,可以从字源上追溯其原始意义。甲骨文福字最初的字形是,上面“酉”字表示盛酒的容器,也是“酒”字的初文,下面是两只手的形状。这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通过双手捧举一樽酒敬献给苍天,祈祷满足各种美好的愿望。后来演变成左边多了一个“示”字,“示”原本表示祭祀用的祭台,是上天垂示的征象,用以向祭祀者显示吉凶一也就是对于人们祈祷愿望是否满足的表征。福字的原始构形和内涵意义是福文化的观念之源,由此可以说福文化起始于古代的祭祀,最初表示双手捧举酒樽祭祀,祈求获得上天(祖先、神灵)的保佑,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从华夏文明上看“福”字贯穿其中。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喜、财”这五个字一直是中国人生活的追求,而这其中以“福”为首。一个“福”,内涵既可浅显又可高深,比起其它四个字,“福”字具象。在中国,很多时候喜欢以“福”字冠名。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厚重的人文历史涵养出丰富多彩的福文化,孕育了令人瞩目的人文遗产,涌现了群星璀璨的一批批造福人,涌现出诸多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这些人物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者、推动者,在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老百姓心里,那些为民谋福造福的人物,都是百姓心中的福神、福星;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一直是衡量盛世的标准。“福星高照,福佑中华”,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创造并继续创造人间的奇迹,绘就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让福文化资源愈加厚重。这些年,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面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世人瞩目,这片历史进程和变迁记录了“幸福”的秀丽山川,丰富多元的“福”文化,形成“形态各异”幸福矩阵。在中华大地,弘扬“福”文化,体验“福”生活,温暖无处不在。一个简简单单的“福”字,寄托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看,春节的到来,对老百姓来说,写福字、贴春联,是最具仪式感。一联联红纸、一个个方块字里包含了每家每户对新年的美好祝福。“福满乾坤”“梅开五福”“福如东海”“洪福齐天”……这一个个最寻常又最神秘的“福”字,承载了中国人无限的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查阅资料,说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中就出现了“福”字,至今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的“福”字,表现的是人用双手捧着一个装满酒的器具,奉献给神明或祖先的情形,充分说明“福”从诞生起,就包含了寓意美好的文化内涵和以“祭祀”为主的祈福仪式两大部分。而“五福”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中,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实际上就是讲求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无疾而终,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到了后汉时期《新论》中又将“五福”调整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时至今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五福”又被概括为“福、禄、寿、喜、财”五个字。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民俗文化,贯穿于华夏5000年文明的始终。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说,福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三)从“五福”内涵上看褔是美好愿望。中国人的“福”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中国人把渴望祈祝的一切美好愿望与目标都给了“福”,既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成为吉祥美好事物的集合体。经过历史的渐进演化,福的初始内涵得以丰富、转换和升华,从“具体的物质化的‘福’的范畴”凝练出了“脱离了物质化的抽象的福观念”,具体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一切都顺顺当当”。《礼记·祭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张载也说“百顺之谓福”(《正蒙·至当》)。当然,在儒学的价值体系内,所谓“顺”的含义主要指伦理秩序的和谐正当,也就是“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教于亲,如此之谓备”(《礼记·祭统》),但在一般百姓的观念里,顺就是顺利、顺当、顺心。毋宁说,在民俗文化中,福作为“百训之名”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定义,也是一个价值评判性的概括,指出了福的价值形式是“无所不顺”,而不涉及具体的实质性的事项。二是指“无祸”。《荀子·劝学》说“福莫长于无祸,《文子》说“欲福先无祸,欲利先远害”,这是人们对福的最低限度的规定,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平安就是福”。三是指“五福”、“五福”是传统福文化里具有主导性的文化观念,上层士绅和民间大众对之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主旨精神是相同的《尚书·洪范》记载“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是“五福”观念的最早文献记载,也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思想,奠定了传统的“五福”基本内涵。东汉桓谭在《新论》中说,“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较之《尚书》而言,具有走向世俗化的倾向。特别是“子孙众多”纳入“五福”之中,是儒学核心价值在福文化里的重要体现,也是一般百姓的心声。而在大众文化中,“五福”的观念非常朴素,就是“福、禄、寿、喜、财”,通俗易懂。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福”既是“五福”之名,又是“五福”之一,且位居首席,实际上是“实位而虚指”,如同“仁”在儒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一样,体现了传统文化思维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福在民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徜徉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处处有美景,处处有幸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目光里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缩影,都是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幸福感、获得感。看各地打造守望相助的家园,通过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百姓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百姓幸福之基越筑越牢,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宜业宜居,有滋有味,一幅“高品质生活”的新图景,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福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既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现代社会传播的福文化主要包含有知福、惜福、积福、修福、造福、享福等。进入新时代以来,不仅继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福观念,还丰富了福文化的内涵,对传统福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民俗文化,贯穿于华夏5000年文明的始终。我国文字史上第一部重要著作《说文解字》中记载,“福”是形声字,从示畐声,声符同时兼表字义。“畐”本来是象形字,是“腹”字的初文,上像人首,“田”像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满之义,因此“福”有腹满之义,“福”字的本义就是吃饱肚子、吃饱是福。可以说,对古代中国人来说,一切好人和事就是福。从以上释义可以看出,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存在密切的关联。
(四)从对”福”渴望上看褔是人们的幸福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福字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文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一直以来人民幸福生活和福文化的时代体现。这些年,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面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世人瞩目,这片历史进程和变迁记录了“幸福”的秀丽山川,丰富多元的“福”文化,形成“形态各异”幸福矩阵。在中华大地,弘扬“福”文化,体验“福”生活,温暖无处不在。一个简简单单的“福”字,寄托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福文化是可以指导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的文化概念。“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民俗观念,是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吉祥文化包括:福、禄、寿、喜、财、吉六大方面,“福”既是六大主题之首,又是各种吉祥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福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折射出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及价值观。“福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思想的结晶,她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损人谋福为恶,以诚求福为善,为民造福为贵”的“福文化”精髓也造就了特殊的“福文化”内涵。然而,“福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概念真正被提出来却是近些年的事情。从原始时期对上天的祈求,到现今人们思想观念的升华,“福文化”从一种个人对神灵的崇拜发展到现今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每一步的发展都记载着中国人对“福”的渴望,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福”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是民间风情,显吉字符。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福”字被广泛应用,是汉字中出现很频繁的字,甚至成为一种精神追求象征。春节贴“福”字的风俗由来已久,寄托了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为了更鲜明地表达对幸福的向往和祝愿,除了正贴“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倒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的习俗。春节期间走在大街小巷,几乎随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福”字,就连给孩子压岁钱的红包上也都印上了各式各样的“福”字。这些“福”字,无不反映出人们对“福”的期盼。民间对“福”字的偏爱还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福字图上,包括古籀、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由于中国人对“福”字的偏爱,“福”字成为一种书法形式,并走向了艺术化,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人对“福”字的偏爱还反映在一些建筑物上。旧时北方有的富裕人家在影壁上刻有大型“福”字,将“福”字的偏旁“礻”变形为狗头,名叫“狗头福”,因狗钩谐音,寓意将福钩到家里来。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民房,人们喜欢在两侧山墙上书写大大的“福”字,有的是白墙写黑字,有的是黑墙显白字,非常引人注目。这种写有“福”字的房屋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风情。
二是和谐好合,纳祥图形。除了“福”字能够传达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外,关于“福”的图形也比比皆是。这些图形往往与成语相联系,表达“福”的含义。如“五福捧寿”,在古代吉祥图案中“蝠”通“福”,“蝠”与“福”音同,故人们常常用蝙蝠寓意“福”,这也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构成手法之一,即谐音。“福寿双全”的含义是幸福和长寿同时兼备,古人用蝙蝠、寿桃、双钱组成“福寿双全”的吉祥图案,“蝠”通“福”,“钱”通“全”,同样是用了谐音的方法。在传统吉祥图案中,“福”与“禄”、“寿”、“喜”“财”经常同时出现,而又以“福”为重点,这也展现了“福”在“福禄寿喜财”中的首要地位。又如吉祥图案“五福和合”,盒子中飞出五只蝙蝠。“盒”与“和”、“合”谐音,寓意为“和合”。旧时民间嫁娶时,通常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希望婚姻美满。
三是风调雨顺,祈福民俗。“福”文化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民俗,围绕“祈福”主题的民族风俗在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文献正式记载的最早的祈福仪式可追溯到商汤灭夏前后。周代的祈福祭祀,礼书记载颇详,在青铜金文及《诗经》《春秋》《经传》《国语》等先秦文献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描述。”“祈福”民俗从一开始发展至今,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各地的祈福各有特色。如:江苏,从苏南到苏北,古代养蚕的女子在大年初三有祀拜观音的习俗,并剪红色材质扎成小花来供奉观音菩萨。现在,这个习俗依然被农村养蚕女子诠释着。在常州,跳马灯作为一种集体祈福仪式,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北京,正月初八成为“顺星”,一个人每年的运道如何,完全操在个人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正是诸星下界的日子,所以老北京人会在这天到庙里烧香祭星,以求获得星宿的垂佑。至于如今已经传遍全国的冰糖葫芦,也是源于北京城,它的寓意简单明了,就是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在被称为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好的山西,逢年过节时人们都喜欢在窗户上贴自制的窗花,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由此可见,各地诸多的“祈福”民俗表现形式不一,但都传达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众多的“祈福”活动中也隐含着另一个规律:很多“祈福”民俗衍生出来的手工艺、活动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起源,成为民间美术这朵奇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美满幸福,传情祝愿。美好的心愿总是伴随着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愿老人高寿,愿父母平安,愿儿孙满堂,愿事业有成,愿家庭和睦幸福,愿祖国繁荣富强……一切美好的祝愿构成了人们最为向往的生活状态,种种心愿又是人们一个又一个的精神支撑,使人为之奋斗终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这些美好的愿望,处处彰显“福”的影子。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修盖房屋的主体结构完成后,会选择吉日进行“上梁”仪式,并在“上梁”前放鞭炮、在梁上贴对联、贴“福”字。附近亲朋好友还添彩礼,表示庆贺同时也讨个吉祥,有的甚至还杀鸡宰猪进行供奉。“上梁”仪式在不同的地域有些许差别,但都是为了庆贺新房的落成,为了祈福日子的红红火火。在很多景点,传递美好“福”愿的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如同心锁。同心锁又叫连心锁、情人锁。相传相爱的恋人只要在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结一把刻有双方姓名的同心锁,并将钥匙扔掉,这对恋人一生一世就会心心相惜,爱情就会美满、幸福。挂同心锁的形式传递了人们对“爱情福”的向往。虽然只是传说,但是同心锁给予人们的美好想象为人们传达爱情愿望的心情找到一个最佳的理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概念所指涉与涵盖内容被不断地扩展。在朴素的愿景之中,大抵数量上的增长能最为简单明了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五福”这个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最早对五福作出系统阐释的文献大抵是《尚书》,《尚书·洪范》载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的提出,可以视为是传统文化对于古代华夏人民幸福感的归纳和界定。数千年来,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景大概都可能被归纳在这五福之中。
“福”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同生,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福文化是中华亿万人民的精神寄托,为每个中华儿女所认同和推崇,是维系各民族间手足情感、团结各阶层、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最强有力的文化纽带。福文化生生不息,内涵不断丰富、扩长,已全面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超越了民族、宗教、社会、地域、时空等范畴,可谓是包罗万象。可以说,福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远、影响最广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民族文化明珠、民族文化之根和世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光流淌,文化传承滋养着幸福生活的每一天。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那是我们对幸福的期待和追求,那是我们对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这四个层面是“福”文化的基本内涵,实际上在民间生活中,“福无所不包,举凡吉祥如意、福善喜庆、事事顺遂皆可以福为表征”。换句话说,福文化具有明显的泛化特征和极大的包容性,基本上可以囊括所有的生活领域,只要是想追求的美好事物都可以用福来表达,如口福、耳福、艳福、清福、家之福、国之福等等,不一而足,凡有所求得到满足就是福。直言之,“福本身就是一个虽有定质却无定形的事物”。在如何追求福的问题上,从民俗的角度讲,有祭祀祈福、贴福、借福、摸福、驱邪致福、风水祈福等等,这是祈福文化的民间生态,具体如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仙菩萨、拜福神,贴福字、对联、门神、剪纸,认干亲,在寺庙摸福和触摸灵物,燃放爆竹,请道士、僧人做法事,以及看阴宅、看阳宅和居家摆设、风水挂件等等。这些祈福方法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祖先崇拜、多神信仰,以及对大自然、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把握,有的是民俗节日的习惯,有的是宗教仪礼,有的具有成熟的典制,有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后形成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中。而从理论形态上讲,儒墨道法诸子百家对如何求福的路径方法设置不尽相同,但在“以德求福”这个基本理念上保持了高度一致,都“主张求福重在加强主体自身的修养,重在发挥人自身义才能得福”。
与之相对应,对于福的享用,一般都提倡追求精神的享受或将物质财富限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前者如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世”(《论语·雍也》。后者如《老子》说“知足者富”,“祸莫大于不知足”,《准南子》说“适情知足,则富矣”:世俗中人们一直倡导“俭以养德”,并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鼓励追求财富但反对奢靡,主张知足常乐,珍惜眼前福。特别是到了清代,有了直接论述享福思想的典籍,集中体现在《传家宝》里“要知世上并无没福之人,唯在人之会享与不会享而已。人之于福也,予约分三种:有不会享者,有不得享者,有不及享者。凡癫迷之人,虽有福而不会享矣。其冗忙之人,虽有福而又不得享矣。至若限于寿命修短之人,则虽有福而不及享矣”。不难看出,石成金虽然将能不能享福分为三种,但“不得享”和“不及享”属于客观条件所限,只有“会享不会享”才是主体能够自我决定的,所以其主旨是在于劝诫人们要懂得享福、善于享福。至于如何享福,石成金认为“自寻忧愁困苦,全无快乐享福之时,是皆有福不会享而兼有福不得享之根源也,岂不深可怜哉!但真福多在眼前,只要人能知足知止,并不远求难致”,可见其核心思想在于知足常乐,及时享受眼前之福,是所谓“享清福”。
需要指出的是,“享清福”的观念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具有很广泛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们珍惜眼前所有,防止跌入欲望的深渊,另一方面也因其主旨在现世的享用上,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客观地讲,这种享乐主义人生观,应该受到严厉的批判,也提醒我们当今对传统福文化的扬弃,在追求享用福分方面,要坚持物质的知足感和精神上对道德崇高的永恒追求的统一性,不能陷入庸俗的物质主义泥潭。
二、继承传播,时代价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努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福文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之后,在新时代表现出新的特征。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削弱文化本身,而是为文化的再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环境和土壤,使“福文化”更加现代化、时尚化、大众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福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的一种状态。“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得以传承、运用,在每个时代都留下独特的历史烙印。在今天这个时代,“福文化”依旧是社会和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精神向导,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观,其在文化传承中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它兼容并蓄,跨越民族、宗教、地域、时代等时代因素,不断重叠和交织,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力。
(一)崇尚道德,社会风尚。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福文化有利于形成崇尚道德的社会风尚,崇尚道德不仅本身就属于“五福”的内容,而且也是求福致福的根本路径,这就决定了“福文化”具有强烈的德行色彩。这种色彩随着“福文化”在社会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成为人们的思想底色,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德行主义传统。其重要表现就是道德不仅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原则方法,也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性力量,历史上形成了所谓的“礼治”社会。孔子说:“夫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列其鬼神,达于丧祭、乡射、冠婚、朝聘。故圣人以礼治之,则天下国家可得以礼正矣。”(《孔子家语·卷七》)可见从国家典制到乡村规约,甚至后来到家法家风,礼制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礼治的人性假设是“性善论”,效用机制是着眼于启发道德的自律自觉,根本目的是建构一个在道德上堪称完美的国家、社群或家庭。所以,不管历史朝代怎么更迭、社会治乱如何演变,社会风尚总是循着道德的规范延续发展,它始终像一把无形的宝剑,在驱邪斩恶的同时,规范引导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这是维持传统社会运行发展的“软约束”。进而言之,传统“福文化”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持久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社会同属一个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面,“福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语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日常习惯不同,但对福的信仰是相同的。不管祈福盼望的是健康长寿、多子多孙,还是平平安安、发大财、团团圆圆等等,都属于“福文化”范畴。这些都是人们居家过日子最基础的需求、最现实的愿望,人们对福的基本价值共识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不可缺少的底线价值观念。所以,只要有“福文化”在,人们就有共同语言,就有共同理想,就能形成携手同行的精神动力。因此可以说,基于“福文化”形成的基本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之一,确保了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始终永葆同心,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国民健康,品格塑造。福文化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品格,“福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容形式和存在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我们诸多优秀的民族品格。其中最基本的一点,“福文化”对健康的珍爱塑造了我们珍惜生命的价值追求。《尚书》所言“五福”当中,寿、康宁、考终命三个都与健康相关联,这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追求福首先就要把身体健康搞好。重视生命,就是践行孝道,孝是德之本,能够践行孝德,才能够践行更多的美德。而对老百姓而言,无论生活怎么艰难,活着就是福气,活着就有希望。由此,保持健康就显得特别重要,五禽戏、太极拳、导引术、辟谷、中医药养生等等这些养生方法都是服务于身体健康的需要。应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延续不断,与重视生命健康这种务实的人生态度不无关系。再如勤劳进取的民族品格。在“五福”的内涵中,无论是身体健康、获取财富,还是修身养性、建功立业,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勤劳获得。达官士人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老百姓生活里,勤劳可以致富,“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扁担一条龙,一生吃不穷”。佛教讲修道练功要“精进”,精进二字,大意在于勤劳进取。甚至看起来与勤劳关系不大的“寿、喜”,实际上也与勤劳进取有关,锻炼身体要勤快,喜事办好也要勤快。勤劳进取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天底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追求多大的福分,就要付出多大的勤奋。总之,传统“福文化”在重生、养生、乐生方面,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由此延伸来说,传统“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其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实际上是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品格的直接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如今要弘扬这些民族品格,仍旧离不开“福文化”的丰厚土壤。
(三)繁荣艺术,活水源头。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福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乃至于在当今时代,都是民族艺术繁荣的源头活水。一方面,“福文化”奠定了民族艺术的核心价值取向。“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传统文化基本的和核心的价值理念,如重视家庭、崇尚道德、积极进取等,这些价值理念是“福文化”的精神内核,无论“福文化”怎么发展,这些内核都不会改变。所有以“福文化”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反映、传递和弘扬这些价值观念,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基本立场,也是民族艺术之所以能够繁荣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福文化”催生了大量不朽的艺术精品。“福文化”中的一个福字、一句祝福语、一段典故、一个传说、一种民俗等等,都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内容。一些经典素材如华封三祝、万福攸同、五福捧寿、福缘善庆等,艺术家们反复创作而时有新意。历史上,反映“福文化”的艺术精品也非常多,书法、绘画、石刻、雕塑、陶瓷、戏曲、诗歌等等,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文化,都可谓是汗牛充栋。特别是在民间艺术方面,由于“福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客观上促进了民间工艺的发达。此外,还有雕刻、剪纸、编织、服饰等等,它们在民间艺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得益于“福文化”表达了普通民众祈福的美好心愿,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工作场景。因而作为劳苦大众智慧汗水的结晶,是官方文化形态的有益补充。综合而言,“福文化”的内在价值精神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灵魂,是民族艺术确认自身和文化自觉的精神源头,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更需要将之作为一种“民族情怀”来巩固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自觉认同与执守的意愿和情操”,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强,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中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
三、伟大信念,不懈追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一代代人为之奋斗不息。福文化与中华民族同生,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步,是浸透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基因文化。幸福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和追求,但历史上,中国人民实现幸福的道路却漫长而曲折。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古代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普通百姓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自有阶级社会以来由于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社会财富和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因此普通老百姓根本谈不上幸福。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幸福之路的引领者和创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根本宗旨,全面鲜明地领会了古人知福、惜福、积福、修福、造福、享福等思想的意义,以科学的理念知福、惜福,以“五位一体”的建设造福,与全国人民共享福,将古人的福文化落实在现代幸福生活的创造之中,使幸福成为一种能力。如果说知福、惜福、积福、修福是福的观念层面,为民造福则属于福的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奔向新时代的幸福之路,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变成了现实。第一,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理念知福、惜福,保障了幸福的连续性和长远性。中国共产党的知福、惜福思想集中体现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中。第二,“民为邦本”“人民至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幸福观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损人谋福为恶,以诚求福为善,为民造福为贵”是福文化的精髓。第三,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保证人民幸福的路径选择。如果说,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现问题,那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则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路径。第四,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共享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标。如果说中国梦是党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宏观规划,提升幸福指数则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微观显示。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人民共享幸福,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全人类的担当精神。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加,中国也在担当起与全球全人类共享幸福的责任。
以“福”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千载相承亦传达现实关怀,从中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根本文化的精神吸引力及其特有的安妥灵魂、修复生命、反思自我、和谐身心、还原幸福、宽仁雄厚、喜庆祝愿、正大光明、恢宏志气、砥砺前行的天然力量。作为现代人,以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精神迷茫,消除焦虑,缓解抑郁,走向阳光和成功人生提供有效帮助。
古人讲:“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福,不仅仅只是中国人民在重要节日纳福迎祥的特殊喜庆,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落实。因为,再伟大的文化,也必须通过日常细行才能实现价值,不但文以载道,更要化文为福,才是最美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福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天然组成部分和根本宗旨;福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伟大信念和不懈追求;福文化就是生生不息、流淌于每个中华儿女躯体里的精神血液。我们爱福,我们敬福,我们惜福,我们写福,我们弘扬中华福文化,我们祈福祖国,我们祝福世界!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因此,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共同富裕、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实现共同富裕时刻铭记在心头、体现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举措里,既下大力气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发展和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富民之道”,奋力在新征程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
(二)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党员干部要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敢啃制约改善民生保障的“硬骨头”,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心怀家国,枝叶关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人民”二字,体现的是党一脉相承的坚定立场,也是党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更是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为民小事”,不怕“鸡毛蒜皮”,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感情,带着敬畏,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把事办深、办细、办实。
中国共产党以现代理念诠释了福文化,以实际行动带领人民创造了现代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尊重了人们崇福、尚福的文化传统,以现代理念、现代科学构建现代幸福生活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带领人民努力追求现代幸福生活,建设幸福社会。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幸福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正是未来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卫平,文化进化的模因论对中华福文化的阐释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2]殷伟福:中国传统的福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3]李琦浅析“福”的构形意义.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4]沈利华.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取向论析一以“福“禄“寿”三星为例,学海,2007,(6).
[5]勾承益.福·福气·福音一中国民间求福习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6]张亲霞.中国传统礼治视野下的福观念.殷都学刊,2013,(4).
[7]毕昌萍.中国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8]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1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肖群忠.论“道德功利主义”:中国主导性传统伦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哲学研究,1998,(1).
[10]洪丕漠.福禄趣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梁惠饿,刑乐,民间服饰中的“五福”意象及民俗寓意.民俗研究,2012,(6).
[12]孔新苗.“民族情怀”与当代艺术的实践景观.美术观察,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