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15: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惠 人

走进二宜楼



二宜楼


早就听说,华安县有个二宜楼,声名显赫,是土楼大家庭中最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座。有些到过二宜楼的朋友更是绘声绘色地介绍它的与众不同。

世间的事情就是怪。早些年,很想去二宜楼看看,一直未能成行;后来有些日子没有特别想到它,机会却出现了。那是前年,笔者单位组织老同志到闽南旅游,开列的景点就有二宜楼。

虽然已近“立冬”,闽南的气温还在二十七八摄氏度,犹如初夏时节。这一天上午,我们的汽车出芗城,走高速,转国道,所经过的地方,田野葱茏,草木茂盛,尤其是连绵不断的香蕉林,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二宜楼所在的乡镇——仙都。奇怪的是,当地人用闽南话称呼,不叫仙都,而叫“山兜”。这是为什么?我没有请教别人,但是看到这里四周都是山,便恍然有悟,觉得“山兜”应是原名,它真实地反映了这里的环境——山的兜兜。至于“仙都”,很可能是当地的读书人后来改的,原因并非这里真的有仙人居住,而是为了书写的文雅,就像我老家有个下尾村,写成“霞美村”一样。

1964年,作为省里一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我曾到仙都采访过。当年因为没有旅游一说,又忙于如何完成任务,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去找风景名胜游览,自然也就和二宜楼失之交臂。如今,四十几年过去了,再访仙都时,“山兜”里增添了许多新的楼房,但盆地的状貌依旧,因此一眼认出。

二宜楼在仙都镇大地村,这里还有南阳楼和东阳楼,也都很出名,于是人们将之联在一起,统称“大地土楼群”,开辟为旅游景点。由于福建土楼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二宜楼的名声大振,近些年游客纷至沓来。

被誉为“神州第一楼”的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经有270年的历史。建造者蒋士熊是仙都人,因他是二房所出,所以楼名冠以“二”字。楼的背后有山,前面也有山,处于两山之间的“黄金割线”,位置相当合理。至于为何称“二宜”,据说它含有宜山宜水,宜兄宜弟的意思。对此我的理解是,宜山宜水,人与自然和谐;宜兄宜弟,家庭内部和谐(可能还包含邻里之间的和谐)。一个两百多年前的人就有如此的和谐理念,确实值得称赞。

二宜楼楼主夫妇
 


二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占地9300平方米(约14亩),外环4层,通高16米,分成12单元,共有住房213间。每个单元构成相对独立的院落,以方便每个家庭的活动。各个院落的门上还刻有造型不同的标志,既美观又起着类似门牌的作用。我们一到二宜楼,导游小姐就夸赞它的墙体,说厚度达到2米半,非常坚固,大门一关,盗贼无法进去,因此兵荒马乱的年代能给人以安全感。据说最多时,这里住过600多人。有同伴问,如果自家人外出迟归,门已关闭,怎么办?导游小姐说,可以通过传声小道(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门铃)与楼内联系。她指着墙上一处小洞说,这是建楼时就预先设计的,为其他土楼所没有。大家看过,都觉得构思相当巧妙。

对于二宜楼,来前我曾看过电视介绍,知道楼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木雕、楹联,但最能引起我兴趣并留下悬念的是,楼内的墙上有洋钟、洋妞等绘画,还有一些贴在天花板上的洋报纸。因此参观时,格外留心寻找,终于看到了。洋报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纽约时报》,洋钟与洋妞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画的,但肯定比洋报纸的张贴时间要早。为什么一座两三百年前的山区土楼,墙壁上竟然画着洋钟、洋妞,天花板还张贴洋报纸呢?原因是,蒋家后代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还乡时就把这些洋东西带回来。可以说,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二宜楼的一大特色。

参观时,我走进一户住家,主人是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身体相当硬朗,他拉着我的手,指着墙上镜框里的照片和旧报纸,热情地作了介绍。原来,这位老人叫蒋火炉,84岁,是人民解放军38军的战士,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时,他在上甘岭活抓过一个美国兵,几十年后,那个当年的美国战俘还专程到土楼来找过他(墙上就有他们的合照)。蒋火炉老人的故事非常生动,媒体曾做过报道,它给古老的土楼增加了一点传奇色彩。

离开二宜楼,来到南阳楼。这是蒋士熊的孙子蒋经邦建的,时间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南阳楼也是双环圆形土楼,但比二宜楼小,占地3100平方米(约5亩)。分4单元,每个单元均为七开间,共有住房96间。楼内装饰精美,有石匾石刻。祖堂前的抱鼓石,四面雕刻着数十种吉兽神禽,门堂供案的灵桌,则是清代的遗物。2006年,南阳楼步二宜楼之后,也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孙两代分别建造的土楼,先后得到如此高的荣誉,不知道别的地方还有没有?说不定就是孤例。如今,南阳楼,已成为福建土楼的陈列馆,楼内有许多闽西南漳州、龙岩等地的土楼照片。

走进南阳楼大门,发现有位老阿婆在门道一侧泡茶,身边围坐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用闽南话聊得很亲热。我被吸引过去,近前一听,原来这几位茶客来自宝岛台湾,他们是慕名到仙都大地参观土楼的。那位老阿婆则告诉我,她在这里泡茶已有多年,每当客人要付给她钱时,她总是婉言谢绝。我问她为什么?她笑着说,怎么能收客人的钱!

南阳楼的左侧不远,有座东阳楼,为方形土楼,占地2200平方米(不到4亩),高二层,主楼有住房36间,厅4个,同样建于1817年,是蒋士熊的另一个孙子所建,他叫蒋宗杞,据说当过京官。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位官老爷所建的方楼,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档次上看,都远不及他叔伯兄弟所建的圆楼,难怪东阳楼只是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想,这人有可能是个清官,不过没有考证,但愿如此!

从仙都大地土楼群归来,我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感受:“青山如黛水似腰,秋尽闽南热未消。二宜楼内闲庭步,游人何个不逍遥。”同时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建筑的时代性。福建土楼虽然构思巧妙,形式独特,功能较为完备,但它的出现,离不开所处的时代。今天,我们把它视为国宝,是把它作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从中吸取养分,并不意味着要以它为蓝本来建设新时代的住宅。不可否认,土楼像所有的历史建筑那样,也有它的某些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