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0 15: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吕槐青 孙福枝

海防古港定海湾



定海天后宫


定海村地处福州三江口北岸定海湾,东濒马祖列岛,扼闽江口,控进出海道,地势险要,地理条件优越,素称“闽江北喉”。民间有言:“马祖炊烟,定海看到;基隆鸡叫,定海听到。”定海与马祖最近处仅8.2海里,距台湾基隆也就150海里。这个占地面积仅3.2平方公里,有1800户人家8000多人口的古渔村,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早在两千多年前闽越先民就在此劳作生息,开拓发展,遗留下江海交汇、咸淡水交融的独特文化古迹。唐末,随闽王王审知入闽的十八姓中,迁入定海村者就达10姓之多。村民以海为田,日益发展,初具规模。他们在定海开设布行、染坊、冶炼、陶瓷、医药等经营36个行业,经济繁荣,人口发展至万余人。至大宋中晚年代鼎盛时期,定海村民发挥山海兼备之优势,湾内渔狩,海上运输,发展对外贸易,开辟福建省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港。时至今日,还能查到当年留下的伊斯兰墓、琉球国墓、武功墓等遗址,以及当时所经营的36个行业的遗迹。

定海村历史还有许多抗击外敌侵略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倭寇侵犯我国沿海长达200多年之久。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俞大猷、沈有容等将领率兵把倭寇歼灭于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村民们踊跃参加红军,纷纷投入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1934年至1935年冬春之交,国民党派出28个团的兵力围剿“连罗宁”苏区,定海军民奋起反击,战斗中定海村民方举全等5位游击队员参加反围剿,英勇献身。1948年8月,定海成立第一个中共地下支部,为“连罗宁”苏区武装斗争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定海仍是全省海防最前哨。

1999年5月,定海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定海村背山面海,境内山峦逶迤起伏,山崖紧贴沙滩。海崖迂回曲折,湾内岛礁密布,有15个岛屿、21个淹礁,俗称“三十六礁”,个个都有优美的名字:如“众星拱月”的星屿(青屿)与月屿(兀屿),“红日高照”的日屿(目屿),“千年卫守”的龟屿,有形如章鱼、龙虾、梭子蟹、大鲎的“四母屿”,还有一字排开的苔屿、龙屿、可门屿、南屏屿、浦澳屿等等。村西雷公碴近海岸,耸立一礁屿,高丈余,形似葫芦,潮起潮落中若隐若现,浮于海天之间,被置为“葫芦浮海”一奇景。

定海村城隍庙


号称村里第一高峰的纱帽山,屹立定海城北,海拔199米。峰巅上横竖的岩石聚拢在一起,远望宛如官吏之纱帽,故得名。山体蜿蜒似龙,又称龙山。山上有一元代石塔,称“龙山峰火台”,现已倾塌成遗址。登上山顶四望,东看黄岐半岛,西俯筱埕,南眺大海,北瞰大埕,风光无限。

有定海第二高峰之称的双髻山,挺立村之东北角,峰顶状如妇女螺髻而得名,与纱帽山巍巍对峙,为定海海域树立两大屏风。山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永乐八年(1410年)十月十五日,倭寇突然集结数千兵力占领双髻山,攻打定海城堡,定海村民们奋起反击,保家卫国。时任定海千户所千户的汤俊和百户的金旺、任简、朱文、丁铭等五人均在血战中不幸以身殉国。事后,定海民众挥泪把他们同穴葬于双髻山松仓上,命名“五忠墓”,让后人凭吊。

站在双髻山峰上放眼定海湾,湾内三十六礁及远处闽江口五虎礁、马祖澳南北竿塘诸岛礁,似众多壮土出征迎接风浪;回眸山间龙蛇似的条条旧栈道、古战壕起伏盘旋,仿佛再现了当年定海军民抗击倭寇、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双髻山俊美,有灵气。半山腰上有一块悬空巨石,酷似书生冠巾,被誉为定海十景之一,称为“生巾飘逸”。

双髻山南面末端,还竖有一巨岩,巍峨秀拔,横空出世,被定海村民视为观日第一佳景,称为“云峰近日”。

顺着定海村东北面海沿,还有九座峰峦,与双髻峰山脉相连,绵延起伏,直逼定海湾,犹如九条龙争相奔腾入海,称九龙山。因山下建造著名的九龙禅寺(海潮寺)而名震四方。

定海村西长澳近海岸,方圆数百米,怪石叠垒,离城堡右侧三里地之遥的海边,岩石间有一高5米、深10余米的山洞,称“龙门虎洞”。跨进洞内便可清晰地听到洞外潮水的回音,又称“潮音洞”。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取得中央政权之后,决定在东南沿海择地建造城堡式的军事基地。定海村为闽东海防要塞,被朱元璋朝廷的人所看中。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朱元璋之圣旨,主持筹款筑建定海城堡。城墙高7米、宽6米,全用条石砌就,周长2000多米。

定海的海潮寺(又名九龙禅寺)


古城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后,至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村里屡遭倭寇骚扰,城堡失去防御能力而重修,增筑新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正面南门改向,门顶端嵌入一块牌匾,刻上“会城重镇”四个楷书大字,标明定海在八闽的军事地位。嘉靖四十年(1561年),又增筑北面新城666米,设参将驻守,加强防御倭寇的侵犯。清康熙、雍正年间,城堡多次重修,附瓮城,设一汛官。

定海城堡顺着山势蜿蜒起伏,如巨龙卧伏山间,颇为壮观。而今,定海城堡几乎全部倾毁夷为平地,仅完整地保存下南门临海面一段古城墙和城门,为县级文级保护单位。

古时候,定海村米仓埕有一座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定海仓(粮仓),可储粮一万五千石,为明初福州府五大仓储之一,作为当年海上粮船南来北往的转运站。米粮由苏、浙等地南运入仓后,转运省、县供兵戎使用。此建筑今为定海小学校址。

定海古城东四里地山凹里距海域200余米处,建有一寺庙叫海潮寺(又名九龙禅寺),寺前沿海边耸立九座逶迤峰峦,人称“九龙聚会”。寺后屏列五堆低缓山丘,称之“五燕投窝”,与马祖列岛咫尺相望。寺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清顺治年间,由于实行迁界和海禁后,海潮庙随之萧条,香客衰减,庙宇破旧失修,至清雍正年间,方才重修维持下来。

1982年,川籍海云禅师自山西五台山来到定海,为海潮寺募集资金重修,恢复原貌。重修后寺庙丹墙碧瓦,翘角飞檐,小巧玲珑,却又不失威严宏伟。近10多年来,寺院又竖起围墙,增建石构普同塔、斋堂、观音阁等,并对周围山地进行大面积绿化建设,环境清幽。

走入定海城中央区,有一座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的古庙宇迎面袭来,那就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的城隍庙(古称城隍府),数百年来香客云集,香火旺盛,庙宇代代随之修葺完善。最后一次重修系清道光年间,为二进式宫殿,前庭建戏台,中间留天井,后堂供奉监察司民显佑伯(山川社稷之宗,风云雷雨之会),尊称“威灵公”。

“文革”期间遭遇不幸,庙里古雕刻与绘画毁坏惨重,仅存残垣断墙。1993年2月,承蒙台胞热情捐资重修,历时四年,至1996年7月完工,恢复原貌。寺内保留一块清光绪九年(1883年)孟春敬立的木匾,写有“正直是与”四个鎏金大字,中堂主柱一副楹联:“举念奸邪任汝烧香无益,存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寺门石柱上有一“藏头”联:“威镇一方康海国、灵昭万古阜山城”。

定海古城堡城门勒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御笔“会城重镇”


此外,尚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定海新城头、公馆下、新城头厝下、双髻山下、新城头路后、园头等地凿七口水井,称“定海七井”。由当年连江人、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吴文华撰写的《定海七井碑记》作了记载。

此外,定海湾还有几处文物。“龙山峰火台”建于元代的石塔,为当年全省著名五大烽火台之一,每当发现敌情时,当即点燃烽火,及时向连江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3个都区传递有敌情信息,发出警示,以便采取系统的应急措施,相互呼应,为东南沿海抵御海寇入侵和出海航道的安全畅通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石塔已废为遗址。

千户所、参将署遗址: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朝廷在定海村南面临海处首设千户所,名曰“亭角守御千户所”,并配有300名蒙古兵戍守,历任长官为世袭军职。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海城建成次年,于城堡西郊将原有的巡检司升格为千户所,隶属福宁卫指挥使司。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参将沈有容改千户所为参将署,署址迁至城堡东面(后废)。清顺治初年改设游击署,被派作省会门卫,于乾隆二年(1737年)倾圮,三年后重修后又毁。现遗址为明代“洗海飞将”之称的沈有容府(称参将府),已毁,仅存原门楼正厅的一座风火墙式的古建筑,府首左侧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所立的一块“抗倭记事碑”,已嵌入一座民房中。碑文共一千多字,记述嘉靖以来戚继光、沈有容等在沿海抗倭的主要史迹。

古水寨: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镇宁尚书薛希琏为防倭寇内侵,在定海守御千户所前,以城堡为中心,沿城根开凿一条数千米长壕沟并注水。设立小埕水寨,拥有寨兵4402名,隶属福宁卫。至明朝中叶以后,兵员逐渐减少。

较场(校场)遗址:定海村东面近海崖风吹岭下,明代时期曾辟有一个东较场和一座演武亭。明末清初,郑成功及其儿子郑经,曾率领抗清水师屯船,在较场前激战过。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也率水师官兵冒严寒在此操练。时下较场已毁,仅存部分遗址。

琉球墓(清):坐落定海西长澳鸡母岩,有一座三合土筑造的圆形体陵墓,坐西朝东南。墓前青石碑额上刻有“琉球国”三个大字,下为死者的名讳,文曰:“泉岐村五主粟国筑公芝亲云上墓”。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四月十五日。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泉岐村(死者籍贯),五主(官衔),粟国(管辖区),筑公之(人名)亲云上(尊称)。

定海历史上是个著名古港,外国商船多停泊于此。古琉球国人择定海作为到中国大陆的第一停靠站,该墓为琉球人客死定海所葬。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有琉球人专程前来祭拜。此墓于1984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光涛墓(清):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秋所筑。位于定海双髻山下欧井铺,墓向坐东南朝西北,用三合土筑造。陵墓规模宏大壮观。进入墓园有座小门亭,两侧嵌刻一副楷书对联:“漆灯千古兆,风木百年情”。墓坪前两侧竖立一对六角形花岗石旗杆,墓道前一对石狮左右对视,陵墓庄严肃穆。

黄光涛系清代举人,例授文林郎。此墓为定海村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名人古墓。

古沉船遗址:定海湾地处闽江口北岸,黄岐(古称黄崎)半岛南端。自古以来是福建著名历史古番舶地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闽王王审知为繁荣福建经济,就在黄岐半岛海域开辟“甘棠港”,以“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古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等岛)绘制的古航海图中,标明定海千户所为该国航行中国大陆的第一站,但由于黄岐半岛航道周围大陆性岛礁发育,明屿暗礁棋布,地形较为复杂,古代又缺乏导航设施,不少中外商船在此海域触礁沉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定海渔民在海湾四母屿附近浅海礁屿挖取海底沉积物贝壳时,先后从三四米深地层挖出混杂在贝壳中自唐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少古陶瓷器(片)和日本国古铜钱,仅陶器(片)就不下10万件。1990年3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联合在定海进行为期三个月系统的全面的水下调查、挖掘、测绘工作,开创我国水下考古项目之先河,发现了定海湾和黄岐湾内有11处沉船遗址。出土的2000多件海底文物,有宋瓷、元陶,以碗类为最多,也有铜、铁、锡、铅器具与石制品、船舷板、龙脊和船员胪骨及变黑了的粮食和干果,还有兵船的火器和船上用品等。陶瓷器(片)年代多属宋代,仅见12件晋代饰菱纹青瓷碗和五代足兽盖炉,船用品中有宋代铲形端石砚,明永乐四年铸造的铁权、船锚,郑成功部属所用的刻有“国姓府”字样的铜铳,清道光年间连江营铸造的铁炮等。出土文物大部分被收藏在中央及省、市、县文物馆中,一小部分留放在定海小学红领巾文物陈列室中。

古沉船点分布在以定海为轴心呈扇形向周围扩展,近则距岸几十米,远则离岸3000多米,沉船船只多在礁屿边沿。从器物上看,沉船者有外国商船,也有国内陶瓷外销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世纪时期,定海港与泉州刺桐港同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2001年2月,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海古城,以连江定海、砥柱中流,古港名山、威灵远播,一衣带水、两岸交融,襟怀天下、人文荟萃的深厚底蕴,正在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