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6: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则生

 

古朴沧桑石圳村


杨则生



村容.jpg

石圳村村容

福建省政和县石圳村,不仅有古朴沧桑的夯土墙民居,优美弧线的廊桥,还有远近闻名的福兴寺戏台,古色古香的天后宫妈祖像。村民房前屋后,遍植茶叶,一片香气氤氲。

宋代年间,石圳背靠卧牛岗,傍着七星河,仗着舟楫之利,曾是通往省、府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石圳码头成为航运中转站,商贾云集,巷市兴旺,十分繁华。由于离政和城关仅4公里,加上山清水秀,碧水环盈,群山翠竹,奇峰竞姿,古民居独特,石街陌巷,清丽典雅,吸引游人前来游览参观。

连筋桥,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古桥,用麻绳环绕护栏,显得古朴大方。桥下清流盈盈,波光粼粼,蜿蜒流淌,充满诗情画意。现今,一座主拱88米三层木质仿古廊屋廊新桥飞架于两山之间,气势恢弘。古桥新桥互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踏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小道,进入石圳村,村口有两棵树龄上千年的香樟、银杏,遒劲枝条上,挂着几串红灯笼。沿途是清澈小溪,水草之下群鲤游动。小溪两边古民居错落有致,倒映水中。这一切为恬淡的古村平添几分明艳的动感。

临水宫和福兴寺两寺合一,是石圳村特有的建筑。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年(1575年),村里建起一座木构庙宇呈横向三进格局,上殿的左殿主祀三宝,两厢配祀十八罗汉和二十四天尊,右殿摆放陈大奶、林九娘和李三娘神像。人们之所以称两寺合一,其实是通过共用戏台和左右天井相沟通,释、道并祀,巧妙组合。两殿墙壁20余幅《西游记》,画面隐约可见,一副楹联“大奶圣娘真正灵,闾山学法保万民”,道出了石圳村民海纳百川,宽广包容的处世胸怀和生活哲理。

石圳村还是文风鼎盛的村落。这里有朱子书院,大门上挂着原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政和朱子书院首任山长崔希亮先生题写的匾额。公元1118年,朱子父亲朱松进士及第,被授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携父母、弟弟举家入闽,在政和创建星溪书院、云根书院。朱熹成名之后,当地建起朱子书院以纪念。书院有半亩方塘、书院牌楼、山门、理宗堂、大讲堂、藏书阁和跨山廊桥等建筑。“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楹联,是清代康熙皇帝为褒扬朱子功绩亲自撰文拟定的。“理宗堂”正门大厅上,排列五层云状形栱,左右两边厢房与中间天井构成“回”字结构。香樟窗扇,雕刻着的人物故事、生活场景,以及花草鸟兽、祥禽瑞兽,显得古朴大观。

据传,明末清初的石圳村,茶楼酒店、客栈布庄、药铺烟馆林立,如今这些古民居都插着木棍和竹子围成篱笆,栽种生机盎然的茶树、果树,赏心悦目。热情质朴的村民在房子大厅里饮茶闲谈,娃崽们在嬉戏打闹,过着静谧恬适、清幽安详的乡村生活。

2016年,石圳村获评国家3A景区,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镇,2017年11月,石圳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朱子书院.jpg

朱子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