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 岛 石 厝
王晓岳
老兵从山东来,说是看望在福州当兵的孙子,但心里更挂念的却是平潭岛的石厝营房。老兵一入伍就被编入平潭岛守备团的工兵营,从战士当到排长、连长、营房股长、副团长,一直都在与石头打交道,20多年间,他亲手盖起100多座石厝营房、垒起5000多米的挡风石墙。老兵说,他无法忘记建造石厝营房的艰苦岁月,无法忘记他和战友们的精神家园。
2019年深秋,是个怀旧时节。几位战友陪同山东老兵再次踏上了平潭岛的土地。车过妈祖宫、大岚寺、莲花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沿着环岛公路飞驰。放眼望去,碧海蓝天,鸥飞霞落,帆影点点;环顾四周,防风林、固沙林、经济林、风景林层层叠叠,鸟语花香、美景如画。山东老兵一路目不暇接,感慨道:“这还是那座‘山多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平潭荒岛吗?啥时变成人间仙境啦!”老兵们走访了姜山岛、猴研岛、东庠岛以及长江澳、湾底澳、海坛湾、坛南湾的突出部,这些地方都是当年的前沿阵地和连队的石厝旧址。旧址还在,已不见当年石厝营房的影子,好在将军山下找到了一堵挡风墙,那是连队当年种菜时用毛石垒就的。山东老兵抚摸着一块块粗粝的石头潸然泪下,当年开山破石、运石砌墙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平潭岛简称岚岛,岚乃山间雾气也。中国山水画家偏爱画岚,计白当黑,飘渺沉浮,气息的宁静彰显出意境的悠远。但岚岛的“岚”字道出的却是平潭岛的最大特点——山风最烈。平潭岛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北突出部,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县。海峡的“狭管效应”致使平潭岛处于风洞之中。平潭岛东临大海的山脉名曰君山。君山一带,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数超过200天,是中国最强风区之一。再加上每年少则5次,多则10多次的台风。大风经常裹着飞沙肆虐,“一夕沙埋十八村”是写在岚岛县志上的记录;“三块薯干一碗汤,风沙糠土垫肚肠”的民谣正是当年百姓生活的写照。驻防岚岛的连队必定位于背山临海的战斗部位,所处环境比一般村庄更加恶劣,砖木结构的营房无法立足。20世纪50至70年代,正是国家“一穷二白”的年代,部队用不起大量的钢筋水泥,只能因地制宜,仿照民间排厝模式,自建石厝营房。
对前沿连队来说,最难熬的是冬季。冬天的脚步刚刚来到,连续几周,君山山脉都饱受暴风沙的袭击,营区内的树木,所有超过屋檐的树枝已在狂风中枯死;风沙一来,铺天盖地,眼里嘴里碗里被窝里都是沙子;夜间站岗放哨时,风沙犹如锥子,能钻进人的骨缝,让人浑身酸痛。虽然条件恶劣,但石厝坚如磐石,它就是战士心中的长城,就是部队性格的象征,是石厝把守岛战士炼成了钢筋铁骨、赤胆忠心。山东老兵之所以放不下心中的石厝,因为它凝聚着海岛部队永远的军魂。
福建自古以来为木材大省,丰富的森林资源足以为民居建筑提供充足的木材。先前,福州民居普遍为杉木构建的木板房,在老福州的嘴里,就有了“纸褙福州城”的说法。对岚岛来说,再廉价的木材通过陆地海上多次转运也变得非常昂贵。更为重要的是,木板房怎能承受住台风的冲击。以渔为主、以农为辅的岚岛居民便创造出以玄武岩为主要建材的石厝。石块、石板、石条就地取材,请石匠就地加工。笨重的石料依靠牛车、马车、板车和肩挑人扛搬运至工地。墙体采用双石咬合结构,厚度达42厘米。墙缝用石灰、黏土、细砂搅拌的“三合土”密封,以防雨水渗入。其造型吸收了闽南民居注重封火墙造型变化与墀头装饰的特色,加高并柔化了封火墙的线条。屋顶是“人”字形的硬山顶,不留风雨檐,屋檐几乎与墙面平齐。房顶的瓦片均用石块盖住,以防台风把屋顶掀翻。石基、石墙、石压瓦,地地道道的石头房屋,即使遇到超强台风,牛车马车吹上了天,石厝依然稳如泰山。在岚岛,只要有村庄的地方就有石厝。鳞次栉比的石厝颇像高低错落的碉堡群,它们虽然不如三坊七巷豪华,也不具徽州民居那般高雅。但经历百年风雨的石厝,雨渍漫漶,色彩斑斓,其生态之美极具视觉冲击力。石厝沧桑古朴、沉重坚实的肌理,折射出恶劣条件下岚岛百姓的生存智慧和无所畏惧的性格。
平潭石厝主要有竹篙厝与四扇厝。平潭竹篙厝的原型就是闽南的竹筒厝,闽南一带俗称“手巾寮”,特点是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它的布局大致为门廊、天井、正厅(前房)、小天井、后房、厨房这种带状式建筑。
四扇厝是岚岛石厝最常见的模式,即左右两房,中间为厅,厅又分为大厅和后厅,后厅多为厨房或仓库。多数人家无力一次建成四扇厝,大多先盖一房一厅,将来有望加盖的一面墙体,留下接口,叫做“虎齿墙”,俗称“留码头”。这一特征既是贫穷无奈的产物,又是希望发展的标记。单层四扇厝俗称“过楣了”,意思是过了门楣就封顶,贫穷渔家多为“过楣了”。后期四扇厝发展为两层建筑,厅堂有挑空、不挑空两种格局。不挑空的多将佛龛、祖龛移设于2楼,使2楼前厅成专门的祭祀场所。
平潭岛为福州十邑之一,岚岛文化本应属于以福州为中心的文化圈。但是,海坛水师在岚岛设防持续200多年,出任海坛镇总兵的将领绝大多数系闽南人,以造船、航海技术为看家本领的历代闽南籍精英把闽南海洋文化的辐射圈扩大至浙江、福建、粤北沿海,岚岛受其影响尤甚。清朝道光皇帝赐银为解甲功臣詹功显建造的宅院,叫作“元戎第”,又称詹提督府。该府邸虽然把砖墙改为厚重的石墙,但风格体制则完全照搬了闽南官厝模式,充分说明平潭籍将领詹功显对于闽南文化的认同。此后,岚岛的民居均以此为标杆典范,先后落成的陈家大厝、林家大厝等大户人家的宅第均为“元戎第”的翻版。后来,岚岛百姓对“元戎第”这种“厅堂、住房、天井”为主的三空间建构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创造出广受百姓青睐的“四扇厝”,同时创造出竹篙厝以及三扇两间的排厝。尽管千变万化,基本模式均源自闽南的“官厝”,以及闽南军营简之又简的“排厝”。因此说,岚岛石厝又是闽南文化和岚岛本土文化的融合。
在岚岛的方言中,把“你们家”称作“恁厝”,把“邻居” 叫作“厝边”,把“四邻”说成“厝边头尾”。对于岚岛百姓来说,石厝就是有生命的石头,就是家,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血脉传承之根。
中国有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用这话来形容岚岛天翻地覆的变化最为贴切。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岚岛未来擘画蓝图,提出“一岛两窗三区(国际旅游岛,闽台合作的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的战略构想。之后,岚岛连接大陆的海峡大桥、公铁两用大桥相继建成,北京至岚岛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已把天堑变为通途。岚岛高铁站至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至对台客滚码头15分钟车程,“一岛三区”的重要功能已经启动。短短10年,岚岛已经变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一座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随着飞速发展的步伐,岚岛的村民相继搬进高楼大厦,一座座石厝村庄正在消失。然而,在君山脚下南北9公里范围内完整保留了濒临东海的北港村、渔屿村、君山村、潭水风韵古村的原始民居。这些村庄巧做石头文章,已成为集民宿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主题村,成为岚岛旅游的一大亮点。
2014年,央视记者以北港石厝为背景,拍摄了太阳从东海喷礴而出的美景,并以“太阳最早出现的地方”为题在春晚节目中播出,让全中国知道了北港村的名字。如今,北港村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北港村接待游客60万人次,全村通过出租石头厝、开发民宿、开设农家院、销售特色小吃和旅游纪念品收入达1.53亿元。他们还引进“石头会唱歌”“风中旅行”等台湾青年文创团队5个,创办了两岸文艺工坊、西安美院实习基地及名人创作室,正在让岚岛石厝成为全世界千千万万人的美好记忆。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