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今大成的联奎公园
方友德
因为喜爱荷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荷苑。确切地说,是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旁的荷花苑。福建地处东南,有山有水,适宜种植荷花。我曾到过闽江之源的建宁,欣赏过近百亩荷花绽放的盛景;也到过武夷五夫镇,在朱熹雕塑旁的荷花塘边漫步。周宁的鲤鱼溪名声在外,而溪旁的荷花苑,虽偶有听说,却还是第一次走近。“我们的荷苑有一种别样的风景呢!”陪同我们的乡镇宣传委员骄傲地向我们介绍。
永泰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共登录539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山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联奎塔,三元祠、郑侨墓、金山堂、方壶岩摩崖石刻等。
永泰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宋乾道二年、五年、八年(1166年、1169年、1172年)永泰人萧国梁、郑侨、黄定三科连魁,小小永泰县,7年出了3位状元,书写了中国1000多年封建科举史最辉煌的一页;侍御史黄龟年4次弹劾权奸秦桧,堪为诤臣楷模:张元幹开南宋爱国词风之先河,两首《贺新郎》广泛流传,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度评价;黄建勋浴血奋战慷慨捐躯,与邓世昌等甲午海战英烈名垂千古;孙中山秘书黄展云福建辛亥首义,为民国建立殊勋……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绚丽的篇章。
永泰风光秀丽,景色优美,云顶天门、峡谷温泉、青云樟溪、姬岩古寺、海洋世界,样样具备。古庄寨古民居是永泰传统建筑的精品,凝聚了先人的聪明才智。
永泰还是一块红色土地,1929年9月,任达受中共福州市委委派,在太原小学成立中共太原党支部,组织太原乡赤色农会,燃起了永泰革命的星星之火;1935年始,中共闽中特委、闽中游击队、福建省委转战永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永泰人民给予大力支持并付出巨大牺牲;1949年闽中游击队拔据点、歼溃兵、筹粮草,积极支援解放军,迎接永泰解放。
永泰县城有个占地3.3万余平方的联奎公园。当年只是塔山上几个亭子和一条曲曲弯弯的上山小径。山顶上有一座非常有名的联奎塔和一个三元祠,是为纪念宋朝从永泰走出去的3位状元而建。1987年,县政府决心给群众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的综合性山地公园,结合原有古迹、景点,建成人文博览区、植物观赏园、十二生肖园、滨湖步道、塔山怀古、红色纪念等区域,并新建一代词宗张元幹纪念馆,迁建苏区烈士陵墓和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集古今之大成,让永泰古代名人乡贤和现代革命英烈于园中跨越时空会晤,让永泰黎民百姓,无论皓首垂髫、男女老少,晨昏欢聚,翩翩秀舞。
我到永泰采风那天,正下着雨。在县宣传部的同志陪伴下,艰难上山。小道弯弯石径斜。抬头一望,县博物馆馆长郑启凡撑着雨伞,在联奎塔下等我呢。
他看我衣衫和鞋子被雨打湿了,开玩笑说:“我知道今天有贵人来了!”他解释说,有一次他去旅游,下着大雨,大家都很不开心,导游却高兴地说:“我们这里平时偏旱少雨,民间传说,只有贵人来了才下甘霖!今天你们都是贵人,才下好雨啊!”说得大家心中转忧为喜。听他这么一说,我也高兴地笑了。
联奎塔下,郑馆长在雨中对我侃侃而谈。
联奎塔位于城峰镇温泉村塔山公园内,为永泰地标性建筑。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南宋乾道年间7年3科连魁之盛事,知县包干臣以修文庙余款和材料兴建此塔。冀后贤继起,雁塔题名,连中魁首,故取名“联奎塔”。联奎塔7层8角,楼阁式空心全石结构。整座塔总高21米。内砌石阶盘旋通顶。一层塔门朝北,外立两尊石雕文官。如今只要登上塔顶,可尽览樟城:“龙峰山大雁山弥勒山,三山对峙;大樟溪清凉溪青云溪,三水汇流。”我和郑馆长同撑一把雨伞,在潺潺雨中和把守塔门的两位文官合影。
噼里啪啦,雨越下越大,我们急趋不远处的三元祠。三元祠殿上端坐着3位状元石雕像,背后墙上画着一只神兽麒麟。祠中挂有鄢既济撰“问天下状元几见蝉联三度,愿永阳学子都将鹰扬四方”的联对。我凝视着1000多年前的3位状元,儒雅敦厚,气宇轩昂,这是永泰人民引为骄傲的神祇。供案上香炉盛满父老乡亲膜拜的残烛香烬。
正中坐着的是萧国梁,是永泰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是永泰7年3状元中的第一位。历官著作郎、礼部郎中,广东通判、漳州知府等职。
传说有一天,一只受伤的鹿闯进萧家房屋,一会儿猎人赶到,问萧母:“看到一只受伤的鹿吗?”萧母指了指后山。猎人走后,萧母看到惊慌的小鹿,两眼露出祈求的眼神,心生怜悯,就包扎了小鹿伤口,放归山林。一天大雨过后,几个月大的萧国梁坐在门口“竹轿车”里,萧母正忙干活,突然一只母鹿用鹿角挑着“竹轿车”往对面山上飞奔而去。萧家人立即呼喊追赶。到了对面山上,发现萧国梁安然无恙地坐在“竹轿车”里,只是不见了鹿的踪影。一家人正高兴着,房屋那边传来几声闷响,一场泥石流冲毁了萧家房屋。山鹿报恩的故事流传至今。
第二位郑侨是乾道五年(1169年)状元。郑侨上太学路上,身穿读书人衣服,脚着草鞋。经过衢州江山,饥肠辘辘。夜宿乡村客店,就和女店主商量:“能让我到菜园摘点蔬菜煮粥吗?”店主看到郑侨是个清苦的读书人,就答应了。晚饭过后女店主同情地问郑侨:“能吹笛否?”曰:“不能。”“能唱曲否?”曰:“不能。”女店主惋惜地说:“如果会,今晚山下有人结婚,去了必有报酬,可助你读书。”郑侨非常感激,临走时在墙壁题了首诗:“行李匆匆杖履疏,园蔬自摘自庖厨。老姥不识和羹手,问我能吹鲜唱无。” “和羹手”语带双关,既指善于烹调,又暗喻将来自己能成宰辅之臣。
淳熙十六年(1189年),他当上吏部尚书。皇上派郑侨投递国书。金人以其国主有病为由,叫他到东上阁门投递。递国书应从正宫门入,为国家尊严,他捧国书屹立不动,徐徐说道:“东上阁门,是你们金国臣僚进表章之地,某等恭持大宋皇帝国书来,入此门投进,他日何以复命,不如死守!”自上午至日中,天都要黑了,国书还递不进去,郑侨带国书返。回到朝廷,受皇帝嘉奖,孝宗当众表扬郑侨说:“卿守节不屈,举措得宜。”
淳熙六年(1179年)郑侨奉旨知潮州一年,取得很好政绩。黄定熟悉民情,通达世务,施之政事,皆有可观。如,减少丁产钱,免征竹木税,禁止公务人员下乡吃拿卡要,不收过年费用钱,一年捐公帑2000缗(贯)给揭阳守兵,拨官田500斛给州学作为贫寒学子费用。
第3位状元黄定,是南宋名臣黄龟年之堂孙,自幼苦学经史,擅长诗词。道乾八年(1172年),他在殿试时,面对皇帝策问,针对金兵压境,南宋偏安江南危局,大胆建议皇上振作精神,虚心倾听忠臣意见,改正自喜自傲过失。言辞恳切直爽,深受孝宗赞赏。
黄定在潮州政绩被广泛赞颂,林亦之《黄司业挽词》:“明月酒杯如李白,暮年官职似阳城。秋风癸亥古祠下,多少行人泪眼盈。”癸亥祠是潮州人为纪念韩愈、陈尧佐、黄定而修建的,他们都是癸亥年到潮州任职的,所以取名“癸亥祠”。
永泰县博物馆郑馆长临别赠我大作《永泰文物》一书。这是10余年来他从事文博工作走遍全县村镇旮旯,废寝忘食考证、研究、记录全县539处文物的结晶。而他对永泰的联奎塔和三元祠情有独钟。他在一份政协提案中曾大声呼吁:
“7年3状元”是我县县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也是1000多年科举史上仅有的个例,是永泰人民最为宝贵、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建议在“六馆一中心”前的广场,建设“三状元”雕塑群,文化广场就取名为“三状元广场”,这样一可以弘扬我县的“三状元”文化品牌,大大提升我县旅游文化的知名度;二可以成为“三状元”海外后裔寻根谒祖的重要宣传平台,为联络海峡两岸的宗亲服务。
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提案。曾荣获县“优秀提案奖”。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