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00: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哈 雷



黄岐湾,让心灵驰骋和憩息的港湾

 

  


 

黄岐湾,它东临马祖列岛,北至三都澳口与罗源湾口,跨安凯、黄岐、苔菉三个乡镇,地理位置独特。这里不仅是天然渔场,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黄岐半岛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距离最近处仅5海里。当地人说,遇到好天气,凭着肉眼就能看到岛上公路以及来往车辆;借助高倍望远镜,连蒋介石用柳体正楷写的“枕戈待旦”四个大字都看得清哩。为了采访,我简单地做了些“功课”,发现黄岐湾除了盛产鲍鱼、海带等海产之外,更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好去处,不呆个三五日恐怕难以尽兴,而给我的只短短一日时间,于是选了苔菉镇的北茭村和安凯乡奇达村和白云寺。

 

 

黄岐海湾因最大的集镇黄岐而得名。港口向东南敞开,是对外开放的渔港,早年就有台胞船只到此停泊避风。西南望乡亭就是台胞捐款建造的。亭背山临海,亭下浪涛翻滚,人在亭内,凭窗眺望东海,马祖列岛尽收眼底。台胞为了表达思乡的情怀,把这座亭取名叫“望乡亭”。该亭系仿古建筑,琉璃瓦,红柱,雕梁画栋,在阳光映照下,金碧辉煌。周围林木郁葱,清静幽雅,是怀古思乡好地方。郭沫若先生曾登临望乡亭,留下好诗一句:“东西犬岛波涛外,南北竿塘烟霭中”。说来有点惭愧,我这堪称老福州的爱旅游的人,却一直未曾游弋过这片海湾,至今它还是我《寻美福建》文字版图中的一块处女地。

黄岐镇,历来是商贸繁华的渔区。海域辽阔,山水相依,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成了旅游休闲的好地方。黄岐镇最初触动我味蕾的是这里的海鲜,种类繁多,而且,新鲜的食材烹饪时不必过于用料,白灼和清炖等家常做法,口味更具特色。例如小鱿鱼,用最经典的白灼做法,最为鲜美可口。还有葱花海蛎汤,采用黄岐特产小海蛎裹上淀粉煮制而成。用汤匙捞起一匙满满当当海蛎,分量看得到;汤里头吸收了海蛎的鲜味,喝起来非常顺滑;葱花不仅去除海蛎的腥味,还让汤喝起来有一股浓浓的葱香味。喝完一碗热乎乎的海蛎汤,胃里头立刻变得暖洋洋的。

在黄岐镇北面有一处长约300米的沙滩,坡度小,沙质柔软,海水清澈,是一处天然的游泳冲浪胜地。若在清晨,在沙滩观看日出,见一轮红日似一团火球从海面冉冉升起,水天相连,染红一片,别有一番情趣。

观音阁原叫观音堂,始建于明朝,位于黄岐凤穴的“凤心”地段,倚山面海,几经沧桑,至今仍壮观肃穆。阁楼居高临下,三进厅古建筑,飞檐翘角,金色的琉璃瓦迎着阳光似佛光闪烁。

鸡母坛在黄岐码头西北角山顶上,两块大石相叠而成的景观——“金鸡转向”,又称鸡母坛。它的形状恰似一只伏窝母鸡正在下蛋,石旁的草木好像鸡尾的羽毛,南风吹拂,轻轻飘动。据说因鸡头向南,蛋下在北边,故黄岐北富南贫。这一现象颇为蹊跷,不知道是何缘故。

烟囱山在黄岐镇东临海的一座山上。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沿海,戚继光挥师南下,招募渔工扩大抗倭阵容。黄岐半岛百姓也自发组织自卫团体,由于经验不足,设防不严,倭寇勾结海盗300余人持长矛、火枪,气势汹汹烧杀抢夺,乡民各自逃命,在烟囱山石洞避难,被倭寇发现,用草、谷壳堵塞洞口两边,点火熏烟,100多人活活被烟熏死,惨状目不忍睹,“烟囱山”因惨案而得名。血的教训让乡民开始学会构筑抗寇城墙,并在山顶设置瞭望台和报警点,一旦发现敌情,立即点火冒烟,发出救急信号。抗倭城墙成月牙形,两个城门至今完好,其他部分城墙也比较完整。

仙人脚掌与仙人洞。相传很久以前,南海仙人受东海仙翁邀请,于清晨腾云驾雾经黄岐上空,突然有道奇光异彩从侧面反射过来,甚感稀奇,于是缓缓下降烟囱山顶上,用右脚着石后转45度,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海冉冉升起,金光万道,仙人赞不绝口。现在烟囱山的巨石上还有明显仙人脚掌印,石旁山洞称“仙人洞”。史载,黄岐镇每年大年初一,少男少女和孩童都成群结队清晨出发登上烟囱山,攀巨石观仙人脚掌,以求护佑,再迎着东升的旭日,穿仙人洞,祈求去邪免灾,年年平安,岁岁欢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星座里又名新驾里,位于黄岐镇北面,山高约280米,风景如画,山上林木茂盛,环境幽静。登山顶远眺,东见苔菉,南对马祖列岛,西看筱埕,北望罗源湾,东西南北海域广阔,帆船点点,海天一体,别有一番情趣。

黄岐湾还有关于海神灯的一种说法:农历正月初四,渔家称“开彩”,从那天起大家就忙于劈竹筒、削竹签、剪色纸,细心扎糊各种彩灯。黄岐半岛这种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玉皇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而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投生于黄岐半岛的一渔家,在东海岸边与讨海人同甘共苦。他乐善好施,扶困济贫,并以自己的智慧、法力,为渔家驱邪消祸,玉帝闻知盛怒,派天兵对他处以分尸三段的酷刑,其头颅被扔进黄岐半岛与马祖列岛之间的“马祖澳”,正月十一日被黄岐半岛渔民捞着,抱回岸上,设坛祭奠,尊为海神。

 

 

苔菉镇地处黄岐半岛最末端,三面临海,西面与黄岐镇相连,南面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北面为北茭海峡,连接罗源湾可门口和三都澳,是闽浙海上主要航道。

按计划我们上午先到苔菉镇的北茭村,下午到安凯乡的奇达村。去苔菉镇的路上颇费了些周折,黄岐湾正在修路,有两三次,我们在三岔路口选错了方向。好在天公作美,风和日丽,春天的暖阳像姑娘温柔的手般抚摸着大地,道路两旁一丛丛连成片的小白花与这春意应和着,让人看了心情十分愉悦。很少看到路边的野花长势如此旺盛的,它们被当地人称为野萝卜,还以为和萝卜是远方亲戚,再问,说是它们之间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觉中车已攀上一个高地,眼前一片开阔。极目远望,蛇一般的港湾依山抱水,一只只涂着蓝色油漆的大小渔船新旧参半,安静地停在港湾的臂弯里。阳光下,海面上闪着碎玻璃般的光点,从哪个角度看都仿若一幅幅印象派油画。

我注意到路边不时出现一堆堆塑料制的带着网孔的长方形小盒子,后来得知,这些就是传说中鲍鱼住的“别墅”了,它是用新型塑胶构建的,抗风浪性特强。如今,养殖户用它们替换了传统的用笼子吊养鲍鱼,绿色环保、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保障了湾外养殖业的安全,提高了养殖的质量和产量。路边还有很多渔民忙着补晒渔网、修整鲍鱼“别墅”,我看到他们黝黑的脸上饱经风霜,神情却透着城市人难有的恬静。苔菉镇来接应我们的林先生说,近些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还针对渔民给予油耗补贴,加之科技养殖,让渔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虽然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的富足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安宁。

兜兜转转到了苔菉镇,进入北茭村,渔民们的房子见缝插针似的一栋挨着一栋,一些新房正在搭建中。如我所料,这里很多人是外来打工的。跟船出海捕鱼的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外地劳工,他们一个月也有几千元收入。林先生听我们说要到北茭海峡,便说这里被称作福建的“海角七号”。多姿多彩的黄岐半岛,因面对马祖列岛,地理位置独特,是军事要地,我们现在想去的北茭鼻长年驻扎部队,要登上那儿得先和部队联系。

正聊着,忽觉眼前一亮,一座教堂竟赫然立在面前,楼身是粉橘色,楼边和窗框涂建成白色,尖尖的楼顶上树立着一副十字架,有点像哥特式建筑,明亮却庄严。它并不大,四五层高,与周围高矮不一、形态不规的渔民楼房摆在一起甚为抢眼。我想不到如此偏僻之地竟有一处安置精神的家园,难怪渔民看上去表情都是那么祥和。我一直相信,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信仰是拯救心灵的最好药方,它让我们在身心困顿的时候懂得如何守护住生命,走出生活的阴霾。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两岸关系紧张,地处黄岐半岛最东端的苔菉镇苔菉村与马祖经常相互炮击。为了保护民众生命安全,当地于1966年建成一座长达800多米的战时坑道。我们看到,废弃的坑道建于山腰处,地处村中心位置,一处入口已用砖块封闭起来。坑道也有了新用途——有一条输水管铺设在坑道地面,直通村里的一家食品厂。何丹仪从小在苔菉村长大,清楚记得小时候的事:“当时两岸相互炮击,一到晚上村里就会响起广播,通知村民到坑道中躲避,几乎隔天就要受到一次炮击。”他回忆说,有时是实弹,有时是“宣传弹”,各种传单从天而降。

原苔菉村党支部书记何斌,是参与坑道设计、建设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苔菉村坑道1962年开工建设,全部用手工开挖,于1966年元旦竣工,共有3个出入口。在黄岐半岛的其他地方,类似的坑道并不鲜见。

上世纪70年代末,两岸关系渐缓和,两岸渔民又回到世代同耕的海域生产作业。因地缘相邻、血缘相亲、习俗相同、文化相通,马祖澳两岸民间往来日益频繁。黄岐半岛也告别了两岸炮击的日子,转而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

 

 

涛声渐近,北茭海峡已近在咫尺,恍若意大利海边小城风格的北茭村逐渐在眼前展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小房子整齐排列在半岛的小山坡上,海面上则摇曳着一片片渔船。

我们直奔北茭鼻而去。这北茭鼻延伸到海的部分,人称龙首。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龙首下面深海里,渔民可以清晰地看到海里一块平台上的龙珠。遗憾的是,我们未能获准穿过军队驻扎的管辖区,无法和北茭海峡零距离接触了,只能在军营外向海峡四周眺望,望梅止渴一番。门口守卫的士兵虽严肃倒也不乏亲和,知道我们是福州来的记者,准许在门外逗留一阵。军营看上去很有“农家风”,也许是因为耕地不多的缘故,门口右侧一块不到10米见方的土地全被他们种上了青菜,借着暖暖的春风,绿油油的长势正好。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来到了海边。千万年的风浪冲蚀,赋予北茭诸多美丽的礁石:青蛇从海上而来,青蛙入海,蛇蛙相吻于海边;观世音菩萨背靠小山坡,面对茫茫东海,似乎守护着往来的船只;北郊鼻东面,则是盘踞在这里多年的恶鹰,往来船只若不投米进贡必船翻人亡,直到一位英勇的老船工用土炮击中苍鹰左翼,使它永远立于海边。向导介绍,不远处的过屿岛是一只爬行的神龟,不知被哪位神仙用馒头镇于海面上,从此挡住正面袭击北茭村的大风大浪,使村民幸福而安宁。

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风浪区,水猛浪大,岸边峭石层叠,海鸟翔集。古时,船过北茭鼻,渔民称“过茭”,过了茭,才表示平安了。当地人说,以前男子成年后,父母会让其驾着小渔船在这练习,经得起这里的波涛,才被允许出海。为什么在北茭鼻形成险要的航道呢?向导说,罗源湾的潮水、台湾海峡的海水、闽江的流水,三水汇流,构成了漩涡、暗流,使得这里的海水变幻莫测。经过北茭鼻的船只,有经验的都懂得靠近北茭鼻而行,不熟悉航道的外地船只却以为靠近北茭鼻有暗礁。其实,远离北茭鼻更有漩涡、暗流,更为危险。

北茭渔业自古就十分发达。许是春季的原因,风浪还没有展开攻势,透明的阳光下,很多渔船货轮静静地停靠在海湾,随浪轻轻摇晃,恍惚间时空交错,我竟像又来到了多年前曾去过的那些欧洲靠海的小镇。风呼呼地从身边掠过,脚下也不觉生起风来,似张开双臂就能飞翔。这一刻,北茭的风突然让我意识到,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我,已有好久没认真地看一看大海了,几近忘却了和海亲近的感觉。

当我的思绪还在山海间飘忽游荡之时,车子已在一座山上寺院前停了下来。这座小山被称作虎东山,寺庙便是虎东寺了。寺庙错落有致,紧挨着山崖而建,很安静,除了我们未见有其他游客。好久没爬山了,几个大男人莫名来了老当益壮的劲儿,一口气一路小跑从狭长的台阶攀上了山顶。到了山顶,风一下子大了起来,从衣领直往身上钻,不禁打了个冷战。山顶上搭建了一座简陋的小亭子,穿过小亭,来到山崖边,俯瞰苔菉全镇、远眺马祖列岛,天光云影、青山碧水,尽收眼底。北茭风力发电站及一路上所见的风力发电机也一目了然,发电站据说2012年底才竣工并投产发电,风机转动起来,宛若朵朵雏菊盛开在黄岐半岛山巅。

 

 

一上午的车马劳顿,肚子早就打鼓了。午餐是在苔菉镇政府的食堂吃的,想不到的是,食堂“厨娘”的手艺真不赖,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差不多被我们一扫而光。连江产的青岛啤酒,沁心润喉,带着丝丝甜意,若不是下午还要赶路,忍不住还要喝。说来奇怪,平日我都要午睡的,今天却很兴奋,饭后马不停蹄地向安凯乡的奇达村赶去。开上山路,经不住摇摇晃晃,车上的人像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不久便都睡着了。我歪靠着窗边,窗口开了个小缝,海风卷着咸腥味渗进来。天突然变了,飘起小雨来,上午最高气温还有20多℃,等我们到了安凯乡,已骤降了许多。

安凯乡的奇达村,据讲有很闻名的鲍鱼养殖基地,堪称海上牧场,蔚为壮观。过了安凯乡不远,便到了奇达村的地界。远远向海湾望去,养殖鲍鱼的渔排整齐地排列开来,密密麻麻。我问乡里的宣传委员方先生,对养殖的规模和密度可有规划和要求?他说,这正是他们目前要控制和调整的地方,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升级,近海域的负担越来越重,对海洋生态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工业的原因,赤潮三两年就会发生一次,也提醒着人们要注意海洋生态安全,调整好产业结构及规模。我想奇达村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产总值增速的过度追求,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到很大的伤害。人们想摆脱贫困的愿望并没有错,但任何可持续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必须与养育我们的大自然保持和谐的步调,否则必将付出比贫穷更为可怕的代价。

奇达村是一座精致的渔村,登上观海亭,整个渔村尽收眼底。我们下车,凭栏回望,才惊叹地体会出,为何奇达村的养殖地被称为“海上牧场”,渔排如草场般绵延数里,十分壮观。奇达村三面临水,建在海边悬崖上的房子,让人觉得既浪漫又担心。常年的潮起潮落,悬崖的岩石上留下潮水上涨时淹没拍打的印记。很多渔排上还建起了一个个简易房,也是渔家人管理自己渔排时暂时落脚的地方吧。据说,到了夏天凌晨二三点钟用手电筒向海上一照,就会爬上来很多鱿鱼,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打捞上二三公斤。

车子来到白云山脚下,一座白云寺依山而建。去白云寺的路是典型的山路十八弯,最大的弯儿恐怕说有180度也不算夸张。我们开玩笑说,刚考过车牌的新手若是到这儿集训几天,保证驾驶技术迅速提升。山路两旁时不时现出一些树枝上扣着很多小帽子的树,3月份正是产枇杷的季节,那些就是枇杷树了。凭记忆,那些小帽子该是农民怕鸟儿将幼小的枇杷衔了去才盖上的,远远望去,满山遍野的,像开满了白色的山茶花。这里的树几乎未被砍伐,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甚是茂盛。山林中空气潮润,整一个天然氧吧。路旁奇岩怪石,十分养眼。约摸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山腰一处开阔的平地,平地正中一放生池俗称“天湖”,湖上点缀着的红色六角亭则被叫做“天湖亭”,若池中再浮着几朵睡莲,想必会更美。亭两侧呈扇形打开各对着一座寺庙,便是新旧白云寺了。

寺周广种楠木、松樟、白柯等名贵林木,我们并不能全认得,只看得出是多年老树了。新寺主体刚刚修建好,门前台阶处还有些沙泥等待清理。新寺华丽肃穆,寺门前有供人上香的旧式香炉。拾级而上,依次排开八根镂空雕龙灰金色立柱,低调而精巧。寺庙有两层高,黑底金字“大雄宝殿”牌匾端置于庙堂上方,颇有气势。相比之下,围墙由青石灰瓦垒砌而成的旧寺,显得分外古朴近于简陋了。新寺还没启用,我们决定去旧寺看看。

古旧的外墙,显示着白云古寺年代的久远。寺内左侧,一石碑上刻书已模糊不清,勉强可见古寺是于民国11年(1922年)重建。外墙上方是四幅精美的彩色灰雕,内容均取材于《西游记》,配以如意、莲花、祥云等吉祥图案,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赞叹。正门上方悬镶双层斗拱寺匾,青石上凸刻着稳重苍劲的三个大字“白云寺”。

后面是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端坐正中,下边供奉着何氏九仙。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何氏九兄弟在仙游县九鲤湖采药炼丹,丹成骑鲤成仙,因而何氏九仙成为“司梦神灵”。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厢房,便是白云寺的祈梦之所。可惜的是,寺内管理人员因生活之需,随意搭建了洗衣煮饭的水槽,还有人住于庙中内室,破坏了古寺原有的构造和韵味。白云寺身居东海之滨,林海环绕,若能有了解寺庙文化的人认真打理,定会增色不少。福建省是全国寺庙最多的地方,大大小小随处可见,有名的也不少,但这黄岐半岛的白云寺却如隐居山林之人,历经岁月沧桑,除了被黄岐半岛的人奉为一方佛教圣地,鲜为人知。

返程时天色已晚,黄岐湾在夜幕中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它好似榕城的山海花园,以丰富的物产让榕城之人尽享饕餮之乐;更因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如一块浑然天成的璞玉,让城市人卸下负重,成为内心安宁的一片乐土。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