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22: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林嵩与太姥山

 

  

 

 

林嵩应该是历史上最早一位钟情和研究太姥山的重量级人物。

林嵩应该还是历史上最早一位宣传和推介太姥山的形象代言人。

被誉为“八闽之全材”的林嵩,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生于长溪赤岸,他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赴考长安,一举考中进士。唐朝考中进士极难,尤其是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八闽子弟,更是难上加难。据史料记载,自唐神龙到后唐天成223年间,今福州、宁德两地区仅中36名进士。“开闽进士第一人”的薛令之,就是唐神龙二年(706年)及第的,169年过去后,林嵩是继薛令之之后闽东最负盛名的及第者。

林嵩的故居面临东海的松山港湾,原是一幢单层六间大厝,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战火。原厝前的一对华表,一座桂枝亭(喻其登科进士,如月中折桂之意)也荡然无存,唯一块刻有“劝儒乡擢秀里第二都”字样的石碑犹在。故居的背后,就是连绵起伏的太姥山脉,而林嵩的一生与太姥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林嵩12岁那年,到太姥山西脉的灵山筑草堂刻苦攻读。灵山今属福鼎市太姥山镇礼澳村,草堂书院坐落于灵山的一个小山坳中,现遗址犹存,墙基尚在;荒草丛中,还有一口水井,以青石为底,井水依然清洌。因林嵩在灵山筑草堂读书,所以后人又称灵山为草堂山。此山山势延缓,站在草堂书院遗址上,可仰望太姥山岳诸峰,巍峨挺拔,气势雄伟,云蒸霞蔚,犹如仙境;而俯视周遭,山峦起伏,绵亘宽阔,晴川海湾,水天一色。如此奇美的山色风水相伴林嵩于草堂书院读书13年,自然孕育了灵气,拓展了胸怀,激发了心智,培养了才情。于是,千古一名联“士君子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大丈夫岂寄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就在此时脱口而出。可以说,是太姥山赋予了年轻的林嵩远大的志向、开阔的襟怀和不俗的情操。这副名联成为中国最早的楹联之一,亦成为中国楹联的经典之作,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在1991年3月为祝贺福建省楹联学会成立而作的对联“林嵩题序,陈蓬书户,章钜丛话,少穆百川,早领千年传统;武夷玉女,泉州石桥,三山摩崖,厦门鼓浪长讴八闽风光”,肯定了林嵩此联的“奠基”地位。

在这样的地方潜心读书,文思精进不在话下,而考中进士似乎也没有什么悬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林嵩登第后,翌年循例荣归故里,除叩拜高堂,欢会亲朋,还带头以赴考节余旅费为基金,率众在其灵山读书时曾目睹“河流湍急,一雨成灾”的蓝溪之上建桥,方便乡民往来。于今蓝溪桥遗址犹在,桥头有碑,现桥为民国时重建,仍是通往太姥山的路径之一。

蓝溪是一条从太姥山流下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溪流。相传尧帝年代,才山下有一村姑,为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草为生,还栽培了人类最早的白茶,蓝草的果可作食粮,叶可作染料,白茶可治病,人们叫她蓝姑,晚年尊呼蓝母。后来她骑上七色龙马升天了,被奉为太姥娘娘,才山也因此更名太姥山。相传每年八月,据说是太姥娘娘在山上染衣,此时蓝溪水会变成蓝色,溪边的居民可直接汲蓝溪水来沤蓝染布。

建蓝溪桥应该是林嵩热爱故乡、钟情太姥山的第一次回报。虽然这仅是一件不算大的善事,却足以说明27岁青年俊才的品学兼优,难怪福建省观察使李晦以林嵩“禀山川之秀气,闽中之全材”上报朝廷,奏请敕改乡、里旧名,以旌表贤良。我想,1200多年前的李晦大约是个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领导,他大大宣扬了闽东山海川岛不仅秀美,而且还富有灵气,是造就人才的藏龙卧虎之地。而皇帝也听得入耳入脑,唐乾符五年(878年),唐僖宗即降旨:授予林嵩秘书省正字的官职(乃掌管书籍校刊的官员);改赤岸乡为劝儒乡,改故里为擢秀。劝儒乡下辖五个里,除擢秀外,为望海、遥香、育仁、廉江四里。这四个里在清乾隆四年(739年),单独设县,就是现在的福鼎市。福鼎建县,虽在林嵩身后的800年,但饮水思源,福鼎人民应该感谢林嵩。

林嵩到长安任职三年便弃官回乡,又回到灵山草堂书院,过上或吟诗作赋,或垂钓蓝溪,或游览太姥的日子。弃官的原因,与那年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知林嵩是因为不愿与起义军为敌;还是因为唐僖宗带少数人逃亡四川,让一些官员返乡,原因不得而知。但林嵩为此曾写下:“一任旁人谈好恶,此心愿不愧苍生”的诗句,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境与心迹。但不管如何,太姥山有幸让他返乡,再一次回报了故乡。

如果说太姥山下13年的刻苦攻读,林嵩对太姥山的认识是感性的。那么此番重返草堂书院,则是理性地全面考察和研究这座东南名山了。

此时的太姥山已经名声在外,说来十分有趣,在林嵩考中进士的后两年,唐僖宗敕建国兴寺,似乎让人猜想很可能与林嵩有关系。太姥山寺庵不少,但规模最大的数国兴寺,单石柱就有360根,至宋代焚毁,今寺前旷坪上尚有许多石柱横卧草丛之中,很有沧桑感。而造化所赐之太姥山峰险、石奇、洞幽、雾幻的“四绝”美景也引起世人的瞩目。林嵩努力的结晶体现在他此时写下的《太姥山记》。此文只有340多字,特全文录下,以作印证:

山旧无寺。乾符间,僧师待始筑居于此,乃图其秀拔二十二峰。游太姥者,东南入自金峰庵;东入自石龙庵,即叠石庵;又山外小径,自北折而东,亦入自石龙庵;西入自国兴寺,寺西有塔;北入自玉湖庵,庵之东为圆潭庵。国兴寺东有岩洞,奇石万状,曰玉笋牙签,曰九鲤朝天,曰石楼。楼下有隐泉,曰观音洞,曰仙童玉女,曰半云洞,曰一线天,石壁夹一小径如委巷,石罅中天光漏而入,仅容一人行,长可半里。蹑登而上,路中曰牛背石,石下曰万丈崖,崖上为望仙桥。桥西曰白龙潭,有龙伏焉。雷轰电掣之时,洞中艂艂如鼓声,天旱祷雨辄应。潭之西曰曝龙石。峰上曰白云寺,又上曰摩尼宫。室后有顶天石,石有巨人迹二,可长二尺。此摩霄顶,太姥山巅也。山高风寒,夏月犹挟纩。山木无过四尺者,否皆皲瘃。秋霁望远,可尽四五百里,虽浙水,亦在目中。

这是现存关于太姥山最早的文献之一。文中对几条入山路线的介绍,虽简明扼要,但极有次序而科学。而许多景点描述,既可领略经典传世,如九鲤朝天、一线天、观音洞、半云洞、牛背石、望仙桥等等;又可看出历史的演变,如秀拔二十二峰,如今却多达四十六峰,仙童玉女成了现在的情侣峰或母子峰,曝龙石可能就是现在的“乌龙岗”,等等。

除此,《太姥山记》还为我们认识太姥山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关于摩尼教的记载:“摩尼宫距白云寺约百米,石构仅丈许。”正因为宫小,所以,林嵩先称之为“摩尼宫”,紧接着又说“室后有顶天石”,而不说“宫后有顶天石”。摩尼教是波斯古宗教之一,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提倡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又称明教。有人认为,位于摩尼室左侧的白云庵,是当年摩尼教信徒进行宗教聚会及隐居的地方。首先,摩尼教宣称宇宙间有光明之神(即善神),而庵名“白云”正暗合“清净光明”之意;其次,宋以前所谓“庵”,并不是后来人所说的尼姑庵,而是指隐世修行者所居的圆状茅屋,这种草庵也是民间摩尼教惯用的屋宇。2002年,摩尼宫被公布为福鼎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认为,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摩尼教建筑遗址之一,也是研究摩尼教在我国东南沿海活动的珍贵实物资料。

林嵩对太姥山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熟悉和热爱了。在《太姥山记》中,他几乎以主人或导游的身份在如数家珍,这在所有古人的太姥山游记中极为罕见。试想,如果没有至少几十次的踏勘、分析和总结,能有这么完美的宣传与推介吗?

林嵩在太姥山下闲云野鹤又充实繁忙的日子不知不觉又过了3年,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福建道观察使陈岩为稳定社会秩序,广募人才,聘林嵩为团练巡检官,不久转为度支使,掌管军队财权。黄巢起义军撤出长安后,时局较为稳定,唐僖宗还都京城,又记起了林嵩,召他为《毛诗》博士,后官至金州(约今陕西安康市辖境)刺史。在职期间,林嵩勤于吏治,“政声感人”。但生不逢时,此时,大唐已进入晚期,国力衰退,宦官专权,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一向高蹈廉洁、正直有为的林嵩,虽掌一州军政大权,终无法挽回如江河日下的政治局面,只好急流勇退,借故奏请提前退休回乡。

晚年的林嵩,先在离家不远的岱村,以整理旧籍为主,后迁梨溪畔,种梨树,筑草堂,取名“梨花草堂”。梨溪在今霞浦县杨家溪风景区的龙亭村,也属于大太姥山风景区内。林嵩就在这样秀美的自然环境中过着悠闲清淡,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林嵩享年96岁,于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逝世。这样的高寿,于今看来,也是罕见,况且在唐朝,简直是奇迹。我想,这与他早年乐山、晚年乐水一定有很大的关系,仁者与智者的林嵩似乎以此来诠释那句话——“禀山川之秀气”。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太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