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中的客家文化
福州城区中心,坐落着著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保留着自唐末至五代以来古街区的规制,反映着福州古城千余年来的城垣变化和历史发展;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坊巷内曾居住过数以百计的高官显贵、学者名流。“三坊七巷”是福州人脉、文脉的集中传承,是闽都文化的代表。
闽都文化有一个显著特色,即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一文化特色在“三坊七巷”得到充分体现。风火高墙围起的深宅大院里有小桥流水、假山鱼池,也有西式小筑,甚至还有哥特式小洋房。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在坊巷内和平共处。
客家是因北方汉族移民南迁为肇因而形成的汉族民系,闽粤赣三省边区,是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随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流寓闽都,繁衍生息,“三坊七巷”里留下了不少客家文化。
“三坊七巷”的名门世家主要有14个,其中源自闽西客家的廖氏尤为显贵,其家族创造的人文事迹,为“三坊七巷”史留下了绚丽的篇章。客家廖氏属于武威廖,唐末迁闽,宋初衍为闽西武威廖氏。清康熙年间,廖君弼由永定迁居福州东关外,为福州廖氏一世。四世廖陆峰迁北后街,陆峰,字冈陵,先任台湾邑吏,后返乡任福州盐署吏。他撰写一副对联:“应知积德能增福;斯信齐家在立身。”既作为家训,又作为子孙排行名次,廖陆峰重视教育,儿孙少时家塾延请名师,长大后多入鳌峰书院。因而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他的6个儿子中,有3个进士、2个举人、一个为国学生。可谓“五子登科,满门皆贵”。
廖陆峰长子鸿翔,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恩科举人,大挑知县,署广东石城知县。
三子鸿禧,清道光五年(1825年)乙酉举人,拣选知县。
四子鸿苞,清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举人,十年乙丑进士。历四川云阳知县、州府督粮同知、太湖同知,署扬州知府,先后典四川乡试、江南乡试同考官、内监试。
五子鸿藻,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举人,十四年己巳进士,历任江西督粮道兼兵备道,四川乡试、江南乡试正、副考官。
六子鸿荃,清嘉庆九年(1804年)甲 子举人,十四年己巳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历任工部尚书,署漕运道督兼河南总督,赏戴花翎,重宴鹿鸣太子少保。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试陕甘;生平总裁会试一次,典乡试、分校京兆试各三次,参与朝考阅卷,殿试读卷,又任江苏、浙江等省学政,可谓“门生半天下”。朝廷以其谨慎可任大事,有重要水利工程,皆命其督办。道光二十一年,廖鸿荃督修盛京工程。次年,署漕运兼河南总督,采取堵漫口,挽黄河归故道之法,即省费,又便民。
道光二十三年,黄河中牟决口,鸿荃奉命督办,亲临工地,昼夜抢堵决口。次年二月,堵口工程将竣,忽风雨大作,河水猛涨,堵口又现险情。鸿荃上奏请罪。不久,罢归。道光三十年赴京,以四品京堂候补,留纂《实录》两年,进呈476卷。咸丰二年(1852年)冬授光禄大夫,以太常寺卿致仕,赏还尚书衔。
随后,鸿荃回梓,在“三坊七巷”督办团练,会同地方文武及乡绅“募丁壮,联乡团,编保甲,筹赈粜”,省城赖以安宁,受赏戴花翎。同治三年(1864年),重宴鹿鸣,特加“太子少保”衔。同年九月病逝,赐“文恪”。
清嘉庆年间,五世翰林学士廖牲回乡祭祖,皇帝御赐联:“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肇冠堂举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
六世廖鹤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拣选知县,议叙五品衔。
七世廖骧,清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进士,刑部主政,五品衔,先后主讲兴化府擢英书院、台湾府明志书院、福州越山书院。廖炳枢,清光绪五年己卯副举人,历任直隶昌黎、静海、巨鹿、邯郸、迁安知县,奉天兴京府知府。
八世廖鸿韶,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举人,二十一年乙未进士,工部主事,浙江东阳知县,加府同知衔。廖毓英,光绪二十年甲午亚魁,二十九年进士,直隶宛平知县、顺天补用知府。以朝政日非,47岁辞官回乡。
八世中的廖毓英(1863-1929年),字笠樵,号自怡庵主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乡试亚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直隶宛平县知,精明能干,办案有功,保四品衔,补用顺天府知府。他目睹清廷腐败,愤而辞官回里,退居林下,寄情山水,年方47岁。同僚们对其“年才四纪力犹强,人求不得君先弃”感到困惑不解。他说:“见国事日非”,“我年四十七,渐厌龌龊官”。一生勤俭,唯慷慨好施,乐于助人。在任时,贤内助刘氏曾组织家人制作棉衣数百件,救济宛平县穷苦人;回里后,扶贫济困如旧。辛亥年,在福州组织“托社”。以诗会友,常在小西湖宛在堂、开化寺吟集。一生诗作近400首,有《自怡庵诗抄》刊行于世。
廖毓英教子有方,长子、三子成才后均努力报效祖国,事迹可嘉。长子能同(1886-1919年),京师大学堂毕业后,留学德国工艺大学,获理化科博士,被德国当局视为“异才”,留其在德研制兵器。他报国心切,暗自购买船票准备回海,不料事泄,被人为制造的车祸夺去生命。中国留德同学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灵柩运回福州,福州民众举行了公祭。三子能申,字慰慈,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学成回国,主持建设陇海铁路,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
“三坊七巷”的客家名人不少,其中才女廖淑筹(约1692-?),世居光禄坊。其夫许均,官方礼部部中,与前官余甸,人称“闽中二考功”,也以诗书画名于时,廖氏工诗书,亦画花竹,皆极精致。时人誉比古代才女管道升、赵文淑。廖氏尤善画梅、兰,曾于大雪中,夫妻围炉合绘《岁寒图》,笔墨清润,成为闺中韵事,传颂艺坛。
蓝荣玉(1914-1981年),是现代寓居“三坊七巷”客籍人士中的杰出人物。上杭县庐丰乡人,郎官巷里的蓝氏宗祠是其祖祠。民国22年(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随军南下,解放福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民政厅厅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副省长、省委监委书记。1960年,蓝荣王到闽西兼任龙岩专员公署专员,他同地委书记谢镇军一起,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使粮食产量逐年回升。1968年8月起,任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参加中共九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又任福建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寓居于“三坊七巷”的客籍人士,明、清时期在坊巷内或建造,或购置了一些民居,或自住,或辟作宗祠、会馆、试馆,成为“三坊七巷” 古民居的重要部分。这些客籍人士居住或使用的古民居,主要有“廖毓英故居” 、“上杭蓝氏宗祠”、“长汀试馆”、“连城张氏试馆”、“汀城试馆”、“汀州会馆”等。这些古建筑多数保存完好,它们的存续,为榕城及祖地客籍人士间的联系,为他们开展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30号的“上杭蓝氏宗祠”,是上杭客家蓝氏在福州的族裔奉祀入闽始祖的宗祠,也是“三坊七巷”中仅有的4个姓氏宗祠之一。
“蓝氏宗祠”由(长)汀(上)杭同登堂兴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二进,周围以墙,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3平方米。大门偏东侧,门内施屏门。进大门依次为回廊、天井、祠厅,后天井、后楼、前天井与回廊均铺条石,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鹊尾脊。后楼三间倒朝楼房,中为厅,左右厢房。一层厅中铺拜石,二层走马式楼房,悬匾额“种玉堂”,内供神主牌。祠内尚存两块练功石。一块石上阴刻“汀州上杭蓝五魁堂”等字。“文革”中,“蓝氏宗祠”被占为民居。改革开放后,蓝氏海内外族裔一再要求归还。福州市政府利用“三坊七巷”改造时机,搬迁了祠内住户,把宗祠正式归还给蓝氏宗亲。上杭县客联会现正在筹措资金,拟修复原貌。
位于宫巷东段北侧旧4号、新12号的“连城张氏试馆”,是清光绪年间由连城张氏商人捐建,专供族人来福州参加省试或赴京应试住读用。馆坐北朝南,周围风火墙,前后二进。由门厅、天井、披榭、厅堂、厢房等组成。门厅面阔三间,中为厅,旁为房。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有前后天井,前后厅。前厅堂。前厅堂中建魁星神龛,高3米,宽2.2米,基座石刻麒麟,门上绘《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故事。梁架上有两条灯杠,可挂六盏灯笼,寓意六房子孙齐发。灯杠托饰浮雕狮子和花卉,富有客家特色。二进结构与一进相同,也有大厅、天井和披榭。现建筑保存完好。
“三坊七巷”中的客家文化,是闽西客家在闽中播衍生息的集中体现,为研究闽西客家历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