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5 09:2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元锦

八卦呈祥的在田楼




在田楼现状


诏安县,在福建的最南端;官陂镇,在诏安县的偏北边。这是山区的一个盆地,四面崇山环绕,河流纵横交错,土楼星罗棋布,地里稻黄菜绿,坡上荔枝披彩……这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也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官陂镇的土楼,有一百多座,各具特点。我家居住的那座土楼叫“在田楼”,其特点极为鲜明,一眼就能看出;而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尤其是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的人就不太多了。

一、鲜明的特点

在田楼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规模宏大。在田楼,俗称“大楼”,直径94.5米,其外围64个开间,高三层,约10米。每个开间,从一楼到三楼,独立成户,与隔壁互不相通。

略呈八角。在人们的印象中,总以为在田楼是圆形的。如不仔细看,确实如此。其实不然,它略呈八角形;若从空中俯瞰,便可看得清楚。当然,一般人还是把它看成是圆形的。

楼中有楼。在田楼,楼中有楼,呈四方形,俗称“楼心”,高二层。四方楼南侧,还有一列护屋,也是二层。“楼心”大门朝东,前面与外围之间有一广场,供人们办红白喜事。

三口水井。一般土楼只有一个水井,在田楼却有三口水井,一口在南面,一口在北面,另一口在“楼心”。这样,既方便人们挑水,又满足全楼居民的用水需要。

两个大门。在田楼刚建时,只有一个大门。后来,由于东北面的住户人丁不太兴旺,便请来地理先生“把脉”。地理先生说,东面得开一个门,让紫气东来。于是,又开了个较小的门,俗称“双头门”。

防卫坚固。底墙厚达2米左右,墙基用鹅卵石砌至1米多高,上头用黄土掺部分石灰夯筑而成。大门门板厚达10厘米,钉上铁皮,不怕火攻;门顶设有水槽,如来敌放火烧,可用水浇灭。楼顶有两个瞭望台,形如燕子的巢穴,俗称“燕子巢”,设有许多枪眼,居高临下,可与来敌作战(解放后,“燕子巢”已拆除)。

三百年的在田楼


二、布局的昭示

在田楼建筑的布局,与《周易》中的八卦完全吻合。可以说,它是对《周易》中八卦的演绎。

所谓八卦,其实就是八种符号,由阴(~)阳(—)两种线条组成。其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阴阳是八卦的根本,以象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所以,古代人很喜欢用八卦作为一种象征,图的是个吉利。在田楼建筑的布局与八卦相一致,为的是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

从外形看,在田楼的主楼略呈八角形,这就是《周易》中八卦的形状,每一角(边)为一卦。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推演成六十四小卦,而在田楼主楼(外围)共有64个开间,每一角(边)八个开间,每一开间代表一小卦。全楼为64小卦,这与标准的八卦推演完全一致。

人们从大门进去,正对楼门的是一排护屋。护屋是否起到“照壁”的作用,不得而知,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作依据。而在田楼的一圆一方,却有其深刻的寓意:外环的圆形(人们一般都把在田楼看成是圆楼)代表着天,“楼心”的方形代表着地,即“天圆地方”,构成了完整的宇宙天地。这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乾为天,为圜。坤为地,为大舆”的意思。

水井之一


三、楼名的含义

在这里,让我们探究一下“在田楼”这个名字的由来吧。

“在田楼”的“在田”,同样来自于《周易》,即:“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的意思是:“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所谓“爻”,就是组成八卦的长短横杠。第一道为初,若是阴爻,是“初六”;若是阳爻,是“初九”。第二道是二,若是阴爻,称“六二”;若是阳爻,称“九二”。“九二”即第二道阳爻。

“见龙在田”的“见”字同“现”字,即出现。“在田”意为在田野,或在地面。“见龙在田”,意是龙出现在田野上或地面上。也就是说,龙原来潜在水中,即“潜龙勿用”,还没有什么作为;到了第二阳爻,龙出现在田野地面,离开了潜藏状态,“出潜离隐”,崭露头角,生龙活虎,有所作为了。

“利见大人”的一种解释是:龙出现在田野地面,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并得到大人物的赏识。另一种解释是:龙出现在田野地面,有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依我看,这后者更准确些。不过,这不同解释无碍大局,见到大人物也好,出现大人物也罢,都是好事,是新的起点。

可见,“在田楼”楼名的由来,也与《周易》的八卦关系密切,富于深刻的文化内涵。

香烛引发的一场大火烧塌了三间房子


四、对联的意蕴

在田楼的正大门有一副对联,曰:“在昔经营孙曾九二初启宇,田庐居处兄弟四三始创楣。”

可以看出,这副对联把“在田”二字嵌在上下联的首字,把楼名与《周易》联系在一起。这是撰写对联的规矩,一般都会这样做,没什么特别。

这副对联的上联嵌入了“九二”二字,这既有《周易》中的“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意思,又赋予其新的意义,即“九”加“二”等于“十一”。这“十一”不是别的,是指兴建这在田楼的是官陂张氏第十一世张益桓公。

与上联“九二”相对的,是下联的“四三”。这“四三”,即“四”加“三”等于“七”。这“七”也不是别的,是指益桓公共养有七个儿子。益桓公排行第六,是六房;他的七个儿子便是六房大、六房二、六房三、六房四、六房五、六房六、六房七(即庵边七)。

这副对联完整的意思是:往昔辛辛苦苦经营的孙曾益桓公,初步打开了新的天地;在这田庐居住的七个兄弟,开始创业了。也就是说,我这益桓公派下的子孙就要兴旺发达了。这与“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意思紧紧扣在一起。

益桓公有七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分配住房的呢?七兄弟,每人9个开间,七九六十三,剩下一个开间作为进出的大门,正好,不多也不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兄弟所占有的开间便起了变化:有的兄弟搬到外面去,甚至到外地去,把房子卖给其他兄弟,这样,兄弟之间所拥有的房子,有的多,有的少,有的连一间都没有。

大楼正门


五、深深的忧虑

在田楼曾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现状却令人忧心忡忡。这是为什么呢?一句话:受到严重损毁。“楼心”有近半数的房子已经倒塌,外围也有多间或房顶坍塌,或后墙崩塌。

倒塌的原因,不外是:

长期的风雨剥蚀。在田楼毕竟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因年久失修,日益破败,可说已进入“老年期”,土墙及木制的桁架大多已“老朽”,影响了房子的寿命,经不起较大的冲击。

地震损坏。据老人说,民国期间,曾发生一次较强烈的地震,在田楼东北边倒了几间。不过,当时很快就重建了起来。

居民用火不慎烧毁。解放前后,由于居民用火不慎,发生过几次火灾,烧毁了几间。灾后,有的重建了,有的无力重建,只在墙头盖上遮盖物,荒废在那儿。

近几年的台风豪雨冲刷。尤其是2006年的“珍珠”和“碧利斯”台风带来长时间的强降雨,屋顶漏雨,浸入土墙,墙体软化,开始倒塌,又倒了多间。

坍塌后无力重建或不愿重建。房子倒塌的屋主,大部分由于经济拮据,无力重建。也有少数人在土楼外面已建有新的房子,不愿重建,便“撂荒”了。这连累到相邻房子的安全。

当然,还有人为的损毁,如住户随意开后门,使土楼改变了原来的结构。这也不容忽视。

历史如此悠久、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在田楼,在土楼中极为罕见。面对目前的状况,一方面该楼的居民应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自己不要再有意无意地造成土楼的损坏;另一方面,有关方面应给予资金的支持,让损坏的楼房有修复的可能。这样,在田楼这一不可再生的文物,才会真正“呈祥”,继续放射出绮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