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10: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 英

 

沧海桑田宅里湖

何 英

 

曾听说,溪南镇长兴村宅里湖自然村,是传统文化之村,谢氏一门出了两位历史名人。

辛丑初夏,带着几分期待,几分欣喜,慕名探访。

来到集镇前,一座三面风帆式的地标建筑吸引着我们。在惊呼中,我们下车参观。这是近年新建的三扇巨型的花岗岩浮雕,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看,都犹如一艘扬帆出海的巨轮。它,不仅昭示着来往的过客,也鼓励着溪南人扬帆再出发,目标在远方,远方!

三面花岗岩风帆前,是惟妙惟肖的美术雕饰作品,它用形象告诉人们:这里是先贤谢邦彦的故里、黄瓜鱼基地和半月里畲乡文化风情乡村。

像孩童第一次外出遇到新鲜事,站在这地标建筑物前,望着周边的农田菜地,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座美丽的乡村文化公园:以这地标建筑物为中心,辐射方圆千米,四周竖立着用花岗岩雕刻的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与海洋有关的诗词作品。那作者的形象,精致地用石雕作品表达……

哦,这是我对溪南美丽乡村文化公园的遐想。假如我有缘再次站在这里,或采风,或闲游,或访友,仿佛就与先贤对话!

在思绪的放飞中,同行的作家催说要“赶羊回家了!”是的,我的采访目的地是近处的长兴村。

上车后,似兜一阵风便迎来了长兴行政村的“两委”主干。他们年轻,有朝气,脸上写满了自豪。热情相握后,直入主题。在村主任眉飞色舞的介绍中,我们得知长兴村直辖多个自然村。这“宅里湖”自然村,以谢氏为主。谢氏家族,是从柏洋乡“谢墩”搬到“虾塘”后,再迁到这,现在全村4200多人中,谢氏1300余人。宅里湖,人杰地灵,一门先后出两贤,谢邦彦和他的第七代孙谢翱。

哦,一门两贤。这里的山水可有特殊的灵气?

大家七嘴八舌地边走边聊,得知宅里湖坐落在洪山下。那高高的洪山,是村里懵懂少年逐梦的地方。尤其是勇敢的男孩子们,小时候常悄悄地把虾干塞进口袋,相约结伴比赛攀登。出发前,他们相互拉钩:最先登上洪山顶的是冠军,长大后必定是能走得最远最远!。

至于那屁颠屁颠跟着走、待“冠军”们下山后还在原地的“小不点”,他们只得学着大人模样教训着:要多吃大黄鱼,才能跑得最快!

慢步宅里湖,首先迎着我们的是村中一条近千米的古城堡。坚固而长满了青苔和爬墙草的城堡,不管你是否驻足细抚,它都在诉说着岁月的风霜。所不同的是,在内则登城堡,用的是一块块平展而结实的大鹅卵石悬插着作楼梯,真让人为古人的智慧拍案叫好。古城堡脚下,朝古村的是一条用鹅卵石铺就、历经几百年的古驿道,朝现代新村的是一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道。这真是古今事物相同,实质却天差地别。

再前行几步,一座建于1763年的“燕乐亭”在迎接来客。只是,这燕乐亭早已焕然一新。现在的燕乐亭,成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村民办喜事宴请宾客的公共场所。只要稍稍驻步,就能让人体会到那传承了几千年的乡村猜拳吆喝的醉人声。

踩着古驿道,唤醒了我脑海深处的记忆。儿时的我,迈出家门,无论东西南北,脚下的道都是用这种鹅卵石铺就的。我想,不管是“海马体”何时来临,这种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都将让我记忆终身。

8-1 谢邦彦.jpg

 

双脚踩着这条裸露着鹅卵石的古驿道,似乎在呼唤过客,你尽管像一朵云,悠悠地飘来,再缓缓地飘去,而这古驿道的历史沧桑,就让岁月去慢慢地抚慰。

我稍做沉思,村主任继续自豪地介绍说:村里祖辈口口相传,葛洪山因葛洪仙人炼丹而得名。水流顺着洪山往下“倒水”的第一个村,便是这宅里湖。因此,这里人杰地灵,谢氏一门前后出了两位著名文学家诗人。

据早年的《霞浦县志》记载:“谢邦彦,字廷美,建炎二年戊申李易榜,江西提刑判官。”谢邦彦祖籍长溪绯洋(今柘头村),字朝美,号后洲先生,宋代著名词人、诗人。谢邦彦的祖辈南行迁移沙江方厝城,生长在谢厝里,出身书香门第的他受祖辈影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至今宅里湖的谢氏宗亲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常用邦彦幼时读书为避免烦扰,用梯子爬上草楼后,让人移走梯子,自己躲在那读书,天黑之后,再让人把梯子架过来才走出草楼的“抽梯苦读”,鼓励谢氏后人。谢邦彦28岁中进士后,先后任浦城县知事官至左朝大夫,推拔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谢邦彦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任职期间,整肃吏治、以德为政、安家治国的思想与他家学流传的儒学渊源不可分割。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集至今犹存,诗歌大多体现对家国情怀的抒发。其中《霞浦山》诗云:“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是今天“霞浦”地名的由来。早年的《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山。在四十六都,去城南四十五里。为洪山南支,县由此得名。”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溪南称“长溪县”,辖区是现在的福鼎至连江一带。

8-2 谢翱.jpg

《霞浦县志》还记载: “宅里湖官井。在小南区。浚自元代,即宋提刑谢邦彦故居地。”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兴奋地踏寻而去,看一眼谢邦彦挖掘的“官井”。

几分钟便如愿以偿。如今,这官井仍旧静静立在原地,周边是一片同样显得有点寂静的绿地。陪同人员掀起一片遮盖井口的黑色塑板,顿时露出一口插着十几根水管的古井。村主任说:这就是当年谢邦彦留给我们的千年古井,村民称之为“官井”至今仍然使用。

望着那一根根插向古井深处的水管,哦,我明白了,它一直源源不断地向世代村民奉献着甘泉!你看,那一根根的水管,不就是千年来延绵不息地伸向一代又一代宅里湖子孙们体内的血管!

看我惊讶的表情,村主任继续介绍说:我们长兴村,全村面对“官井洋”的内湾和“覆鼎洋”,南眺“东吾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宅里湖城堡以外都是大海的滩涂。我们小时候常在城堡前的滩涂上眺海戏水。这近海,也因官井得名官井洋。当年的人们外出,都必经宅里湖这条古驿道,再沿着葛洪山脚下盘旋前行。这千年的官井,一说是谢邦彦考取功名后,回家乡为父老乡亲挖掘的生活用井,因他在朝廷为官,家乡人取名为官井;另一传说,当年有一读书人赴京赶考,乘小船在海上携带的淡水用尽,向艄公讨水喝。艄公心术不正,拒绝书生的要求并告诉他这海水可解渴。书生也知道哪有海水能喝的?但是口渴难耐,就伸手去捧海水大喝了起来。不料,这海水犹如井水,甘甜可口,喝了反而精神抖擞,进京后一举考中状元。回来后,为报答这“甘甜的海水”,他特地为村民挖掘了这口井。

奇怪的是,在宅里湖的城堡古驿道旁,还有一口井沿呈六角形的“八角井”,据说与城堡同龄。原来井沿呈八角形,多年前,一头大水牛在周边觅食,不慎掉落井中。村民费九牛二虎之力救起水牛后,就将之改造成井沿呈六角形的井。21世纪后,为了村里幼童的安全,在井沿加建了一圈一米高的围栏。但是,这八角井,如今却废弃不用了。

谢邦彦的第七代孙,在宋末元初又诞生了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谢翱。谢翱,1249年出生于长溪行政村,其父谢钥是闽东经学名家。谢翱幼年受良好家教,少年时曾随父迁徙浦城生活,熟读历史上忠诚英烈之传记,1265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进不中,作《宋祖铙歌鼓吹曲》12篇和《宋骑吹曲》10篇,被太常寺采作朝廷乐曲。元代文学家吴莱称赞其诗“文句炫煌,音韵雄壮”,可与柳宗元媲美。

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谢翱献出全部家产,并招募乡兵数百人,到南剑州(今南平)投奔文天祥,被委为谘议参军。后来文天祥兵败撤退,谢翱潜回浦城务农。后因世事凌乱,年仅47的谢翱因病离世……

哦,今天的长兴,不仅是沧海桑田,而且风物宜人。假如有机会,必定再次造访。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霞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