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0: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洪少霖

石笋桥怀古


“石笋古渡”牌坊

泉州的母亲河晋江流至鲤城浮桥一段,名为笋江。笋江上如今已断废的古桥名为笋江桥,别名石笋桥,因附近的石笋而得名。

古石笋桥,即浮桥,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85年),重建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它隶属古时泉州府晋江乡兴贤里(元代改为“三十四都”)。石笋桥长80余丈(约266米)、宽1.7丈(约5.7米),有桥墩15座16孔洞,两侧配有扶栏。桥上原有8塔、8护神、4将军、4石狮(双仰两伏)及中亭宫,共25座附属文物,为福建省13座宋代大桥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是我国交通科学历史上的重要实物文物之一。1956年,泉州遭遇大水灾,有关部门决定改建桥梁,将桥上石刻、石建筑、塔幢等拆除,大部分推入江中。这一无可挽回的损失,令许多泉州人至今痛惜不已。

石笋桥

石笋桥,曾是刺桐古城通往西南方向的乡村和同安、厦门、南安、安溪等地的交通要道。旧时,石笋桥的一头为接官亭,所处位置为黄甲街,也为黄甲村。黄甲街名称的由来,与皇帝披肩落于当地相关。目前,笋江旁的“浮桥古街”、“霞洲巷”、“后浦巷”、“泗州巷”、“后白巷”和“十八间巷”还在,但繁华褪尽,功能也式微。

从小生活在笋江边上的历史民俗专家许月才介绍,他曾在浮桥古街上溜达,“漫步于笋江石桥,周围景致旖旎,竹苞林茂,古榕掩映着层起的屋檐,三个街(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像是前世玉瓷上的三朵青花,古色古香,温润如酥”。浮桥街为古代泉州的第二扇门户(第一扇为安海街)。六朝时,印度僧人拘那罗陀从浮桥经过,前往九日山翻译《金刚经》,类似印度教宗教物的石笋,至今耸立在石笋桥边。五代时,泉州刺史王延彬于石笋边开凿甘棠港,以泊商船。宋时,泉州“海丝之路”的船队前往九日山,来回必经笋江,笋江为其通往大海的门户。

“甲”,古时闽南码头的称谓。笋江边曾有一甲至七甲,即七处码头。这一水陆交通要道,历史上也是兵家争夺之地。1559—1564年,倭寇数次侵扰泉州,其间曾击断石笋桥并火烧民房。1677—1678年,郑经部队在攻击清军时,曾两次炸断石笋桥。1938—1939年,日军侵华时,日机也曾炸断石笋桥。屡毁屡修,石笋桥依然跨越江面。1950年,当地百姓在石笋桥原桥墩上架设钢梁,桥面平铺木板。1962年改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加高3米,宽增至5.7米,全长235米。1998年,被列为危桥。2000年,南桥头第一截断塌。2002年,洪水冲掉其3个桥墩。从那时起,它的交通运输功能不再。

与笋江桥有联系的文物不多。在旧桥头,还有一尊护桥石将军与一只石狮子。石将军已有850年以上历史,当地人称“石军公”。有趣的是,当地虔诚的信众会为它配戴斗笠与披肩,并不时更新。这一特色民俗,显现着当地人情的温暖。

岸上原有两条千年古街——山川坛街与黄甲街,虽然容颜变迁,但余韵犹存。接官亭、天后宫与观音寺焕然一新,后者内部石雕众多,宗教气息甚浓。浮桥北端原有石塔山,它曾是浮桥边当地人的风水山,而今已是高楼林立。

笋江边还保留着两方清朝记事石碑与一方民国十六年的“霞州矶”(矶,为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石碑。它们与重新修建的“石笋古渡”牌坊,以及一尊石将军、一只石狮子、数株古榕树,让许多人在这里流连,聊发思古之幽情。

石笋公园内的石笋,由七段花岗岩垒叠而成。

 

石桥通往接官亭旁边的观音寺。

接官亭大门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