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星辉



   

 

马星辉


 

壬寅年五月,与绿水青山相约,我前往寿宁县采风三日。

大巴行驶在平坦的高速路上,沿途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绿意浓郁。但据的天气预报:采风的几天里。寿宁皆有雨,这稍有点美中不足。然而,这一点也不影响心情,寿宁对作家们而言, 有太多的魅力与诱惑。曾任寿宁知县的大文豪冯梦龙,把“翠微之县”这个精致的妙词送给了寿宁。这“翠微”二字,便让人联想翩翩,魂牵梦萦,怎叫人不向往。

只是三天时间太匆匆,未能细细欣赏翠微之县的古刹三峰寺、廊桥水乡、状元故里、百硐奇观等众多风景名胜;慢慢品味国家地质公园、万亩樱花的浪漫、叠翠茶乡的芳香,采风便已结束,让人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原本有雨的寿宁,竟然是无风也无雨,真个是“道是无晴却有晴”,这让人感到寿宁地灵人杰,热情好客的同时,天公也作美。

 

此行奉题采写车岭古道,离寿宁县城约20千米,是一条始于斜滩镇的蜿蜒起伏的古道。在斜滩镇政协主席郑曦与宣传委员小郭的热情陪同下,我们前往车岭古道第一关车岭关。这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知县戴镗为防倭寇之患,在此设立的石砌关门。为东南路第一险峻处,关上有四字匾题:“南门锁钥”。车岭古道远近闻名,为斜滩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亦是寿宁南连福安,北接景泰,走向苏杭的唯一古道。岭长之极,峰高触云,除岭亭引道稍平缓外,无一节是平路,酷似一条天梯蜿蜒起伏上霄汉。故,又有“去天五尺”之称。寿宁有民谣曰:“车岭车到天,九岭爬九年。三支蜡烛过岩洞,三夜三日三望洋。”

车岭古道车到天,名副其实,它有12900级台阶,让人听而生畏。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描述道:“一线千仞,仰关者无所措足,东南路第一险要处。”民间亦另有诗道:“逶迤古道逐云升,踏破风霜不计程;望断雄关皆却步,挑夫汗水湿衣蒸。”

由此可见车岭之险,挑夫之苦。真可谓是:“千年扁担万年筐,压得背驼腰又弯。磨烂两肩流尽汗,工钱不够饱三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寿宁县改隶福宁府。自此,寿宁行政重心南移,逐步形成了以“车岭”为标志的,从寿宁县城经斜滩往福安至福宁府的官道。

行走在车岭古道上,但见墨黄相间的鹅卵石散发出岁月的包浆,很有一种苍凉厚重之感。先人在古道旁植有不少的松树、枫树。有的高大如盖,郁郁葱葱,荫庇了来往的行人。行至岭头石壁,见有清代郭宜魁题写的一块“岭峻云深”摩崖石刻,让人停止不行,细细品味了好一晌。待攀上车岭头,可观赏到百丈漈瀑布的壮观景象。

 

我不明白,从来都是“茶马古道”之说,为何寿宁却把它称为“茶码古道”?车岭古道所在地斜滩镇亦称之为“茶码古镇”,“马”变成了“码”。我以为是笔误,郑曦笑着解释道: 盖因寿宁的古道与水码头生生共存、息息相关,水路与山道密不可分,故有意称之为茶码。

在未通公路的年代,斜滩独具水路交通优势。上连寿宁、政和及浙江边界,直通沿海,地理条件优越。清中叶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斜滩水运最为繁盛的时期,南来北往的货运船曾多达200余艘。斜滩镇成为寿宁县方圆几百里内,以及周边县的商贸集散地。斜滩镇本身也成为繁华之乡。有细心者做过统计, 在20世纪20年代,斜滩镇有酿造业、药材、苏广布匹、南北杂货店、饮食服务业茶行、陶瓷等近200家的商号店铺。

斜滩镇背靠有名的车岭马兰岗顶,有陆路通县内各地和闽浙边界,水路则通福安沿海。故而,寿宁县的茶叶、桐油、榛油和粮食等大宗物产都是挑到斜滩装船出运;鱼、盐、糖、布及南北杂货亦由船运到斜滩,而后挑到县内和边界地区。斜滩的木船是一种形同常见的乌篷船,但寿宁人却称之为“斜滩槽”。船身宽二米、长四米,用松木板拼接。每船可有竹篷二张,以升降开合,供避雨休息和住宿之遮盖。每只船配有船夫二人,前者撑篙,后者操桨。每条船载货一吨左右。只是船工们甚是辛苦,夏天背灼烈日,挥汗如雨,冬季滩渠干涸,布满积石,船夫要下水疏港,排队互相扛船上溯。水冷风寒,肌肤冻裂,生计十分辛苦。

行走在车岭古道,自然是一路辛苦,挑夫们要常备雨伞、油纸、捆绳、木扁担等工具。每天挑担步行,早晚在旅店用饭,午餐是随带草包冷饭咸菜。从城关到斜滩的四十华里,往返要费一天半功夫。12900多级台阶,既长又陡,拾级而登,一步唏嘘, 十步换肩,未及半岭已精疲力竭。肩挑运货行路之难,由此可见。其实,不仅独车岭一处难,还有北山岭、钱塘坡、山枣坑, 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不知浇下了多少肩挑工的血汗。

现今公路贯通,车运货物代替了过去的肩挑和船运,那连绵不断的山岭石路和人力木船,已成为历史古迹,再也见不到耸肩驼背的挑夫了。行人们也不必望车岭而叹息,见虎口而生畏。出门乘车,朝发夕至,根本上改变了山区的交通面貌。

 

说到斜滩古镇的繁荣与车岭古道的盛泽,当要提到斜滩的“复兴记”,其为民国年间寿宁最大的商号,由于它务实经营, 诚信待客,营业量迅速扩大。由单一的烟丝加工,进而经营沿海鱼盐海产,南北京果杂货、苏广布匹;还有染布、茶叶加工作坊业务;1932年还发行本号纸币(票面一元和五角二种),扩大了业务,加速了资金周转。1941年间,为该店营业最兴盛的时期,为该商号转运货物的木船最多时有百余艘。从泰顺和百丈口转运温州、上海货物的挑工平时200多人,多时有400余人。除本县外,政和、庆元、景宁、龙泉,还有江西的广丰、乐平等县许多商号都从复兴号进货,日销售额达到大洋几千元。

复兴商号做生意讲人情,凡来进货的商店、往返的人和货物渡船费全部由商号支付;买盐的每担多一斤半斤给挑担人做“秤头”;常来常往的挑工,每次每人给旱烟一小包,以便休息时吸着解乏,给红糖一小块在路上泡水解渴,给蜡烛一两支用于客店住宿时照明。复兴商号卖出的货物,如果发现变质,允许退货,工照付工资。而且复兴商号的纸币,随时可以兑换,民众对储存复兴号钞币都很放心。

第156页-48.png

车岭古道(龚健  摄)

同时,复兴号尽力赞助当地的慈善事业,青黄不接时给饥民施粥、寒冬腊月给贫困户送棉袄,1937年斜滩街遭火灾,损失惨重,复兴号从外地运来大米300石赈灾;1940年寿宁和景宁、庆元三县旱情严重,大闹饥荒,复兴号从台湾进口几千石的大米, 价格每元可买9斤,以保本甚至补贴运费来供应灾民,得到当地民众的同声称赞。当然,复兴号义办慈善,既利于民,也提高了自己的声誉。

 

中午时分,从车岭古道回到斜滩镇,我这才细细体味小镇的风情风貌。但见旧时商贾的大宅院、小巧扇形的商业街如今依然还在,鹅卵石铺设的旧街以及星罗棋布的古建筑,无不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感到时光包浆在古镇散发出浓浓的韵味。

时至今日,车岭古道已然名声在外,有不外地人慕名特意来行走这崎岖不平的古道。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好奇怀旧,而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与追求。

车岭车到天,这几个字形容的是车岭古道的难行与漫长。但何尝不是中国人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的写照,抑或中国人所敬畏、所恪守、所坚持的天道?这个天道,无所不在,无古今, 无中外,无来去,无生灭。

上下五千年,车岭古道悠悠,中国人天道悠悠。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