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洞探秘
毛泽东主席在1966年7月8日的一封著名长信中说:“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信中所提“西方的一个山洞”就是滴水洞,由于这是毛泽东隐居的一个重要场所,多年来一直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不久前,我有幸来到滴水洞参观,大开了眼界。
我们一行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韶山冲之后,搭上一辆私人的面包车,经过韶山陈列馆、毛鉴公祠、毛震公祠,向右拐进了一条盘山公路。约莫一刻钟,来到了一个停车场,滴水洞到了。大门是一个仿钟乳石造型的大门,上面刻着“滴水洞天”四个苍劲大字。
在大门的左侧就是韶山水库,它依山开凿,呈一个不完整的梯形,大坝宽105米,长约330米,眼下是秋天季节,水库蓄水不多,水库上方露出一大截黑色崖石和灰白的沙滩。毛泽东主席曾经多次在这个水库游泳,1959年6月25日他回到故乡韶山,兴致勃勃地在故乡的水库里畅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七律·到韶山》。据说,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畅游长江的重大新闻发表时,有一张毛泽东游泳特写镜头照片,其实就是在韶山水库拍而被“移花接木”的。
从“滴水洞天”步入几十米,里面又有一道门,进门不久,抬头仰望,在柏油道路右侧的峭壁上五六米处刻写着“滴水洞“三个红色大字。陡壁上还嵌刻着许多块碑文,多是叶剑英、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名人的题词。左侧是一号水库和二号水库,两个水库连在一起仿佛是一只巨大的仰卧的葫芦。再左边是龙头山的峭壁,关于这座龙头山,《毛氏族谱》有记载:“龙头山拔地而起,昂头立于千山万壑之中,别开生面,山极峻。”龙头山的山脚、山腰长满了整片树林,那些青翠的松树、杉树、樟树、梓树矗立在地面上,挺直树干伸向云天,绿油油的树叶遮天盖地,随风抖动着叶子,汇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沿着柏油路走了十分钟,到了滴水洞里面,那里有几幢白砖建筑物,是上世纪60年代初建筑的,其中一号楼为毛泽东专用,两层楼的二号楼为陪同的中央领导同志休息处,其回廊边的偏房为贴身警卫、服务人员居住;三号楼为随行警卫人员以及省委接待同志留宿处。据说,在山谷底建的这几幢建筑物隐蔽性是很强的,即使飞机从空中掠过,也侦察不到,看到的只是一个拳头形的山窝。从龙头山到牛形山、黄蜂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来到了毛泽东居住过的一号楼。这是一幢一层楼的建筑物。正厅是一个长方形会议室,屋里铺着绿地毯,四周摆了一圈罩着洁白外套的单人沙发。在正厅右侧有个边门,通过走廊边的玻璃窗就能看见里面毛泽东的办公室。在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张异常宽大的红木写字台,上面台灯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桌前是一张藤椅,毛泽东主席曾经坐在这书桌前起草、批示过许多重要文件。穿过毛泽东的办公室,就是毛泽东的卧室,房间当中架着一张有床架挂着白色尼龙蚊帐的大床。毛泽东的床铺一向有“一半书一半床”之称,那床铺书架子上摆的都是线装本,在墙角还摆着一张又宽又大的躺床也是用白布罩着。
穿过卧室后的通道,还有一套相似的办公室、卧室和卫生间,据说,这是为江青准备的,其实下边的同志哪知道,早在1957年在中南海的丰泽园里,毛泽东就已和江青分居了。
参观完毛泽东的住处之后,我们从后头的一个通道出去。通道装着七八扇铁门,那铁门足有半尺之厚,甭说子弹打不穿,连手榴弹、炸弹也炸不开,通道两侧还有几间设备完善的地下室。当年,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滴水洞也在汪东兴亲自指挥下,深挖了防空洞,修建了防震屋,即使是500万吨梯恩梯炸药、原子弹、氢弹扔下来也无济于事。况且,滴水洞又是戒备森严,毛泽东来滴水洞时,这里要布六道警戒线,道道防线,皆如金城汤池。林立果的小“舰队”若要在此处谋害毛泽东的话是休想得逞的。如今,时过境迁,在“四人帮”被打倒后,滴水洞也对外开放,只是在这里还有武警部队在守卫着。
使游人感到兴趣的是,滴水洞不仅仅是毛泽东隐居的住所,而且,还是毛氏家族的风水宝地,毛泽东的曾祖母、祖父毛翼臣等坟墓都在这里。《毛氏族谱》是这样描绘滴水洞所处的龙头山的:“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龙头山如一条苍龙顺势而下,向韶山水库吐水,龙头山的“龙脊背”把整个滴水洞抱在怀里,而龙的尾巴则一直延伸至韶山,正朝里冲上屋场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曾祖母的坟茔在龙头山的山峰上,而毛泽东祖父毛翼臣的坟墓则在龙头山山腰的虎歇坪,那虎歇坪犹如一只猛虎雄峙在滴水洞,在毛翼臣的坟前几十米处是巨石突兀的大石鼓,下边是悬崖峭壁,前面山峰自然分开,豁然开朗,如通三山之风,贯八面之气,聚龙之灵,集虎之威,而坟后则是黄蜂山山脉的主峰,形若宝塔。1929年湖南军阀何健派兵来偷挖毛泽东的祖坟,企图破坏毛泽东的“风水”,他们连挖三坟均挖错。后来,乡亲们闻讯赶来,赶走了兵痞们,毛泽连等老乡把毛翼臣的墓碑埋入地下,把坟铲平,又在附近设了个假坟。毛翼臣的墓碑直至1986年12月28日才被发现挖出,而那时毛泽东主席已不在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