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就有故事
少木森
一座城市有一座文庙,自古以来,那是满城文化人乃至全城百姓寄寓文化情怀和朝拜圣贤的地方。有了它,一座城市就有文化气场;有了它,一座城市就更有文化内涵与品位。所以,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都用心把文庙建成当地文化地标和文化精品。
建瓯文庙就是建瓯人用心做出的文化精品,它曾是建州州学、建宁府的学庙。在我国众多的文庙丛林中熠熠生辉。国内共有1600多座文庙,保存较好的有300余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建瓯文庙就是其中一座,它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瓯文庙还被称为“东南伟观”,因为它历史悠久、规制宏大,因为它的大成殿“顶梁柱群”是匠心独具的建筑奇观,更因为它在许多建筑细节上精雕细琢,用心演绎出生动的故事……导游以一种“文艺范儿”说了一句很文艺的话:在我们建瓯文庙,有心就有故事!我们且做一回有心人,好好品味一下建瓯人有心留在文庙中 那些内涵颇深、耐人寻味的故事吧。
故事一,“歪柱子”撑起“东南伟观”。首先它的历史悠久,初创于北宋宝元年间(1038-1039年),屡毁屡建,历尽沧桑。其次它的规制大,占地面积曾达两万多平方米,现存文庙占地面积达4688平方米。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落成于光绪五年(1879年),为重檐歇山顶, 十一檩抬梁式构架,藻井上装饰彩绘天花、飞鸟走兽、琴棋书画及人物故事,既气势恢宏,也气韵生动。殿内34根巨大的楠木组成柱群, 其中金柱、中柱口径达50厘米,按宋代营造法式,建筑工艺高超,各楠木柱之间,以横额和普柏枋作90度衔接,气势轩昂,十分壮观。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些内柱是楠木原生态柱体,不做截弯取直,稍一加工即成“顶梁柱”,以歪和曲的“身板”支撑起这面阔5间、进深5柱的宏伟大殿。这一根内柱可能往这边歪了一些,那一根内柱则往那边曲了一点,你只需目测一下就可知道,或者拍一幅照片都看得清楚。特别是最靠近亚圣孟轲的那根楠木柱子歪斜而微弯,可说是一根典型“歪材”。当然,你不用担心这些“顶梁柱”的支撑是否牢固可靠,那可都经过精心而科学的构架勾连,每根“顶梁柱”都重心垂直周正,支撑点稳如泰山。那么,问题来了,笔直的“顶梁柱”不是更能直接达到“重心垂直周正”,更让人放心它的牢固可靠吗?为什么要用这么曲、这么歪的柱子,来支撑起这么庄严的殿堂,支撑起如此的“东南伟观”呢?这便是建瓯文庙“有心就有故事”的地方了,大有讲究、大可品味!有人说,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生动形象却也十分含蓄的表达:歪材可以正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人说,建庙的先贤们正以此对一代代人做出意味深长的提醒,要时刻葆有一种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感:无材不可用,无材不可爱!珍惜每一根“材料”,哪怕歪材也可做栋梁,可做“顶梁柱”啊!如此深邃的教育理念,古人竟如此有心地用这样智慧、大胆而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让我们所有来到这大殿的后来者赞叹不已,多少人围绕着一根根独一无二的“顶梁柱”,一遍遍端详,一次次深思啊!
故事二,“杏坛”如书摊开。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和“四配”,两侧供奉“十二哲”,上面依次悬挂着三块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和“斯文在兹”,分别由清代康熙、雍正和光绪皇帝题写,用来表彰孔子对古代教育的伟大贡献。
大成殿前面有个台子,被称作“拜台”,民间却不一定这么叫,他们化用“杏坛泛指讲学地方”的含义,而把这个台子直呼为“杏坛”。建瓯文庙的这个杏坛又是一个“有心就有故事”的地方,颇可品味。
杏坛高1.02米、长17米、宽8.30米,构成一个拜台,两侧边线是直的,而南侧边线是一条略呈“﹀”形的扇形边线。为什么要这样造型呢?原来,这寓意一本翻开的书册,也昭示学府文庙作为古代学校的教化之用。
杏坛前有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广场,古时候建瓯府学的生员入学时就在这里举行入泮仪式,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开学典礼。那时候,生员入学称为“入泮”。入泮意为沐浴净身,洗涤心灵,以示对孔子的尊敬与崇拜。
入泮仪式要从文庙门口开始,列队依序进入棂星门,以方步跨过泮池上所建的泮桥,也叫作“状元桥”“步云桥”,步向青云路,寓意士子们过桥拜孔后读书入仕“平步青云”。然后,通过戟门到达杏坛广场,正式举行入泮礼,分4个步骤:正衣冠、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
正衣冠,就是教书先生给学生们整理衣冠,边整理边讲一些道理,循循善诱,引人向上向善。拜师礼,是学生叩拜孔子和教书先生,并将准备好的“六礼束脩”送给教书先生。这是六个有特别寓意的礼物十条肉干(十分感谢教书先生的教育之恩)、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导)、红枣(早日高中)、桂圆(功德圆满)、红豆(红云高照)。净手净心,是要学生们将手放水盆洗净,要学生从此能够摒除杂念,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开笔礼,则有朱砂开智、击鼓明志、描红开笔等程序。其中,朱砂开智是教书先生用朱砂在学生们眉心处点上一颗红痣,希望他们慧眼洞开,以祈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与学习能够一帆风顺,天天向上。击鼓明志则是用鼓声警示学生, 读书是人生重要日课,日日如有征鼓,催人奋发。描红开笔,那就是教书先生指导学生使用毛笔写出一个“人”字,启发学生做学问和做人一样,必须堂堂正正。
导游说,在建瓯文庙,这一个学生描红写出的“人”字,与杏坛那一个“﹀”形,构成一个更为丰富的隐喻:读过的书一本本摊开来,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宽度,就是一个人的涵养与素质。这个说法好!有文化品位,也有文化自信。
导游还告诉我们,建瓯的现代学子也常常以各校轮流方式来这里举行拜谒孔子的典礼仪式。再过几天,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五,就会有一所学校的初三学子来这古老文庙举行典礼。那不是开学典礼,而是中考前的誓师大会。接着,她讲述了誓师大会一些细节,其中也带有“六礼束脩”。她笑着说,毕竟是考前誓师会,带的礼品要有与考试相关的寓意和祝福,比如青葱(冰雪聪明)、头蒜(一定算数)、红枣(早日高中)、桂圆(课业圆满)、红豆(红云高照),有的人还带了教辅材料《备考冲刺宝典》。说到这里,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又说:不好意思,讲这些是不是太宣传应试教育了?于是,我们便更深入聊开了这话题,其实我们不必太纠结于应试教育问题,拜谒孔子,弘扬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的是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我们完全可以更自信地说,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不管开学典礼还是誓师大会,都是希望以此激励学生们能够用心读书,将来能够一展宏图。故事三,千位进士次第拜孔子。建瓯人讲建瓯文庙的故事, 都会很自豪讲起千名进士的事。
一个县历代有千名以上进士,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建瓯就是福建省内4个“千名进士县”之一,其余3个分别是莆田县、晋江县和闽县(今属福州)。
导游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建瓯历代进士共1190人。她说得自豪,我听得激动。我便饶有兴趣地开玩笑说:如果让这历朝历代进士们穿越时空而来,聚集这里开个庆典,我们这杏坛广场还真站不下呢!她说,这话有创意,引人遐思,今后可以作为我的导游词。是啊,这不也是一个“有心就有故事”的创意吗?我循着这思路又对导游小妹说,你还可以向主管部门建议,搞个影壁,依朝代次序用心雕刻上这千名进士图像,再现他们次第拜谒孔子的场景,而我们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则恭敬拜见他们,想象着千名进士,那一张张古代的脸,哲人般站在我们中间,审视我们,激励我们,教诲我们……那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气韵与气场?若有莘莘学子到此游览或拜谒,那会是一趟怎样的文化洗礼,一次怎样的心灵沐浴啊!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