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10: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南 风

 

留梦古徽州


南  风



黟县民居.jpg

汤显祖诗云:“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人的一生,做梦也要到徽州一游。我做到了,但不是做梦。

留 梦 龙 川

来到绩溪龙川,只见山峦环列,围一马平川。金灿灿、平展展的油菜花田,地毯似的向远处铺展开去。我想,所谓风水宝地,不就是山野河川巧安排吗!金黄色的油菜花收尽山川灵秀之气,光波蒸腾,充盈在天地之间。这是鲜活的徽州人才之气、文采之气,也是聚财之气!

徽州果然名人辈出,史不绝书。龙溪与绩溪交汇处,百余米的胡氏旧址的建筑夹溪而起,临水照影,宛若在水乡。两岸石砌整齐的龙溪,流水潺潺。夹水两岸石板“人行道”光洁清亮,临水人家石栏上排放着一盆盆鲜花,娇艳芬芳。溪上横着“龙溪桥”等八座桥,有石拱桥、木桥,也有巨大的花岗岩石板桥。龙溪夹岸粉壁重叠,马头墙争相攀附比高。亭台楼阁,密集布列,俨然是天然的徽派建筑博物馆。历史上的许多功名,都写在高大的石牌坊上。著名的“奕世尚书坊”,四柱四层楼,高大雄伟,雕琢精美,上书“恩荣”两字。徽州牌坊极多,在我看来,它们不仅是表彰节妇或立传表功,也是见证历史的碑记。龙溪两岸的古建筑群,更是“活着的徽商纪念馆”。徽商功成名就,富贵还乡,大兴土木,这是清末社会找不到出路的缩影。沉重的历史叹息,落在一块块沉重的石板上。“胡氏宗祠”里七八米高的石柱,不知从多远的地方运来。古代没有公路,运送极其困难。每一块巨石,不知要用多少银子堆砌起来。一座祠堂,往往倾注几代人的血汗。辛苦赚来的巨额钱财,大多消耗在无底洞里。历史的洪流把徽商的辉煌冲刷几尽,留下如恐龙遗骸般一批古建筑。它们荫庇族人,但更多的是为后人留下旅游观光的景物,这恐怕是徽商们始料未及的吧!


留 梦 石 潭

徽州的石潭村是收藏在深山里的皖南世外桃源,这又是一个徽派建筑密集的古村落。华源河蜿蜒绕过,从山顶观景台往下望,这个有800年历史的山村尽收眼底。峰岭错落,云蒸霞蔚,像一幅现成的山水画!村里修建望景台,供摄影爱好者取景拍摄。山势陡峭,俯视云蒸雾绕的古村庄,如临仙境。

站立于山坡前,身边也尽是油菜花。仔细分辨,与沿海地区的油菜花大不同。沿海地区的油菜花,个头矮小,叶小色嫩,密集种植,开花时节,一片金黄,阳光下晃得人们睁不开眼。因香气浓郁,夹杂青涩气味,十分刺鼻。蜜蜂出没花海,可以听见细微的蜂鸣。皖南的油菜高挑,花朵少有香气,因花序较长,花朵密而多,放眼眺望,更为壮观。特别是雨后初晴,黛屋黄花,艳丽无双,十分入镜。

我还注意到,脚下五六十度的山坡,村民们还种上茶树、桑树和油菜。可以想象,除草、施肥、收获,每个环节的艰难程度肯定都很大。

徽州古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长到十三,往外一丢。”人多地少,逼得村民外流谋生。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13岁那年离开山村的。他徒步前往杭州商铺当伙计,含辛茹苦,遂成大商巨贾。他的毅力,他的守信,在贫困的环境中锻就。然而,贫困也限制了他的眼光,最终栽倒在官僚体系上。他临终所嘱“勿白”(白即白道),就是迟来的醒悟,要家人不要再与官府打交道。


留 梦 文 山

文山在歙县岔口镇大洲源,那里有一条文昌古道。史上举子进京赴科考,要从这条路上走过。宽阔的石板古道上滴满书生们赶考的辛苦,也遗落衣锦荣归的兴奋或名落孙山的失望。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官道,“之”字形盘坡而上。我从山上往下走,拐了个弯,文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全屏展现在眼前。几座绵延的山岭,全部绽放着油菜花,好像苍天给它们披上黄金甲。文昌古道在花丛中蜿蜒,时隐时现。我坐下来眺望山景,绿色的山在远处,中间是茫茫云海,天际浮动着苍绿。看不见山脚下的古镇、河流与公路。天哪,三四百米高的山峦开满油菜花,这得多少人辛苦劳作?因为山坡向阳,光照充足,这里的油菜长得茁壮,花朵有拇指大小。我想,这里出产的油菜籽,出油率一定不低吧!

在文昌古道上行走,就是在油菜花丛中漫步。这条古道想必也是徽商捐建的,农耕收入菲薄,世代耕耘的村民们是修不起的。徽商建设故乡的重大成就在于文化。古徽州不仅是地域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观念。徽州的文化成就惊天下!只要看看胡适就可窥一斑。胡适是徽州胡氏后裔,绩溪上庄人。他在哲学、文学、历史诸方面都有建树。古徽州文化之繁荣,有如眼前绽放的花海。文学、戏剧、建筑、雕刻,及至文房四宝,其成就如波涛起伏的群山,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驻留,在人们的心中驻留。徽州,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此生一幸事,留梦古徽州!

黟县风光.jpg

黟县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