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翠婵



神在人间

 

刘翠婵

 

 

去西洋宫,走了一段十几年没走过的路,山路弯弯,零星车行。从前,这段路是通往省城的必经之路,后“必经之路”被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取代,曾经的马不停蹄,让路给门前冷落。都说,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其实走的人少了,更是路。历过繁华喧闹,归于平静荒凉之后,路便有了另一种气质,沉静之至。像一个人的修行,它不通向人声鼎沸,只通向无声无息。西洋宫里供着神,神在人间的时候,大概就是走在这样路上的人。

对西洋宫不甚了解,只觉“西洋”这个地名,很亲切,因自己生在“西洋岛”。以为有“洋”的地方,都在海里,但遇见好几个“西洋”在群山之中,或是一望无际、广阔无边、眼神都无法抵达的“三无”之处,皆可谓之“洋”。

这个“西洋”,在罗源县飞竹乡,在高高的山岗上。西洋宫里,供着三尊神,陈靖姑、林九娘和李三娘。她们还是人的时文本框: ■文本框: ■候,是结拜三姐 妹,成神之后,被尊为妇幼保护神。罗源西洋宫与古田县临水宫、福州下渡陈靖姑故居皆为陈靖姑文化发祥地。据《罗源县志》记载,罗源西洋宫建于唐贞元六年(790年),原为林九娘泣奠师姐陈靖姑所设灵牌及悲痛身亡之遗址,为纪念林九娘所建,比古田临水宫早建12年, 是全国最早供奉陈靖姑的宫庙之一。

神在人间,是最好的那个人吧,好到尽头,成神。

在罗源、古田、福州,十里八乡都流传着许多陈靖姑和姐妹们“好”的故事。她们除暴安良、扶危济困、救婴护妇、恩泽苍生, 以女性特有的慈悲与坚忍,让人间苦有所缓,让人世悲有所释。

陈靖姑24年的人生中,因其夫为官罗源巡检,她有6年时光是在罗源度过的。24年与6年都很短,但她的好,世人却记了百年千年。遥远的古代,在医疗不发达,人偏地远的乡间,她的每一个义举,都是赐福于弱者与百姓。

传说陈靖姑从小就学医,她特别善于听。听自然万物的声音,听村里村外孩童的哭声,听病者的呻吟声,听每一点细微的差别,然后细心问询,对症施救。她那颗至好之心,听出了许多人间不幸,也治好了许多人间不幸。

其实,神在人间,也是最苦的那个人,是独自走在沉静之路的人。苦到尽头,成神。

唐天成二年(927年),福州大旱。陈靖姑身怀六甲,施法为民祈雨。天降大雨,陈靖姑却力竭不支,她身殉产厄时说:“吾死后不救人产难,不神也。”与人善,与人仁,与人好,独与己痛,与己难,与己苦,是为神。如林九娘、李三娘。

与陈靖姑一样有着医者仁心的林九娘,听闻师姐身故,设灵位祭奠,不久因悲伤过度随姐而去。也是苦,至苦。

林九娘,原名林淑靖,唐大历四年(769年)九月初九日出生于罗源县飞竹村,故又叫“飞竹奶”。林九娘自小就熟习《周易》、卦理,兼习武艺,平时为当地民众看病、接生,除恶霸, 直至付出生命,乡人感念其德,立祠祀之,与陈靖姑、李三娘一起被尊为“护胎佑产三女神”。

在乡下,有许多神的传说,且女神居多。临水夫人陈靖姑、妈祖娘娘、太姥娘娘,都曾是人间人,后来都成为天上神,成为长久以来民间的一种护佑与慰藉。不论为人,为神,她们都充满着温情的母性力量。有时也纳闷,为什么女神那么多,是因为生而为人时,她们体会了更多尘世之苦吗?

神在乡下,是祖母初一、十五的祈愿,是母亲日日清晨的素食,是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灶膛炉火,是年复一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神在路上疾走,一走就是千年。神在高高的山岗上,神也在低低的尘埃里。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