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6: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丁 佑

福州中秋旧忆


福州中秋民俗

过中秋,各地习俗不同,可以说是“出门十里路,别是一乡风”。这里,我只谈较熟悉的福州中秋旧俗。

摆塔及其他

中秋摆塔,是福州特有的习俗,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这一习俗, 指的是在中秋前几天,就在房内较空旷的地方搭起几只桌子(看摆出的东西多少,从一桌至三四桌不等),头桌一定紧靠墙壁,二三桌(一般都是一个比一个矮)紧接着排在下面。等桌子都排好后,再铺上毯子或被单,就可以开始摆了。

摆塔摆出的主要是各种孩子的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小椅子、小桌子,插在木架上的、小巧的(只有三寸长) 刀枪矛戟等。摆法是:先把塔(一般是薄铁皮或薄木板制的,从七层到九层、十三层不等,凡高层的,往往由二三段接成)紧靠墙壁摆放在靠墙桌子正中,使这塔成为全桌最突出的陈设;再在塔的左右和前面,摆上各种摆件,如泥制的弥勒佛、八仙、天女散花,全套婚嫁仪仗——只有二寸高的打旗、扛凉伞、吹喇叭、抬轿子一串小偶人等等。摆法一般是,单个的如弥勒佛、观音菩萨等放正中,成双的如八仙、和合两仙等分置左右,其他以此类推。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形体大、个子高的(如七八寸至一尺)要放在后,小的三四寸的放在前,这样看上去才协调。另外,摆品中还一定要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阴历七月下旬,用一个或一对小盆子,内装细沙,灌上清水,再铺一层稻谷,然后放一边让它自然发芽。到中秋前夕,就能长出一二寸的秧苗,满盆翠绿,生机盎然。放在桌上,不但充满生气,而且寓意五谷丰登。

摆塔这一活动,明清时在福州相当流行。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载:“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名曰光明塔。”

童年时,我曾摆塔数次,那是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到1947年。中秋前夕,南后街有许多店铺或摊子售卖各式各样的摆塔用品,包括泥偶(有的是人物故事,如八仙过海、唐僧四众取经、桃园结义等)和各种陈列器物。1948年我父亲过世后,我们原先的大家庭解体了,我和母妹三人,挤住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斗室里,根本无处摆塔。不过小时候中秋节前那股热心摆塔的劲头,至今还历历在目。

和摆塔有关的活动,还有烧瓦片塔和放鳌山。烧瓦片塔是在节前到处拣拾碎瓦片,中秋当天,在地上用碎瓦片一块块排成一圈,再在这圈上加一圈,但比下面一圈要小一些,这样一圈一圈地往上堆,越向上直径越小,最后在顶上盖一片碎瓦封塔。全塔看上去像一只倒扣的钟或一顶高高的帽子,但到处是通孔。到晚上,在瓦塔底下的口子里塞进废纸、刨花或干枯的落叶,然后点火,火光和烟从瓦片缝中飘出, 孩子们有的煽风,有的拍手欢呼,气氛非常热烈。至于鳌山,这就比较复杂,不是一般人家搞得了的。我至今只看到一次鳌山表演,是在1948年中秋,南街艺光照相馆在橱窗里布置的鳌山景物:高耸的山峰上流着瀑布,水流到山下转动水车;山下公路上行驶着模型汽车,从左边山洞中驶出,绕山一圈后,驶进右边山洞,不久又从左边驶出,周而复始,就像现代模型火车一样。这自然比花灯更吸引人,所以橱窗前总是挤满了人。

福州中秋节摆塔图

月饼今昔

一讲到中秋,人们马上会想到月饼。现在月饼的种类非常多,口味也各种各样,大概许多人都曾在中秋前,买到各种包装精美、品种多样的月饼礼盒,有的人还为月饼太多吃不完发愁。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来较早,但只是在明代起才被赋予团圆之意。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也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彭蕴章则在《幽州风土吟》中写出:“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看来,明清时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全家团圆的象征。

我对现在的月饼常感失望。不论它们包装得多么精美,馅料多么多样,我都认为口味大不如我从前吃的月饼好。

现时月饼绝大多数都是广式的,外皮是深棕色的一层,内馅则全做成泥式的。不但外表千饼一面,连口味也成了千馅一味。

小时候,福州月饼都是苏式的,苏式的月饼外皮都是薄皮,一层一层的,像现在的菜头饼、老婆饼一样。馅料种类没有现在这么多,最常用的是八果、五仁、莲蓉、枣泥等几种,不过口味个个不同,极有特色,尤其一些著名厂家,如观我頤、美且有、谢万丰等生产的月饼, 极受消费者欢迎。我对当时月饼的印象是:风味独特,料好油多。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生产月饼完全是用手工,各个糕饼厂又都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老师傅,他们大多掌握一手制饼绝活,制出的月饼各有特色,深受消费者欢迎。

那时市上供应的月饼,最常见的是大小两种;小的只比银元大一些,除散装外,大多是八个一盒,上下两层,一层四个,有清一色八果或枣泥等,有几种混配的,也可以由顾客任意选配。纸盒一般多是正方形,盒盖上方有一块玻璃片,背后常画上和中秋节有关的人物画,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状元拜塔等。我买过几次纸盒装月饼, 发现纸盒里面四周和盒底都衬上蜡纸,盒里每只月饼都有小块蜡纸垫底,渗油使纸都变成半透明了。大月饼的大小和现在的芝麻饼、杏仁酥差不多。也有更大的,大到碟子大小的月饼,这么大的大都是礼饼。

苏式月饼,解放初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可见到,“文革”后就逐渐绝迹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八九十年代,成了广式月饼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原因我以为,第一,广式月饼可以实行机械化生产, 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第二,苏式月饼由于是全手工生产,需要一代代师徒传承,这活干起来又苦又累又赚不了大钱,年青人不愿意干, 等身怀绝技的制饼老师傅一过世后,就再也做不出这种风味独特的月饼来了。

外来的“博饼”

博饼这一活动,中秋节时盛行于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所谓“博饼”,是用六粒骰子掷,看掷出的花色,争抢“状元”、“榜眼”、“探花”等筹码,再按筹码分抢大小不一的月饼。这一活动福州过去很少,一般是在春节那几天玩“掷状元乡工”,内容和它完全一样。只是近几年“厦风北渐”,才在中秋搞这玩意儿。

博饼之“博”,有些人常误写为“搏”,这是错的,是由于不了解博饼的特点。“博”就是赌,博饼其实就是“赌饼”。因为掷骰子和搓麻将一样,完全看“手气”,能掷出几个红四完全只能“听手由命”, 带有很浓的赌博色彩。

厦门的博饼历史十分悠久,据说来自三百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了排解士兵们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思乡之苦,由郑成功部下洪卜旭发明了博饼游戏,让士兵们赏月博饼。现在厦门鼓浪屿上还有一组郑成功士兵博饼铜雕:一张四方矮桌边,围着四个士兵,各坐一边; 身后一个妇女正捧着一盘月饼走来。坐着的士兵中,一个正向碗内扔骰子,形象十分生动,引来不少游客与他们合影。

我参加过几次博饼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每逢有人掷中状元或榜眼、探花,都会引起全桌热烈喝彩。从这里我感到,博饼胜负其实是次要的,让大家高高兴兴地过一次中秋佳节,才是它最主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