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09: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穿墙透壁通仙门

 

蔡天初

 

 

“在建瓯,城垣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眼里一切都显示出一种梦境般的闲美:那城楼,那城门,那门洞,那垛口,那墙体基址,还有那护城河,记载了各个时期社会多元的历史文化信息,诉说着它们的建筑形态、筑造技术、文化内涵。当亲近它,一种古色古香的光芒,便在眼帘弥漫开来。这儿,那气派那神韵那风采,在我心中訇然作响,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和不尽的遐思。”壬寅初夏,走近建瓯,我写下这段文字。

“去了三天建宁府,回家讲得一年古。”

其实,城垣是建瓯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不少研究者考释,在汉献帝建安初年正式置建安县。随着县府、州郡治所的升级变迁和历史朝代的更迭,增筑、重建了大量城门,形成“城中城、城套城”格局。据记载,当年老城区外围,在五代作为闽国都城的极盛时期,有9座城门;老城区内围,先为建安县城,后为建州城的子城,至唐代时,有4座城门。一处古迹就是一个历史节点的留存。一整天里,建瓯市文物保护中心小雷带我领略了 广德、通济、临江、威武和通仙门5座古城门台基,见证了建宁府城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历经岁月洗礼的通仙门,是如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门,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门之一,成了地标性建筑。

过水南桥,沿着建溪行走大约2000米就能来到通仙门。我查阅一些资料,读到不多的零星记载,说是现存的城墙主体是明洪武年间按府级规格重建的。门洞上方石匾上阴刻楷书“通仙门” 字样,为清乾隆壬子年(1792年)重修时所题。城墙高8.5米,以楔形砖起券成拱形门,孔高4米,宽5米。

通仙门巍峨壮观、峭拔耸立,气势不凡。闽北城门均呈“一”字形,攻防面对面一字展开,而通仙门构造独特,两侧墙面呈“凹”字形,不仅增加了城墙的造型美和节奏感,也使城墙造型更加雄伟壮观。更重要的是,与城门墙成90°角,守军可居高临下,形成三面防守呈包围状,易守难攻。但此处并非瓮城。

城门,作为古代庞大而又严密的军事防御工程,奠定了它的基调和背景,而通仙门在外形建筑的手法上又拥有其独特之处, 无不让人为之赞叹。

看得出,城基为条石错缝四阶砌筑,墙体用青砖横向错缝砌筑,从通仙门外侧壁的形制和大小来看,墙壁外表几乎完全以大青砖砌成,不采用内壁常用的薄砖,砖缝间抹灰不多,城墙外侧壁比内侧壁平整陡直,显得更加险峻。同时我发现这里的城墙内、外侧壁之所以保存较好,均因雨水从沟渠内排干,筑建相当科学相当坚固,可以想象这座城墙当年是多么高大、坚固。

走进门洞,在一脚踏上去的瞬间,我惊叹于城门洞的建筑美学。现留存的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的门洞深均达20多米,而通仙门门洞深达24米。看得出,24米长的洞腹宽度并不一样,洞内有3道坳坎, 由外向内分3段逐级扩大,作为退守伏击的防线, 为有利于箭手攻防设计。

驻足门洞,让你应接不暇,窥见留在洞里的石沟、石槽、石板、石条和留有窑工姓名模印的壁砖等。这些结构遗迹中,特别是那石门轴,让人仍能感受到,当那厚重的大门被打开又缓慢地推向两边时,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音,感到时间的深邃和神奇。这些饱经风雨沧桑的石块砖头,仿佛被给予了生命,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某一时刻,便有一种神秘,仿佛听到那马嘶人喊、角鼓齐鸣的征战声,想象着当年旌旗蔽日、征尘滚滚的场面。

t016ba1b028b86f2603.jpg

建瓯城通仙门

这次在通仙门,我才注意到一个过去被忽视的现象,城门具备防洪等功能,通仙门也不例外。难得的是,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在城门洞内“凿穴隙,立排桩”设置水门,形成水闸,出现汛情时,以控制水位。闸门式防洪堤坝,设置巧妙,既方便道路上车马与行人的通过,大汛到来时又形成了有效的屏障,平时管护又极为简单。当年建筑师“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让历史的留痕在这里回响。

建筑之美在于它不仅是建筑材料构筑的实用空间,更在于建筑创作中蕴涵了某种主题思想,即建筑意象。据《建瓯县志》记载: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城垣上建楼阁24座,窝铺76间。” 现唯一存留通仙门城门顶上一座城楼,供奉着太保神像,故又称“太保楼”,也称“太保庙”,属传统木构架建筑。城楼几经兴废,但都保留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保留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风格。近年重建加固,其梁上结构及象鼻斗拱上还保留着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在太保楼旁边还有座大王殿,不知始建于近代何年,同样保留、传承了太保楼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里的斗拱、屋檐、照壁、神龛、吻兽、窗门、石柱、石鼓同样无不体现出中国民俗元素, 掩饰不住照人的光彩,令我目不暇接,让人啧啧称奇。伫立其间,你可惊讶地发现设计建筑师的聪明与智慧。看得出,他们重建时,沿着中轴线把门址延伸往下移,同时又把右边的大殿整体往后移位搬迁,上楼的楼梯设计在一侧,构成了四点建筑坐标: 一个原点、一处保存、两处原殿。有着原点出发的精神积淀,有着保存古建的基因符号,又有着留住历史记忆的气质,形成了别具一格建筑。同时,精雕细琢的栏杆、精美花纹的窗棂、古朴厚实的木门、引人注目的鱼鳞般“挂瓦”,均采用特色的工艺,令人啧啧称奇。又如,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瑰宝,是炎黄文化的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太保楼上走到哪里皆有入目的楹联,我不失时机地摘抄了下来:“一片当年长桥境,千秋此地太保楼”“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斗间妆紫气明月照清溪,云外筑神楼芸看留大殿”“千载成名崇祀典,万年宗社属神灵”。

在太保庙里敬奉的神灵是本地的地方神,99位太保爷,用樟木雕刻,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十五和七月初七太保生日,更是人流如织抬着供品,楼内必演几天大戏,热闹非凡,成了古风今俗的展台,又把城楼抬到了一个很瞩目的位置。

据介绍,城楼兼有祀神的民俗功能,供奉的神像很广泛,有观音、关帝爷,还有一些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神明。奇怪的是, 建瓯有“八门九关公”的说法:“唐建中元年(780年)有8处城门,每座城门内不远处都建有关帝庙,祀关羽圣帝君,8座城门就有8处关帝庙。”我在管萄街北段见到有一座周仓庙,在周仓庙的大殿塑有关帝像,而周仓是关羽的部将,其塑像在二殿,因此就有了“九关公”之说。我兴之所至,来到距通仙门不远处的横街18号法云寺。这里是现唯一留存的关帝庙。不知何因关帝庙与法云寺联系在一起,只见内塑精美关公座像,香火极旺。在城门旁建关帝庙,城门与关帝庙组合成了意趣深远、内容丰富的景观,这可能是建瓯城门独特的、靓丽的古风今俗。在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佥事彭诚在各城楼前曾建亭8座,并趣称谓:“永清、太清、肃清、涵清、得清、宪清、廊清、善清”。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穿透城墙,我们仍可看到一些古街巷依然留在城墙的身边,值得留恋和记忆。那天,我们从通仙门洞走出来,右拐进入镜花巷,因巷内寺庙观音堂供奉镜花水月观音佛像,故名。巷道有两处折拐,总体呈南北走向,与城墙走向平行,小巷里还可见到由鹅卵石铺的巷道和旧青砖拱门墙,南口同工农巷交汇,北口通到西大街威武门拱洞旁,成为城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亦具有一定代表性。

事实上,城垣是古代军事防御工事,而作为独立的建筑物, 不仅倾注了工匠们的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有鲜明个性表现,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在历史的长河中赋予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通仙门一直以极富生命力的方式保留至今,成为建瓯历史记忆的一个缩影,还将继续见证历史、见证未来,鲜活地向人们述说城垣的故事。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