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做夏”
西 禾 愚 心
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立夏”节气。一早上微信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打开一看都是关于立夏的问候和各种推文。对节气的关注也说明人们关注生活,关注每一个日子赋予生活的意义。立夏,除了昭示夏季火热登场,又是一个福州人可以吃“夏饼”、锅边、盏糕和海蛎饼的节日。应朋友邀请,我们准备去琅岐“做夏”。
在福州,闽江穿城而过,支流纵横交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既带来和煦的阳光,也带来了大海的浪花,春和景明,夏雨霏霏,都让这座城市美丽多姿。
琅岐岛位于城市的东部,像一个绿色的莲蓬荡漾在城市的出海口。立夏这天,微雨清凉,当车子行驶在琅岐闽江大桥上,咸甜的空气浸润着江海的气息,呼呼江风夹杂雨丝吹醒了早起的困顿,灰白的江天融为一体,乌云像骏马逆风奔跑,鸥鹭隐约在远处飞翔俯冲。五一长假到处都是拥挤嘈杂的人群,若想寻一个清幽的地方安歇本心,来琅岐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约5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琅岐的一处农庄,门口处已经听到喇叭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农庄占地颇大,各种植物、果树、花卉装点着每一个角落,有摇曳灿烂的虞美人,有花果并存的蓝花楹,有晶莹剔透的玉露多肉,有珠水银亮的荷叶,有五颜六色的蔷薇,有攀爬伸展初露小果的葡萄。农庄里还有孔雀、鸵鸟、香猪等日常少见的动物供人观赏、喂食,鸵鸟的长颈和小头看起来滑稽,可是三角形扁平的嘴有些吓人,似乎随时有啄人的可能。年轻的父母陪着孩子在沟渠里捞着蝌蚪,作为战利品带回家,观察生命的蜕变。农庄里还有秋千、水车、浮桥、竹船等设施,大人小孩高高兴兴地撑篙、踩踏、游荡。来农庄的人们都是冲着“做夏”而来,过节的喜悦洋溢在大家脸上,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福州地区立夏有独特的饮食习俗。立夏之日要“做夏”,煎“夏饼”、炊“盏糕”、煮“鼎边糊”。这时正是插秧结束,油菜、大小麦、蚕豆、豌豆等农作物收成季节,“做夏”大约是古人对农忙过后的庆祝和休整。
上午11点,农庄的餐厅已经坐满过节的人们,用面粉、米浆加上虾米、葱煎好的夏饼陆续上桌。煎夏饼用的是柴火灶,柴火燃烧,噼啪作响,灶台里红灿灿的火焰像树木的精灵,也像金色的舞者,变幻出各种舞姿神韵,把燃起的青烟当作长舞彩带。在燃烧的木香里,人的思绪也缥缈流动。以前煤气还未普及时,福州郊区的农村依然有许多家庭的厨房设有土灶砖灶,庭前屋后、山边林下都很容易捡拾柴火,卷成一个小捆码在厨房里备用。每当饭点,干柴烈火烧着铁鼎吱吱作响,食物与火焰碰撞出餐桌上的烟火美味。这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也成为现在一些饭店经营的招牌,如“柴火鸡”“柴火鱼”,人们在美食里怀念过往。
煎饼、鼎边糊、海蛎饼还在锅里加工,但香味早已充斥着整个大堂。因为是自助方式,临时搭建的灶台边排着长长的队伍,只能到处溜达,分散对美食的期待。拍拍照,聊聊天,选一个户外的桌子,喝着茶,看着一拨又一拨品尝着美食、脸上都是满足感的人们。正所谓人人参与,把节过好,人们满满的幸福感也是过夏节不可缺少的元素。
鼎边糊只有一个大姐在做,人多糊少,只能慢慢等,只见她把葱、姜、白菜、肉丝、小肠在锅里小炒,倒入蚬子肉、虾皮、海蛎熬得蓝汪汪的底汤,撒上一些紫菜。清汤在鼎底煮沸时,铁鼎已经烤热,用一截白萝卜蘸满油抹上一圈,舀一碗浓白的米浆按顺时针方向浇在鼎锅内缘四周,干脆利落、一气呵成。米浆卷边时就用铲子刮到汤中,稍煮片刻就熟。细白滑嫩的薄片就着海鲜味的汤汁,滋养着福州人的味蕾。
鼎边糊汤水多,容易饿,所以必须配以美味伴侣,首选就是海蛎饼。专用的油炸铲子倒入加了黄豆粉的米浆,加上包菜紫菜馅,在最上面放上海蛎和肉丝,再浇上一层米浆,放一颗花生即下锅油炸,待颜色金黄时捞出,外酥里嫩,喷香可口。心急贪吃的人们大口嚼着饼,虽然被烫到,依然含含糊糊地感慨着海蛎饼好吃到差点把舌头都吃下去了。
这时,餐厅里突然安静下来,原来主办方邀请了民俗专家分享立夏节气的故事,同时邀请一些家庭进行表演,热烈的掌声让活动多了一份仪式感。
终于轮到我们取餐了,大家说说笑笑十分放松,美美地享用面前的美食:热腾腾的鼎边糊,外焦里鲜的海蛎饼,Q弹香甜的盏糕。户外的夏风吹乱了头发,吹倒了空杯,吹着树叶摇摆作响。我们围桌而食,享受食物,享受此时的美好。从今天开始,迎接盛夏的火热。
(图片来源于微信“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