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11: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河清



漈水成烟不羡仙

 

黄河清

 

 

壁立的两座山崖,执手可牵,可不知何故,谁也不首先伸出自己的手,就这么凝目相望,一千年,一万年,上亿年,无法挣脱心灵上的羁绊投进对方的怀抱,但是谁也不愿离开谁,一腔痴情借了山溪倾诉,托了山风传递,天空的辽阔因了这份苦恋变成了狭窄。然而他们脚下这条蜿蜒了14公里,隐密而又跳跃着的鸳鸯溪,却演绎着深情的爱恋和缠绵!

漫步在凌云栈道上,仰头望天,是高耸入云的峰顶;俯身察地,是数十丈高的悬崖;放眼远眺,点点峰峦棋布。几十米高的松树直入云霄,碧玉般的树冠慷慨地为我们遮挡阳光,在枝叶的层层阻拦下仍有几缕阳光调皮地穿过枝叶的缝隙,在栈道上淀开了一朵朵花儿。时不时可以看到一只松鼠,“嗖”的一声就窜到了对面的一棵松树上。栈道崖壁上布满一个个窟窿,那是岩燕的窝,我不了解岩燕,但我想,能以悬崖峭壁为家的鸟,一定不容小觑。

从栈道下来,沿一侧的山路往下走,山路大多取自天然石块,朴拙平滑。峰回路转时,顺山势,凭感觉就能走向正确的路径。此时峡谷内游客不多,以致迎面遇见,都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热情,问一下前面的路还有多远,前面是否有难得一看的景色,然后,互相鼓励着擦肩而过,各奔前程。虽然彷徨犹豫过,但是没有人走回头路,未知的前方就是心仪的风景。

峡谷两岸的岩壁上,生长着各色树木,有化香、椤宋、樟木、冷松等等,虽然没有肥沃的泥土滋养,但依然顽强地在岩石的缝隙中扎下根。岩石上的树木生长很慢,树径也不大,但任何一蔸树都有上百年,有的甚至是上千年的树龄。这里的映山红开得迟,初夏时节仍然可以看见它们盛开在葱郁的树丛里,恰到好处的点缀,增添了不少夏日的韵味。清脆的鸟鸣,在空谷里时不时地传来,越发增添了静谧和凉意。

鸳鸯溪谷的瀑布很多,有仙人瀑、壶口瀑、喇叭瀑、鹊桥瀑、仓潭雄瀑……大大小小的溪水从崖顶向峡谷倾泻而下,跌撞在岩石上,飞花碎石般飞溅开去。风起的时候,形成一幅幅跳跃的奇幻水幕,飞飞扬扬,摇摇曳曳似一组组跳动的乐曲。在有些缓坡的岩石上面,由于溪水千百年的侵蚀,地衣下面的岩石都空了,一层层地衣就像一片片厚重的绿色铠甲,披在原始峡谷的崖石上,张扬着狂野苍古的遒劲。

不远处就是鼎潭仙宴谷,峡谷中四潭如巨鼎相连,间有“烟道”相通,俗称鼎潭串珠。潭中碧水沸腾、玉液翻卷,如沸锅一般。水雾弥漫,扑扑有声。谷中岩床光滑,巨石林立、峭壁相夹、月门洞开、高瀑飞泻、险洞高悬、清风习习,气势恢宏。传说,这里是鸳鸯最喜欢栖息的地方。鸳鸯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雌雄异色,出双入对。鸳指雄鸟,红嘴橙脚,羽毛鲜艳华丽,有羽冠,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鸯指雌鸟,黑嘴橙爪,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诗画里的鸳鸯总是美得惊艳,美得惊心,“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等等。这对美丽的比翼鸟,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希冀。

每年的秋季,上千只的鸳鸯不远万里从黑龙江飞到这里越冬,因而这条溪被称作“鸳鸯溪”,屏南也被称为“鸳鸯之乡”,这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自然保护区。可惜,现在是初夏,鸳鸯溪的鸳鸯不在,它们空出一溪好山好水。有鸳鸯的地方必有猕猴,当鸳鸯的天敌——老鹰出现时,群猴即嗷嗷嘶叫,提醒鸳鸯飞避密林岩洞或潜入水中,它们成为鸳鸯天然的“卫士”。水中嬉戏的鸳鸯和林中跳跃的猕猴,给这幽静的溪谷增添了盎然生机。

倘佯于峡谷,最开心的就是与溪水相伴,走到哪,溪水声就会陪伴到哪。这淙淙的溪水声是一种清宁的玄音,不温不火,不燥不急。它们或舒缓或叮咚,或飞流直下或浅吟低唱,或月下敲门或抚琴弦放颤。置身期间,你会情不自禁探身下去,择石而坐,仿禅师打坐,闭目合掌,一切尘世纷扰全无,有种坐听水声到天明的情愫游离于脑畔,挥之不去。

山里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灿烂,刹时乌云密布,雨很快就沙沙沙地落了下来。滴在水潭,荡起朵朵涟漪,洒在枝头,滋润青翠的嫩叶,飘在花瓣上,聚起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山路旁有一处用竹子搭起的凉亭,一位老人坐在亭中,他的目光投向峡谷,试图想打捞起什么,可是雨声不止,流水不止,老人缓缓地抬起头,任由山风吹散头发,撩起花白的胡须。也许,在他看来,鸳鸯溪是越来越深邃了,让人感叹水流的力量,时间的力量。一个人要从时间的这头走向彼岸,其间未定的沉浮,注定成为他自己不可重复的经历。

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他打开塑料袋,抓起一大把茶叶放入青花瓷壶中,冲入煮沸的水,洗茶,再冲一壶,然后,倒入我们面前的小青花茶盏中,汤色金黄,诱人之极。我端杯轻啜一口,舌尖抵齿,茶汤漫漶于唇齿之间,再旋转于口,品之,妙不可言。纯厚、味正、涩而生津,更有一种淡淡的兰香,咽之,回甘感便出来了。老人告诉我们,这茶叶是鸳鸯溪谷中的野茶树制成的,这水就是鸳鸯溪里的泉水。茶之香,是水之功,茶之效,是叶水相融,万年的古泉激活了千年的古树茶。

在这雨、雾、风、茶的间隙,时间柔柔地从身边淌过,在意犹未尽之时,天色却浑然不知地渐渐明朗起来。云蒸霞蔚,山色远处慢慢升腾起若隐若现的雾霭,似菲薄的轻纱一样笼在这片绿林之上。太阳露出半边脸,先前在雨中温柔舒展的褐色岩石,此刻开始千娇百媚,变得扑朔迷离,时而是紫色、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又时而是赤色,在光线的作用下七彩缤纷,苍茫迷幻。

拾阶而上,远远的便听到水的轰鸣,潮湿清凉的水气在空中飘荡,一道飞瀑从对面的崖壁上倾泻而下,这就是百丈漈瀑布。瀑布高过150米,宽20余米,丰水时,一重瀑布倾泻而下,气势恢宏。枯水时可分解成三重瀑布,曲折有致。此时,正是枯水期,我们从瀑布边上的小道往上爬,只见数团浓气冲下,到下端时又散成无数的小烟雾,飘散开去,溶入崖间的绿草中。崖石上面,水花四溅,滴水穿石,形成了一道道的横沟,流淌着的水集聚着向下一级的潭中汇合。我们不时地抹去脸上飘洒过来的小水珠,深深地呼吸着甜甜的空气。一阵很大的山风吹过,瀑布变得薄如蝉衣,柔如丝卷,雪沫般向远处飘洒而去。

到达位于百丈漈半壁崖中的水帘洞,洞壁无岩石突怪,可容纳百人。站在洞中朝外望,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从门洞往下滚落,恍如一张巨大的水晶珠帘悬挂在洞口,对面山上的苍翠树木已看不真切。这天造地设的百丈漈水帘洞,被列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果然名不虚传。

百丈漈瀑布的响声渐渐远了,连潺缓的溪流也轻着声音,生怕惊扰峡谷的寂静。暮色中的鸳鸯溪升腾起薄雾,夕阳穿过树林洒在上面,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粉。如烟的雾气在我们周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地飘浮着,让人有种起起伏伏、晃晃悠悠的感觉。人间仙境此堪逢,此时,萦绕耳畔、羁绊心绪的全是仙风道骨般的情愫,我们不都是仙人吗?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