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明青琐 花香入紫薇
——走进游琏故居
游琏画像
明代良吏游琏的故居位于连江县凤城镇西南街中山路25号、27号,旧称“三栋毗连”。随着时光流逝,古宅早已褪去昔日雍容华贵的风采,仅剩二进,但仍不失为文化积淀深厚、令人流连驻足之处。
游琏故居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百多间老屋,原先后座有花园假山,曲径通幽,四时开长春之花,八节列佳木异卉。25号建筑尤以典雅精致著称,松、菊、梅、竹及蝙蝠(福)造型生动,雕刻精巧细腻。27号建筑仅剩前后两进院落。大厅右侧设置游氏宗祠办公室,门联:“柳色明青琐,花香入紫薇。”此联典出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西掖省即事》。诗云:“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薇。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官拙自悲头自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游琏故居以石牌坊闻名。《连江县志》载:“世重进士坊,在万石铺大街。明正德间(1506~1521年),为进士游义生、游琏同建。”昔日的牌坊,四柱三门式造型,巍峨而厚重。牌坊高达8.8米,面宽7.6米,中屏装有长方型大石匾,刻写“圣旨”“恩荣”四个大字。有了这座牌坊,游琏故居所在地称为“坊里街”,可惜毁于“文革”。
游琏(1487~1566年),字世重,号少石,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及第,历官江西新建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山东登州知府,海南兵备副使、江西省布政司参政。游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博“地方廉吏,国之干城”之誉。他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任知府六年,招集流民,开仓赈灾,治病除疫,修缮学宫,兴文育才,平冤惩贪,重修蓬莱阁,御史赞他与宋代任登州太守之苏轼媲美。之后,他在海南平叛治乱,百姓竖“平黎之碑”,建生祠以纪其功。在江西布政司任上培育人才,尤以超拔山东举子戚继光而名留青史。
游琏生祠对联
17岁的戚继光移学籍于江西省高安县,以童生(秀才)身份参与乡试。当时,江西全省乡试名额仅50个,乡人因戚占去一名而大哗。时任江西布政司参政的游琏主持秋闱,上奏朝廷,为戚继光特批一名额,且亲到高安当众宣示。此科秋闱戚继光以优异成绩中式。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夏五月初二日,福建副总兵戚继光率军于连江马鼻捣平倭巢,全歼倭寇400余人,救出被掳百姓2000余众。行前,戚母吩咐道:“此行须拜访游公,他是你获取功名的恩人”。五月初四日,戚继光移师连江,一身戎装造访游琏府邸,以门生兼子侄身份膜拜,惜乎游琏已去世。于是,感恩戴德的戚公捐资于游琏墓前建“春雨亭”。从此,戚公与游琏的情谊在连邑传为佳话。
游琏博学多闻,与吴文华、王德溢、陈第等人有连邑“明代六才子”之称。蓬莱阁避风亭南墙嵌游琏“观海市和坡翁韵”诗匾。诗云:“波涛万顷摇晴空,祥光掣影珊瑚中。中涵万象不可测,玉山浮海流仙宫。妖虫吹气生倏忽,往来变幻谁为工。非烟非雾起千尺,希奇盛事传苏翁。我来适与无胜会,遥看海若胜苍龙。层峰削立车牛岛,大竹小竹环虎雄,分明图画列城廓,平高聚散无终穷。楼台坛坛彩虹跨,浮金耀壁波融融。尘怀抖搂豪兴发,便会谒海真千钟。人生得乐即我有,何必俯首思元丰。醉来皓事驾瑶海,蟾蜍抱影流青铜。安得一苇航无极,密迩世天批雅风。闽山少石游琏”。《全闽诗录》也录游琏诗三首。其诗风清新淡雅,颇得唐人三眛。传世有《海道经》、《蓬莱集》、《平黎集》、《东行稿》、《南行稿》、《少石文集·六卷》等著作。
游琏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