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 00:1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雷永健



畲风,在这里延续

 

雷永健

 

 

罗源是福建乃至全国畲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也是福州市畲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份。罗源湾历来是闽东、浙南畲族迁徙的“中转站”、语言的“衔接点”、民俗的“表述区”。古往今来,这里畲风厚重,散落在全县各地的畲家人,按照民族习俗,耕山耘海,生息繁衍,创造了众多灿烂的民族文化。正如《畲族源流研究》一书的作者雷弯山所言:“研究畲族历史文化,考古的去漳、泉,印象的到罗源。”罗源畲族有着执着的古韵语言、抒情的口头文化、虔诚的请祖礼俗、艳丽的楚风服饰、奥妙的医药拳术、独特的婚礼表述……它们与其他民族文化一道,共同点亮了中华文化的耀眼星空,为促进人类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韵畲风雅俗兼香

 

  罗源畲语,以古畲语底为基础,吸收闽南、闽西方言和福州(罗源)汉语表层等三方面成分,由15个声母、47个韵母和6个声调形成。按照畲家人的说法,畲语即“自己话”,在族内交际使用。畲语是畲族的标志,它是连接民族亲情与信任的纽带。

  山歌,罗源畲家人叫“歌”,学界谓之“畲族山歌”,简称“畲歌”。由于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畲歌”自然而然承载着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千百年来,他们在“答歌”交流中,以口头文学形式,完成了教育、伦理、道德等诸方面的历史传承。

  罗源畲歌艺术,从全国角度而言,有其类别的规则、礼俗等共性外,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是“双条落”,即每首(条)两节,上、下两节叙述同一件事,下节补充上节的不足;每节四句,如同古诗一、二、四句末字同韵,但不究平仄对仗。二是假声唱法,通过喉音,达到声调张扬、音质高亢的效果。因此,评判罗源畲歌的质量以“创歌”、唱歌两项为标准:一是创歌(创作的歌词)的“歌米(歌词、字)”表达是否到位、逻辑是否准确;二是唱歌技艺必须“歌字读得明(即咬字清晰)”,让人听得明白。畲歌的创作与演唱,必须具备能说畲语为先决条件。如今,罗源县畲族山歌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罗源畲族服饰以凤凰为主线,故名“凤凰装”。凤凰装,尤其女性为最,1975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罗源县畲族服饰为“全国畲族代表装”。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罗源畲族女性服饰有三种象征,即头饰以发式和饰品辨别已婚妇女、成年待婚姑娘、未成年少女三种;服装以凤凰装(已婚)、小凤凰装(未婚女)、凤翅装(少女)式样区别开来,饰品饰物以凤凰冠(银制品)、耳坠(银制品)、扁扣(银制品)、戒指体现已婚妇女,以发拈、耳环体现姑娘,以耳环和红头绳体现少女(少儿);女性服装又有正装(礼服)、劳动装、闲时(休闲)装三类。走进畲乡,如果你是想找对象的,面对畲女的梳妆打扮,就能一目了然,准确识别哪个是你合适的追求目标了。

  罗源畲族请祖乃祖先崇拜与图腾信仰的表征,“请祖”为祭祖、迎祖、送祖的总称。祭祖包括远祖祭、近祖祭,请祖(迎祖、送祖)纯属近祖祭。前者为特殊情形举行;后者为同宗对共同始祖的孝敬行为,一般各支系(村)之间每三年一请,即始祖的牌位轮流抬回各自(二世祖、三世祖、甚至四世祖)村落的祠堂里。两三个或十几个支系(村)之间循序迎送,周而复始。罗源畲家人请祖尊严、隆重,一般选择在农闲季节举行。确定“黄道吉日”之前七天内,严禁夫妻房事、家庭口角、邻里不和、口出脏言和挑粪稼田,迎、送两支系(村)共同履行。此乃族规所约、无不遵守。

  罗源畲家婚礼三大特点:

  “廻避”重要居家设施适时遮掩,即新娘于娘家跨入花轿与花轿进入夫家门口直至入洞房全过程的时间段,双方大厅前后的石臼、谷砻、石磨、织布机系列器具等,应全部遮掩,所有在场的男女老少不得牵手、搭肩。

  “男跪女不跪”,即拜堂时,新郎行“三跪九拜”礼(每一跪地,双手合掌举头向下施三拜),而新娘只需作揖(右腿稍作弯曲动作、双掌合并放在腰部,动作与新郎九拜同步),充分展现了母系社会的浓郁遗风。

  “三踢轿门”,即花轿到了新郎家大厅内停放,新郎双手捧着一对烛台,抬起右脚往花轿门上连踢三次,意为驱散花轿一路走来可能遇到的污秽。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乃畲族的传统节日。这一习俗专门为上一年出嫁的女儿携其夫婿回门做客而设,称“二转(回)客”,即女儿出嫁后第二次回家做客。女儿在这一天,由夫家的小姑或堂小姑、重小姑陪伴而回,当天午后至傍晚,女儿要领回娘家的“二次嫁妆”——棕衣、斗笠。

  因此,女儿娘家的堂兄弟、重兄弟必来串门,由此也产生了对歌、酒令等环节,加之必须的祭拜祖先仪式,场面热闹非凡。后来,其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邻里前来观瞻,也为广大有缘年青男女提供了很好的恋爱机会。

  上世纪80年代,全国畲族地区纷纷利用“三月三”平台,推动旅游项目以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罗源县“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始于1985年,经过开头几年的实践,如今已经从单一的活动项目逐步扩展成畲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展示活动。

  

执着坚持,继续前行

  

  罗源,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畲族聚居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畲族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畲族人民纷纷走出大山,融入了城市生活,因而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忽略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人们对此喜忧参半。

  近年来,罗源重视民族文化工作,古韵新姿的罗源城,畲族文化元素比比皆是,那些有失声先兆的畲语再度焕发生机,它们如快乐的音符,跳跃在大街小巷。

  其实,在城乡畲族家庭中,只要有两个以上畲族成员,畲语就是日常用语之一,形成了普通话、当地汉人俗语、畲语“三合一”语言格局。但如今三十岁以下高学历的畲族人群中,会听懂畲语的不多,能讲的更是凤毛麟角。

  畲语,作为畲家人的母语,凭借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自尊心、势头情,但愿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不会崩溃式地消失。

  畲语的存在,就能保证畲歌的存在与延续。畲歌的“创”与唱,先决条件是能说准畲语。畲家人对畲歌艺术文化而言,不仅是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必不可少的。当前,全县能创、唱畲歌的有数千人,约占全县2.1万畲族人口的百分之三十。每当节日、喜庆日子、或社会活动,现场歌声此起彼伏。在县域,除一所被文化部门认可的“畲歌传习所”外,还有十多处山歌爱好者自发设立的唱歌点,他们称之为“歌店”。同时,县文化馆还有8名随叫随到的男女歌手,他们经常代表罗源县参加省、市和省外的畲族文化系列活动,并获得不同名次的荣誉。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中,自发的群众性的畲歌“组织”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不衰,坚定不移地保护一种民间口头文化,精神可佳,值得褒扬。

  会说畲语,可能就会唱山歌。能说会唱,没有民族的特定服饰,就显得畲族元素的不完美。走进罗源,如果你有机会遇到某一种大型或小型的文化活动,一眼望去,数不清的着畲装的畲族妇女,把现场点缀得如诗如画。其实,她们的服饰并非为节日和活动准备的,而是经济社会给了服装市场造成比价差,直接影响她们的选择“改装”。尽管如此,畲家人的传统服饰仍然不舍不弃——出嫁时每人必备一套完整的服装饰品饰物作为主要嫁妆。当前,畲族服装产业不是很景气,全县还有一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畲族服饰保护基地、一个省级畲族服装保护基地、五个民间畲族服装制作点,从业人员13名,其他家庭临时裁缝匠23名。尽管这一百多号服装从业人员面对冷酷无情的边缘化,还是坚持招收学徒学艺,期盼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走进罗川,走进畲乡,让人震撼的是那些畲家老妪,她们置衣受比价制约感到划不来,就来个“改装不改头”——保留头饰,换上通行服装。你若徜徉在城关街头,碰上来自起步、白塔、松山的畲族长者,请送给她们一个大拇指手势,表示尊重她们的民族自尊心!

  畲语、口头文学、服饰,只是表述一个民族的符号,而人的文化内涵却是对先祖的崇敬、对远古祖宗的敬畏。畲家人对粤东、贛南、闽南、闽西这个入志、入谱的辽阔地域——凤凰山的故园景仰,以及对自唐末至明初500多年封建政权三次大规模的清剿,千里迢迢逃至今天的这片热土生息繁衍过程化作了民族共同体的铭记,铭记一批又一批民族精英和勇士。今天的请祖习俗由此而来。走进罗川,走进畲乡,所见到的每年冬季到新春期间,都能欣赏到畲族请祖活动。他们在仪式过程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忠、孝、仁、义”道德行为。

  走进罗源,县委宣传部那块“罗源县畲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牌子告诉你:罗源畲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在务实中进行着,她在带领各级党政组织和民族、文化等部门,按照县委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实施“畲风海韵”的文化建设工程。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和“闽都文化节·畲族风”两次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民宗局和文化馆全力指导,帮助乡、村“三月三”歌会、“三八劳动妇女节歌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教育、文化、民宗部门组织定期“畲族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活动”,选派各项畲族“非遗”传承人配合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的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县文化馆支持畲歌传习所、畲空拳传习所,为罗源县畲汉儿童少年传艺。

  ——广播电视局利用电视台的《走遍罗川》栏目,不定期拍摄畲族传统文化题材的节目。

  此外,在罗源城关及福州市区、宁德市区开设十一处以畲家拳、畲医畲药“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主体的民间“畲医堂”“畲族青草医”、畲族伤科……从业人员23名,服务闽中、闽东、闽北多个县(市、区),民间畲家拳、畲医药罗源名片名扬福建半壁江山。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三月三”畲族风情节文化品牌综合了畲族的绝大多数文化项目,为传承与弘扬畲族传统文化提供平台,鼓励畲族同胞自我保护自己文化的自觉性、也唤起了广大汉族同胞支持、爱护畲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和谐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