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4 15: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锦才

从何朝宗到当代德化瓷坛



陶瓷名作——《达摩渡江》


蓝蓝的天空,冬季里的太阳明亮而柔和。阳光下,我不断攀登,终于站到了海拔1781米的石牛山之巅。眺望闽中大地,峰峦起伏,莽莽苍苍,不禁有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几天来身在瓷都德化,听当地人讲瓷的历史,瓷的艺术,瓷的人物,瓷的经济效益,瓷的中外交流,笔者这种感觉顿时转化为奇想——如果将“瓷圣”何朝宗比喻成山,他无疑是一座巍然屹立的世界级高峰。

山乡里走出来的瓷圣

当代德化籍的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曾经写诗赞颂他的前辈老乡何朝宗:“明代德化何朝宗,瓷艺史上实无双。我今称他为瓷圣,他最无愧足以当。”蔡老的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何朝宗是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他的先祖何昆源来自江西,是一名中下级军官,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江西昌府卫军,洪武七年调任福建泉州右卫所任右营总旗官,后来奉命到德化隆泰社后苏(即后所)村屯垦,最终“军转民”落户当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何朝宗堪称移民的后代。

尽管何朝宗今天被尊为“瓷圣”,但在封建时代,他只是一个瓷窑的工匠或瓷雕艺人,地位卑下,正史根本入不了,族谱也因被洪水冲走,长期没有续修,致使生平无从详知,就连生卒时间也难以考证。于是便有多种说法,上至明宣德年间,下至清代初期,众说纷纭,但较为流行的是嘉万(嘉靖至万历)之说,即何朝宗的活动年代应该是在公元16世纪。

“瓷圣”的先辈世代居住于隆泰后所,他们虽然身在山乡,务农为生,但耕读相传,属于有文化的家族。何朝宗是第九代,他从小随父亲学习瓷雕工艺,为宫庙制作各种神仙佛像。由于天资聪慧,又受过一定的文化教养,思想开放,艺术上做到师古而不泥古,还善于将石刻与泥塑的不同技法糅于一体,兼收并蓄。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烧制出质地如同象牙的“象牙白”(即中国白)的瓷艺大师。他所造的佛像,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特别是观音,少了仙气,多了人性,别有一番韵味。曾经有人写诗这样赞美道:“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在众多的何氏观音当中,笔者最喜欢的是《渡海观音》,你看那菩萨,慈眉善目,一串佛珠垂于胸间,双手藏之袖内作左拱姿势,衣袂临风飘举,足踏水波,一身渡海济世归来恬淡而安然的姿态。这与寺院中供奉的观音菩萨“神临天下”有明显的不同,她给人的是美丽与善良的亲近感。

像所有的艺术大师那样,何朝宗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他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全部感情,所做的每一件瓷雕,都要放在窗台上,让路人评头论足一番,然后参考他们的意见,加以改进,有的甚至推倒重来也在所不惜。这让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所写的诗也常常要先读给老妪听,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需要修改。他们这种以群众为师的精神让人钦佩。何朝宗的认真态度还表现在他给作品加盖印章,以示负责。因此,他留给后世的瓷雕没有次品,都是上乘之作。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发展,何朝宗的瓷雕从泉州港出发,运到了国外,轰动了当时的欧洲,备受各阶层尤其是王公贵族的广泛欢迎,争相购买。这也是今天许多国外博物馆之所以收藏有何朝宗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位“瓷圣”的作品,国内外的专家很早就有定评,称之为“东方艺术”,“世界独一无二”。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约翰·盖尔甚至赞赏说:“何朝宗的瓷雕艺术作品,可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相媲美。”

陶瓷名作——《坐岩观音》


何朝宗为什么能扬名天下

作为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世界所认识与敬仰,如孔子、老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沈括、朱熹、关汉卿、李时珍、曹雪芹等等。但他们都是文人学者甚至于当过官,没有一个是工匠之类的普通人,何朝宗属于“另类”。

或许有人要问,明代的何朝宗,充其量是个瓷雕工匠,为什么能够与众多的名流一起,扬名天下呢?笔者以为,除了个人的天分与努力之外,起码有三个原因:德化瓷土的独特性;民窑创作的自由度;宗教信仰的需求。

人类社会,无论是哪个民族,几乎都经历过陶器时代。但是烧制瓷器,却不是每一个民族的古代都有过。这一点,作为瓷器发明者的中华民族走在世界的前面。参观德化瓷博物馆时,我看到一个展柜,里面堆放着青瓷的碎片,文字介绍说,不久前考古发现,德化这个地方,开始制作青瓷的年代是西周(距今三千年左右),比以前认定的唐代,整整提前了一千多年。

瓷的原料是高岭土,但各地的高岭土品质不一样。景德镇的瓷土白中泛青,属冷色调,含铁较多,硬度大,站立性强,可制作大件,但可塑性较差,难于精雕细刻;德化的瓷土为纯白或白中泛黄,属暖色调,泥质较软,不易制作大件,但可塑性强,能够精雕细刻,因此历史上德化瓷雕一直比较发达。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不妨说,一方泥土造就了一方瓷雕,也造就了瓷雕大师何朝宗的艺术特色。

除了瓷土不同,德化瓷窑与景德镇瓷窑所属的性质也不一样。不知是什么原因,古代的德化瓷窑只能作为民窑,景德镇的瓷窑则是钦定的官窑。瓷窑的性质影响了两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瓷作品。官窑不计成本,工艺水准精益求精,作品也比较大气。但官窑的生产必须服从宫廷的需要,作品多数是供皇帝和他的后妃、皇子皇孙们享用的器皿,艺人创作的自由度小,限制性大,难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民窑实力不如官窑,但艺人创作的自由度大,而且接近底层老百姓,题材具有广泛性,特别是神仙佛像,民间大量需求。我想,当年的何朝宗如果是在江西景德镇官窑,或者德化瓷窑是官窑,他的作品多半会是花瓶、瓷碗、彩盘之类的器皿,很可能没有或很少有观音、罗汉、达摩之类的雕塑,名字也难加盖在作品上。可以说,民窑决定了何朝宗的瓷雕艺术道路。

比较于欧洲,一般的议论认为,中国的人物雕塑不太受重视,历史上没有留下如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的名作。然而有一天,欧洲人从何朝宗的作品中发现,原来中国的人物雕塑是如此的精美绝伦,如此的与西方不同,不禁肃然起敬,大为赞叹。这种发现,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其中何朝宗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我想,如果何朝宗不是因为各地寺庙的需求,或许不会大量雕塑神仙佛像,他的观音、如来、罗汉、达摩、关公、文昌帝君等雕塑也就不会达到那样高的艺术水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信仰需要佛像,佛像需要人体雕塑,人体雕塑的大量制作成就了一代瓷雕艺术大师,让他的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名留青史。

陶瓷名作——《携手共荣》


星光灿烂的德化瓷坛

中国的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德化的瓷业全面复兴,尤其是瓷雕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在德化采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接触到的和听到介绍的瓷雕艺术家却不少,他们有的是国家级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的是上市公司的老板,有的是陶瓷学院的教员,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但对瓷雕艺术的追求却非常一致,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德化瓷文化的今天和明天。

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瓷雕的题材扩大了。过去多半是观音、罗汉、关云长、土地公等神仙佛像,今天这类雕塑依然很多,但同时出现为数不少的历史人物。有一次,我在某家瓷厂看到一尊古代人物的雕塑,很像是苏轼,便问老板:“是不是苏东坡?”对方予以肯定,还说,我姓苏,因此喜欢苏东坡的形象,但我们雕塑的题材不限于此。此话不假,因为在其后的参观中,我看到了更多的历史人物雕塑,如刘邦、苏武、王昭君、花木兰、杨玉环、郑成功,等等,连西方的神话人物,时下的青春少年,也成了艺术创作的对象。人们走进瓷雕博物馆或是瓷作品展览室,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精美的瓷雕所吸引而流连忘返。有一尊题为《思》的瓷雕,主人公是满族少女,端庄秀美,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承接左臂,低眉凝神,沉思遐想,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然而她在想什么呢?我一时说不清楚,但随后却看到一位诗人是这样解读的:“眼睛想关闭往事,记忆偏被点亮。思念之路,如蛇蜿蜒,要引我,到你心中的,哪一处风景?”瓷雕作者是否认同此说,不知道。不过我想,或许一百个观众会有一百种解读,只要能得到美的享受就够了,何必追求统一的答案?

陶瓷雕塑


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表现的形式有了创新。传统的瓷雕技法是捏、塑、雕、刻、镂、推、接、修八个字,今天的德化瓷雕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现代手法,乃至于西方抽象艺术,敢于“拿”过来为我所用,使艺术风格尽可能多元化。这种变化既是题材扩大的必然,也是适应现代审美情趣所需要。有位女雕塑家说,她学习何朝宗《渡海观音》所完成的作品,用的是传统的技法,自己构思的《四美人》,则是半传统半现代。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依我所见,即便是制作观音,今天德化的瓷雕艺术家也不完全采用传统手法。有一尊别样的观音可以作为佐证,她细腰、倾身,富有曲线之美,与传统的观音截然不同,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品(而不是神祇),人们不仅能够接受她而且觉得别开生面,非常耐看。

德化瓷雕艺术能够发展创新,应该给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记下大功。这所学院的前身是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等3所职业中专。二十几年来,有9000多名学生从这些学校毕业,走向社会,投身陶瓷业,成为这个行业的中坚。他们当中,目前有4个是福建工艺美术大师,3个是福建工艺名人,6个是高级工艺美术师,38个是工艺美术师。全县瓷工艺产品,有80%是技校的学生们设计的。应该说,今天德化瓷坛之所以星光灿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了职业技术学校对人才的培养。那天上午,技校原来的校长在向我介绍情况时,激情洋溢,侃侃而谈,充满成就感。当时我想,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对经济文化建设的贡献,他和他的同仁都应该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的“作品”是国家的有用人才,是德化当今瓷坛的新星。

陶瓷名作——《东方丽人》


期待瓷都新的飞跃

瓷是火与泥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当窑中熊熊的火焰将加工过的泥土烧成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时,人们曾赞美如此不可思议的窑变是神灵的鬼斧神工,于是有了窑神的崇拜。其实,那不是超自然的神灵所能为之,而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创造。德化人很早就掌握这项技术,西周的青瓷片,宋元时期的屈斗宫瓷窑遗址,都证明了这一点。千百年来,德化的瓷产品,素以“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超强特色,走出国门,扬名天下。正如诗人所吟唱的:“一把泥土,贴上中国的商标,搁在炉火中燃烧,构成了海上纵横的盛景,构成了华夏文明的硬度,薪火相传,在戴云山脉熊熊千年。”

毫无疑问,瓷是德化的象征,是最具特色的名片,德化的历史与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今,德化瓷业瓷艺术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造福全县人民。

在德化采风的那几天,我看到许多瓷的工厂,瓷的公司,瓷的商铺,瓷的学校,瓷的研究所,还有瓷的博物馆,感受到瓷的无穷魅力和它给人民带来的切身利益。据县领导介绍,今天的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德化瓷雕作品在国内外各种评奖会上,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先后200多次披金戴银;国家馈赠外国元首或国际友人的礼品瓷,也多半出自德化瓷雕工艺大师之手。

采风归来,回到省城福州,着手梳理材料,忽然记起在德化时从网上获悉的一则消息,说德化要建城雕,材料既不是花岗岩,也不是木头,更非金属,而是瓷土。城雕的题材采用何朝宗的《渡海观音》,坯体高7.5米,烧成后达6.4米,需用瓷土8吨多。当时我问县领导,城雕建好了没有。他说,因为技术性很强,必须稳扎稳打,目前已进入关键阶段。我想,如果德化的城雕落成,它不仅有可能创造城雕材料的新历史,而且说明德化的瓷工艺有了重大的发展。因为德化的高岭土质地比较软,不易烧制高大的作品,现在烧成了,竖立起来了,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吗?

伟哉,德化瓷业;美哉,德化瓷艺。

德化,不愧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