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23:3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少衡



罗源湾山水画

 

杨少衡

 

 

游览罗源湾,感受有如走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这个海湾位于福建沿海东北部,是福建六大深水良港之一。从地图看,罗源湾形状奇特,口小,腹大,海湾曲折,形似葫芦。据资料记载,该湾拥有海域面积240平方千米,其南岸属连江,北岸属罗源。罗源县辖范围包括湾内海域93.36平方千米,湾外海域65.12平方千米,这里山青水绿,天高海阔,四季如画,风景独好。

罗源湾的东北角有一处特别的景致,可以从高处饱览湾区山水的壮美。华能罗源电厂依山傍海坐落在此,向湾而起,厂区一支高耸的巨大烟囱前方,矗立着两座高塔般长方形建筑,借助其侧面一部工作电梯升到“#1锅炉97米层”,于近百米高处向西北眺望,只见罗源湾纵深广阔,海面波澜不惊。视线越过前方几座小岛,罗源县境内40余千米自然岸线在海湾那一侧蜿蜒,远方的山岭在天际白云间若隐若现。

这里的自然景观可谓绮丽,沿海岸向东北直抵罗源湾出海口,也就是葫芦口位置,有一个渔村安卧于山脚。这个村子扼罗源湾东端入海口,村名吉壁,属碧里乡,村前有一片平坦广阔的沙滩,村后有几座高耸山岗,站在山顶可望珍珠般洒落在东海海面的一串岛屿,包括东引岛、西洋岛、复兴岛、横山岛、白引岛等。顺罗源湾向西北上溯,穿过整个海湾,在海轮、渔船和沿岸堤坝、港口、建筑的陪伴下,有岛屿星星点点于碧波万顷之间, 海浪拍打礁岸,白色水花起落。数十千米外接近海湾的最西端, 差不多就在葫芦底的位置,有大片海岸红树林绵延,潮水在林间流淌,海鸟在林子上空飞翔。这里是北山村,属松山镇。从这里往北,穿过北山特大桥,沿一条江流西行,不远处高楼林立,转瞬来到罗源县城,罗源湾便得名于此。

据资料载,“罗源”一名最先见于唐大中元年(847年)所设“罗源场”,相传其名因境内溪流称罗江,三支流同出于白塔乡蒋山水竹湖一源,所以名“罗源”。咸通二年(861年)罗源场改称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设县,时称永贞县,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次年即乾兴元年(1022 年)定名为罗源县。作为千年古县,罗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历代名人众多。唐代有梁国公倪振,北宋有名臣余深,南宋一朝罗源进士多达203人,有黄棆三兄弟“三黄世家”、帝师陈显伯、名臣张磻、《扪虱新话》作者陈善等,近代亦有张光旭等名人。罗源还是土地革命时期闽东革命的三个发源地和两个中心之一,留有众多珍贵红色文化资源。现今罗源县域面积1187平方千米,辖6镇5乡,户籍人口约27万,其中畲族人口2万多,占总人口8.2%,是福建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近年罗源县分别名列“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省级文明县城”“福建省森林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以及“享受原中央苏区待遇县”等。

罗源县城南郊有一座山,形如覆地莲花,得名莲花山。游览罗源,这座山不可不去,这里有几处历史名胜,特别是圣水寺广为人知。我曾两次拜访此山,却不是寻访圣水。数年前一访这里的一座烈士陵园,其中有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被称“福建第一人”的林可彝纪念碑。此次再至则是为了一睹山上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藏在此间一本资料所收古图里,古图名《圣水泉声》,为清道光年间《新修罗源县志》的一幅插图。罗源文友谢飞峰让我注意画于该图左上角的一块石头和旁边的“紫月” 二字,若不是他点出,还真是很难注意到那个位置。这幅图令我很兴奋,拿手机拍下,于次日劳烦谢先生领我上山一寻。从莲花山脚一路拾阶向上,不时比对手机,发觉百余年前古图的阶梯转角、亭台建筑、山石方位,还能在现实中大体对应,心里竟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我们所寻“紫月”石藏身于“铁印”石之后, 没有路近前,只能隔一段距离观赏,于我却已一遂心愿。

这块石头有何讲究?原来与“莲峰月色”相关。“莲峰月色”又是什么?原来是“罗川八景”之一。罗川是罗源的别称, 罗川八景为罗源的一张文化名片,最早出现于明末,时有一位名士曹宗伯写了一组《遥咏罗川八景》诗,送给时任罗源知县章简。诗中写的八景是“莲峰月色、圣水泉声、三川春涨、五里潮平、匹岩飞雪、茅顶留云、紫霄盖树、金粟盘榕”。莲峰月色是首景,曹宗伯这么写它:“层峦开复合,正似花含蕊。浸在月明中,芙蓉初出水。”月下山岭如花,美妙之至。后来有许多文士、官宦为罗川八景吟咏,最为人称道的是清道光年间曾任台湾府教授的罗源人薛锡熊一组回文诗,其中咏“莲峰月色”诗的头两句为:“娟娟月色丽南山,秀拔莲峰一指间。”反过来读“间指一峰莲拔秀,山南丽色月娟娟”,月色明丽,秀峰挺拔,诗情画意,意味隽永。谢先生介绍称,“莲峰月色”有两重意思,一是十五满月之际,月光照耀下,山如莲花。另一重意思则具体指紫月岩,周边林木茂盛,中间巨石光洁不长草,带紫色形似月光。两重意思都颇具象,无论月色石影,无不画面生动。由于时间不巧,我无法于月下访莲,爬上山来,只能遥望紫月,遥想此间古时美景。上了莲花山才知道,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罗川八景竟有五景与此山相关:除了“莲峰月色”,“圣水听泉” 也在这里,所以有圣水寺。从山上栖云洞顶巨石,向北俯瞰县城,可观“三川春涨”,观潮亭可看当年“五里潮平”,“茅顶留云”亦可从莲花山远眺。这些景物既是当地自然景观,又因人物感受、情怀的介入以及历代吟咏而汇集丰富人文内涵,展现着天地造化之美,历史文化之韵,给了罗源湾这幅山水画一重厚实古意。由于时间的推移,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变化,昔日罗川八景有一些已景象不再,例如“三川春涨”原指“县城南溪、北溪、中溪,春雨暴涨,其白如练。”“五里潮平”原指“平潮时,帆船往来如织。”因为河道变化,围滩填海阻隔潮水等缘故,今时景致与往日已经有别。但是“罗川八景”这张文化名片依然在展示着千年古县罗源的厚重底蕴,同时,亦有众多新景致在今日罗源湾生机勃发的山水里闪亮。蓬勃的产业发展无疑是当下罗源湾特殊的、充满现代感的看点。助我们登高览胜的华能罗源电厂颇具代表性。这家企业以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海·文化’ 电厂”理念而引人注目,该厂一期项目两台660兆瓦发电机组于2017年底相继投产,为福建省内现役机组和国内同类机组最优。三期项目建设完成后,总装机将达到5320兆瓦,成就罗源湾上一大能源基地。罗源湾还形成了一个以钢铁产业为龙头,汽车配件、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宝钢德盛、闽光钢铁、亿鑫钢铁、罗源小蕉四家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冶金工业体系,为打造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奠定基础。临港产业依托的是罗源湾北岸良好的港口条件,这里的岸线主要为岩石组成,水深港直,规划的港口码头岸线长达11.7千米,可建设码头45个, 已建成泊位11个,其中将军帽作业区1#泊位为15万吨级,水工设计按30万吨设计。罗源湾港区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500万吨,已跻身国内超大吨位散装港区行列。从罗源县城出发,沿海湾向东行进,一路上堤岸、码头相连,厂房、楼宇相接,车辆不绝,一派繁忙。兴旺发展的企业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沿岸观光已经成为罗源湾一大景象,展示此间经济发展,亦为罗源湾增添别样光彩。城乡建设、城市品位提升和乡村振兴以及新兴旅游服务设施项目也为罗源湾山水增色。近年罗源县城老旧改造、城区“十位一体”综合提升效果明显,城市公园串绿成线、串珠成链。松山、起步、白塔“三个组团”等项工作创造乡村振兴模式,提高乡村“颜值”。紧邻县城沿湾而建的罗源湾滨海新城在4平方千米内,建设一座集商贸、住宅、科教、文卫、旅游为一体,基础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滨海旅游城市,目前已经形成规模,聚集了人气商气,展现出罗源新姿。罗源“畲风海韵”旅游品牌正在精心打造,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为核心,将畲族民俗文化小镇、渔乡风情小镇和知青记忆小镇组合形成的“一区三镇”旅游特色产业区,连同畲山水景区、百丈红色旅游综合体、井水渔村旅游度假区等景区一起,让罗源湾风光更其亮丽,山水更具纵深。

罗源县松江镇迹头村位于罗源湾西端北侧,隔着一片海面与北山村遥相呼应。这里有一个迹头码头,一条水泥铺面砌石长堤从陆地延伸入海,堤坝码头边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和快艇。长堤尽头还连接着一条长长的木浮桥,几段相接从码头伸向海中渔排。沿着长堤,有片片大广告牌排布,我注意到其中一幅广告列出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海鲜餐饮、快艇出海、空调包厢、烧烤、住宿、茶艺、K歌、棋牌、海钓、登岛、出海捕捞”等。领我前去一访的朋友告诉我,节假日特别是夏秋季节,有众多游客慕名至此,包括很多福州的客人,从码头由快艇送到海中渔排, 在那里休闲、游玩、钓鱼、吃海鲜。今天不是双休,又值早春, 天气还冷,不到热闹时候。正介绍间,就见一旁一艘快艇启动, 载着一船兴高采烈的客人从码头驶向海洋。

我能感受到这一船客人的好心情,无论他们来自何方。在罗源湾的这个角落,观赏海天山色自然风光,感受生态环境的改善,品尝海鲜美食,参与别致的海上休闲项目,有助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看着远去的快艇,不禁想起罗源朋友一再提起的往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15次到过罗源,关心、关怀罗源。罗源县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提出要“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建设幸福宜居新罗源。”此刻罗源湾风光里,可以看到这幅山水画浓墨重彩,正在一笔一笔画就。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