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6 23: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丹崖“三绝” 千古传奇

 

  

 

     “丹山碧水”是武夷山的精髓。己亥芒种季节,有机会再度游历武夷山水,窃以为丹山石崖有“三绝”:船棺悬架空中,居所深藏崖洞,文库镌刻石壁。今概而记之。

 

船棺悬架空中


微信图片_20200516233533.jpg

 

      2018年底武夷山在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市》栏目又火爆了一场,由市委书记林旭阳与超级游客大牛围绕“钻石线路”的一问一答画面,令观众眼睛一亮:

      问:书记,那悬崖上面是什么?

       答:那叫“悬棺”,是武夷山古越人的一个葬俗,距今有3800年历史了。怎么把逝者木棺运到上面,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每当游客乘竹筏,从九曲溪漂流至3曲时,导游便会让你抬头仰望面前的悬崖绝壁,只见五六十米高的岩隙间,纵横交错地伸出许多木板,木板上搁着形似小舟的棺材,那即是当地人称之为的“虹桥板”(承托船棺支架)和“架壑船棺”。

      1978年9月,考古工作者对莲花峰崖洞悬棺进行发掘科考,发现悬棺为坚硬如铁的闽地楠木整根刳成,做工考究,棺形似江南乌篷船,全长3.5米,前高(68厘米)后低(56厘米),前宽(56厘米)后窄(40厘米)。经碳14测定,距今3445年±150年,约商代时期,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命名“武夷一号船棺”。后经普查,武夷山古代悬棺有18处,地点分别在大王峰、幔亭峰、玉女峰、小藏峰、大藏峰、仙钓台、仙棺岩……

      科考结论:武夷悬棺确凿无疑为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悬棺,武夷山是世界悬棺葬俗发祥地,它已成为研究我国先秦历史以及消失的古闽越族弥足珍贵的遗迹。

      “悬棺”一词出于南梁顾野王“半岩有悬棺数千”。这是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就是说,距今1500年前,武夷山悬棺达数千具之规模。试想,当年武夷山著名丹崖,岂不皆成了先人集结庞大船队,浩浩荡荡驶向天国的出发地。奇哉壮哉!

       朱熹对悬棺考察很是认真,他在《武夷山图序》记述:“人迹所不到处,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间,以庋舟船棺柩之属。柩中遗骸,外列陶器,尚皆未坏。”又在《九曲棹歌》里长叹:“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由此看来,朱熹对悬棺不仅逐一调查,有可能还深入现场。

      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游历武夷山,对悬棺发生浓厚兴趣,先是描述:“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数孔,乱插木板如机杼,一小舟斜架穴口木末,号曰架壑舟。”他远观不过瘾,便攀援大、小藏峰,就近考察船棺:“已至架壑舟,仰见虚舟宛然,较前溪中所见更恶。”于是感慨唏嘘,引发生与死联想,认为死后能置身悬棺,仰望天空,俯瞰深渊,莫大荣幸。

      至于古闽越人如何把几百斤重的船棺放入千仞悬崖上,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但也有人认为已经破解: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林忠干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证实古闽越人能够使用原始吊装机械,为悬棺吊装法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这种方法许多年前在江西贵溪仙岩和龙虎山进行了模拟实验,已告成功。

 

居所深藏崖洞

 

      行走在水帘洞通往大红袍母树的古道上,可遇见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题词“武夷古崖居遗构”。那天傍晚,我们一行人在此仰望丹霞嶂,夕阳照射在离地面30多米高的崖洞上,隐约十数间小木楼隐藏于洞中,悬楼吊脚,有柱无梁,上覆危岩,下临深谷,阳光把木构件染成金黄色,熠熠生辉,俨然一处空中楼阁。

       导游老罗告诉我们,这即是武夷山现存最为完好的人文名胜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俗称“天车架”。因构建时用天车(旧式轳辘)从崖底起吊木料至崖洞内,再倚洞势架设木楼、厢屋和贮藏厅等,洞内遗存架设天车用的架子,故得名。整个丹霞嶂古崖居长达108米,进深3米至17米之间,高2米至5米,总面积1200平方米,可分为防御、生活、储藏3个功能区。

      虽说古崖居近在眼前,但要登临却不容易,必须绕道山背后,沿峭壁石坎、蹬道,拾级而上,经山门、悬梯、甬道,全程5000多米,而且“华山自古一条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传宋代就有山民避难穴居于此。据地方史志记载,清咸丰七年(1857年),太平军攻打崇安城,当地富绅“择险至此”而修建避难居所。考古发现洞内尚存3处石刻,共100余字,有灶台、石臼、谷碾和陶瓷木竹等日用品,还有木跟绣花鞋(三寸金莲)。考证表明,这里可容纳50至70人,甚至更多人口居住。古崖居尚未发现人为破坏和搏杀争斗痕迹,说明崖居主人是有计划、有秩序地撤离并随时准备返回的。

 

冷兵器时代一处绝佳的避难居所

 

       久久仰望空中楼阁,心想,能登高临风,把酒世外桃源,何等惬意。导游老罗大约看出我的神情,便说,古崖居门口有一副对联:“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民。”令人恍然大悟,哦!那绝非神仙居所,不过是生逢乱世无可奈何的选择。

       古崖居是今天居安思危的警示地。

 

文库镌刻崖壁

 

       武夷山摩崖石刻堪称一座文库,它珍藏了1700多年的文史瑰宝。最早的一处题刻为东晋郭璞,历唐、宋、元、明、清、民国,计430余方。文体有诗词、歌赋、游记、题偈、楹联、榜书等,书法有篆、隶、楷、行、草,形式俱全,作者大多是蜚声华夏、驰名士林的风流人物。

      九曲溪两岸犹如文库的一条阅览长廊,你若端坐竹筏,顺流而下,迎面而来的是一方方或大或小,历经岁月侵蚀的摩崖石刻,就像一位位饱读诗书的老者,为你解读一篇篇历史经典。朱熹对武夷山情有独钟,曾写下《九曲棹歌》10首,全部题刻于两岸,现尚存1曲、2曲、4曲、5曲、6曲、8曲6首。老先生毫无疑问已参透九曲溪之精华,这10首棹歌迄今仍引领后人去品味天人合一的自然界。

      那天下午,我们从武夷精舍徒步至一曲码头,赏析岸边的摩崖石刻,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诗文,分明是一座小文库。朱熹的七绝《一曲棹歌》,字字珠玑,令人不禁齐声吟诵。戚继光《一剑横空星斗寒》:“大丈夫既南靖岛蛮,便当北平劲敌,黄冠布袍,再期游此。”令人眼前浮现出戚家军在福建战场平倭的战火硝烟。

      导游老罗告诉我,为武夷山留下最多摩崖石刻的是陈省,共计30多方。陈省,字幼溪,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以功升兵部右侍郎,史载“颇有政绩”。因“忤逆权佞”而解甲归田,于隐屏峰下筑草庐,并在四周镌刻“云窝”“云崖”“云路”“云关”“云台”“留云”“嘘云”“卧云”“云石堂”“栖云阁”“白云深处”等等。

       此处莫非是“云”为科目的专题书库,抑或仰望陈大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绝佳地?

我的老友陈君,曾为武夷山市设计一本《武夷山摩崖石刻精选》图册。他告诉我,用心做了下来,居然还做出了兴趣,增长了知识,从中品味出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从此不管游历何处,一看到摩崖石刻便肃然起敬。他对我将摩崖石刻喻之文库颇为赞同,认为其中一个科目甚是难得,即留存13方古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与动植物的禁令刻文。据说这些刻文曾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大为惊叹:那么早中国人就懂得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了,这不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该有的核心宗旨吗!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夷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