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与水的记忆
俞月亭
20多年前,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事出差浙江金华,当地的朋友邀请我们去游双龙洞,说这个洞和一般溶洞不一样,很值得一看。我们问怎么不一样?他诡秘地笑笑说:“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离城约13公里。我们坐了一段公共汽车,又走了一段山路,便来到双龙洞口。洞口成穹形,很大,洞的上方有“洞天”两字,是宋代书法家吴琳的手迹;洞的两侧各有一块突出的钟乳石,形状酷似两个龙头。
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两部分组成,外洞洞底平坦,像一个大礼堂,据说面积有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内石壁上,钟乳石和石笋纵横交错,其中有一黄色钟乳石,高达5米,如飞瀑倾泻,人们称之为“石瀑”。这都不奇。奇的是外洞东壁下有个小穴,宽约3米余,穴内有清泉汩汩溢出,水面离穴顶约30余厘米,穴外停着一只很小的小木船,工作人员说,要进内洞,人须平躺在小船里,由洞里的工作人员拽住系在船头的缆绳拉进去。洞顶离水面那么低,仿佛刚够小船挨进去,人躺在船里,要是躺不平,或者什么地方有块突出的石头,很可能就会被卡住,那就麻烦了。我们正犹豫要不要进去,当地的朋友说,这正是双龙洞的与众不同之处,到了这里不去体验一下,那就枉此一行了。于是,我带着探奇的心情,和一位同事率先跳进小船,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点,并排躺进船底,恰好把船底躺满,生怕进洞时被顶上的石头擦伤,我们相互提醒尽量把整个身体紧贴船底,自认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没有露出船帮了,这才喊了声“行了,进吧”,小船便开始慢慢向里移动。开头眼前还有一点亮光,看得见头顶上黑乎乎的岩石,很快便进入一片黑暗,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能感觉到顶上的岩石正迎面压来,仿佛就要压着我们的船帮了,我们一动不动,只觉得浑身被一团寒气包裹着,突然从顶上落下一滴水珠,滴在脸颊上,冰凉冰凉的,吓了我一跳,便下意识地抬手去擦,刚抬手就碰到了顶上的一片岩石,湿漉漉,滑溜溜,冷冰冰,赶紧把手缩回来。
好在水程不长,大约十多米吧,便进入内洞。我们从船底爬起来,上岸后回头再看时,才知道船有两只,船头船尾都用缆绳相连,一只进,另一只就出,轮流交替,有水流作助力,拉船的人倒也用不着花多少力气,想起古人“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口溪”的诗句,觉得饶有异趣。
内洞面积比外洞还大,据说有2000多平方米,不过洞底崎岖不平,洞顶高低起伏,洞内钟乳石、石笋比比皆是,倒是洞顶有两条蜿蜒曲折的岩迹,一青一黄,分列左右,颇似两条游龙,工作人员说,这两条龙身分别连着洞外的两个龙头,双龙洞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另外,有一股泉水靠着右边的岩壁缓缓地流向洞口,发出轻微的金属般的音响,清脆悦耳,工作人员指着里面一个黑咕隆咚的石洞告诉我们,说这水流是从上面的冰壶洞流下来的,若要看水,冰壶洞才是奇观。于是我们在工作人员指点下,从东南角一个叫“龙耳”的小洞钻出双龙洞,再折向东北,拾级而上,经赤松亭往冰壶洞去。
从双龙洞到冰壶洞,大约要爬三四百级石阶。冰壶洞的洞口比双龙洞小得多,大概只有一丈多高,而且一进洞口就得往下走。洞的一边有石级,是从石壁上凿出来的,石级靠外边架着木栏杆,从木栏杆朝下望,黑得深不见底。洞内没有布置灯光,只有向导(当时还没有“导游”这个称呼)带着手电为我们照路。我们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探脚,大约只下了二十来步,就听到脚下有水声传来,越往下走,水声越大,犹如雷鸣,仿佛整个溶洞里都充满了轰轰的声音,同时有粉状的细水珠迎面飘来。这时向导让我们抬头往他手电所照的方向望去,不觉大吃一惊,只见一挂瀑布,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因为洞顶石势突出,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约20多米,其势雄伟无比。我们驻足观赏了一会,一边赞叹,一边继续往下走,也不知又下去了多少级石阶,到了洞底。这时,轰轰的声音已是从头顶上压下来,耳朵灌满了这种轰轰的声音,好像走进了有成百台马达吼叫的生产车间,向导让我们走到他站立的位置再往上看,我们抬头仰望,瀑布已在我们头上,因为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整匹瀑布通体雪亮,再一细看,那瀑布竟像千万支闪光的钢针从洞顶的洞口飞射下来,在那瀑布周围,还有星星点点的光亮在闪烁(后来知道那是钟乳石上的石英的反光)。我忽然想起李白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而那一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瀑布连同冰壶洞的名字,也从此深深印在脑子里,再也忘不了。
2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溶洞不知游过多少,但似乎都没有留下较深的印象,一直到2003年9月间游桂林丰鱼岩,才又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
桂林的溶洞,既多且奇。但在我看来,它们的差别,也就在洞的大小,钟乳石和石笋的多寡和形似,仅此而已,要问还有什么能够区别它们的显著特征,则似难回答。只有丰鱼岩,它的那条神秘的地下暗河,能够留给人长久的思念。
其实,地下暗河也并非丰鱼岩独有,江西彭泽的龙宫洞、福建龙岩的龙崆洞,以至桂林的“世外桃源”等等,都有暗河,且都有小船可以漂游,但无论长度、规模、景观以及神秘和原始的那种味道,都无法和丰鱼岩的暗河相比。
丰鱼岩在桂林市荔浦县城南16公里的三河瑶乡,全洞贯通九座大山,南北全长5.3公里,号称“亚洲第一洞”,洞内最大的厅有2.5万多平方米。这个洞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地下暗河。游程竟长达3.3公里,据1997年4月,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越南等国家及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名岩溶、地质专家、学者的考察,认为丰鱼岩地下暗河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特色的、并可供乘船游览的最长的地下暗河。
我们在洞内转了一圈后,导游便带我们来到暗河边。暗河在洞边上,上面是向外倾斜的岩石,像屋顶一样覆盖在河面上(不知外面是不是山坡?),“屋顶”离水面很低,只有靠里面岸边有一两丈宽的河面可以行船,有的地方也需要低头才能过去。上船的码头边的水面比较宽阔,停泊着许多小船。我们根据船工的指点上了船,每船坐四个人,大家坐稳以后,船便缓慢地向前漂流。水很清,灯光下可以望见水底的岩石和水中的游鱼。鱼都不大,一般只有指头那么粗细,船工说这鱼学名叫盲鱼,别看它一样长着眼睛,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大概是因为世代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河里,长着眼睛没有用,慢慢地就退化了。
河的右边是低低地覆盖着的岩石和黑乎乎的水面,偶然有一两处突兀出几块钟乳石,船工说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有的有点像,有的并不像。倒是左边岸上,时不时地会出现几处钟乳石和石笋、石花之类,配上五彩灯光,还好看些。大约10分钟左右,小船来到一道小水坝前,船工让我们下船换乘坝下的小船。小水坝不高,落差不过几尺,估计是上游的水深不够,蓄水用的。换上小船继续前行,光线似乎更暗了些,四周也似乎更寂静,忽然有一个奇怪的深沉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在洞穴中引起嗡嗡的回响,大家正猜想这是什么声音时,小船拐过一个岩角,昏暗的灯光中,只见一头巨大的恐龙正扭动着长脖子昂首嘶叫。大家不由地一声惊呼,再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人工制造的电动模型,吼声则是从洞顶一个扩音器里传出来的。此后的一段水程中,还有好几处看到这样的恐龙,有的是几头恐龙在一起,有的站着,有的卧着,有的在原地踱步,有的摇头晃脑,让人感觉到仿佛进入了亿万年前的恐龙世界,被一种遥远的神秘的氛围包裹着。
这时,眼前的光线慢慢暗淡,小船开始进入一片昏暗里,模糊中仿佛眼前的水面正在迅速扩大,大到无边无际,很快,我们的船队就被黑暗吞噬了,连同船的人也一概看不见,只听见桨声在有节奏的轻轻地响着。我们仿佛落进了宇宙的黑洞里,一种莫名的恐怖不声不响地袭上心头,有人小声问船工:“这是哪里啊?”船工说:“这是地下暗湖,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呢。”哦,还有地下暗湖!大家惊叹着,可是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有人就问为什么不装几盏灯让大家欣赏欣赏?有人就说,这样才好呢,多有情趣!其实,在这里装上几盏灯又能看到什么呢,倒不如这样让你在无边的黑暗中自由驰骋想象吧!
终于又看到了光明。这是从左前方一个通天的大洞里射进来的天光,从下面朝上望,洞口的直径怕有五六米,洞口长满灌木和野草,只有约摸一张圆桌那样大的一个窟窿露出蓝蓝的天空。船工说,这叫天窗,发现丰鱼岩就是从这个洞开始的。最早是几个当地的农民发现这个洞,出于好奇,爬下来看看,看到了水,又看到了鱼,而且这里的鱼不怕人(其实是眼瞎,看不见人),很容易抓住,便抓了一些回去,一吃,味道极其鲜美,以后又发现这鱼的鱼油极其丰富,煎煮时根本不需要另外加油,便把这鱼叫油丰鱼。1994年这个溶洞正式开发对外启用时就给它起了个丰鱼岩的名字。广西人都把岩洞叫“岩”,例如芦笛岩、七星岩、冠岩、银子岩等等,其实都是洞。
这个叫丰鱼岩的溶洞,从此和双龙洞、冰壶洞一起,留在我的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