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10: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高延萍

古琴台之游


古琴台园区大门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汉阳龟山脚下,月湖之滨,占地15亩,规模并不大,是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系后世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而建。

千百年来,俞伯牙、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不拘身份,不论地位,不怀揣小九九的知音关系,令万千国人心仪神往,因而成为华夏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元素。也正因为如此,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此后历代毁建相续。最近一次重建为清嘉庆初年,由湖广总督毕沅主持,之后遂有《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问世。光绪十年(1884年),晚清著名学者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才艺双杰的大杂家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并立于琴台碑廊之中……

拾级而上,穿过大门,进入一精致庭院,天光竹影,静谧怡然。沿甬道过小院,尽处可见一敞轩,轩内抱柱联曰: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其意不言自明。轩中有照壁,上书“印心石屋”四个金色大字,乃道光皇帝手迹。笔画功底不俗,只是结构四平八稳,略显古板,属典型的朝廷用字风格。照壁东侧有一小门,进门后为曲廊碑林,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尽是名人手笔,叙事抒怀,不一而足。

再往前便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琴堂。琴堂又名友谊堂,是一单檐歇山顶式前加抱厦的殿堂,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釉瓦盖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周建有回廊,殿檐下有铭匾高悬,曰:高山流水。四字洒脱不羁,尽显豪放,选自碑廊中宋湘那气势磅礴而又抱憾不已的题壁诗。


琴  台



雕塑:高山流水


道光三年(1826年),时年78岁的岭南才子宋湘(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因眷恋琴台,特地到此一游。老先生盘桓间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题吟。孰料随员考虑欠周,未曾备下大笔,仓促中有人即束竹叶以代之。性情中人宋湘似乎正中下怀,当即用竹叶束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写将起来:

“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拜读此文,难免浮想联翩:世上何人听过《高山流水》?想来恐怕不止钟子期;而世上何人弹过《高山流水》呢?当然只有俞伯牙了。然而,能够有幸听过并能听懂《高山流水》的,唯子期一人矣!这也就是为什么千古知音难觅。

环顾四周,只见堂前庭院中有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传为伯牙抚琴遗址。台子正中刻有“琴台”二字,据说为米芾所书。台壁四周饰以连续剧式的浮雕,为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镌刻精美,形象生动。

不过,最打动人的要数那尊伯牙会子期的人像连体石雕。作品构思精巧,构图新颖,刀法洗练,雕刻脱俗,尤其人物风貌、面部表情、直至内心世界,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信请看:

年迈的俞伯牙腰佩短剑,躬身向前,伸出双手接住老樵夫打扮的钟子期,既似翘首以待的久别重逢,又似喜出望外的一见如故,身后立着双手捧琴的侍女。钟子期身板笔挺,热情中不乏矜持,感动中不见卑微。

窃以为,这不仅是一种歌颂,也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批判。当今之世,在我等身旁,也有那么一些“知音”,他们或峨冠博带,或大腹便便,或油头粉面,或呼朋唤友,恣意妄为,充其量只是权知音、钱知音、色知音,与本文所介绍的远离尘嚣的高尚知音,毫无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