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11:0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阙新铭

 

汉中,一个不寻常的去处

阙新铭

汉中.jpg

宜居城市汉中

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便傲然立于汉江之畔。.jpg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矗立汉江之畔 。

 

在世人的印象中,汉中的繁荣始于秦汉,甚至更早些。

据先民传说,秦岭与巴山是天神和地祗的家园,就连太阳与月亮,也居住其中。大山环绕的汉中,是个非同寻常的去处。周天子时常委派重臣不辞辛劳到汉水之滨祭拜圣山旱山。“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经·旱麓》描述的就是这个宏大场面。

除了膜拜神力,帝王们还认识到,秦巴山脉万物皆出,其中竹木、檀柘、玉石、金、银、铜、铁等物储量之丰富,号曰“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地处聚宝盆里的汉中,天然适合人类繁衍。秦国正是在夺取了汉中与巴蜀后,才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即便是后来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也清楚地认识到,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清初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甚至将汉中视为立国之本,只因它“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

旧时前往汉中,无论是自关中向南翻越秦岭或是自巴蜀翻越巴山,山脉绵延铺展,皆达400余里。这一带山峦雄丽,沟谷深切,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说,想翻越它真是“难于上青天”。因此,古人选择的方式是沿秦巴山脉里迂回交错的嘉陵江、斜水等大小江河,凿山开道而行。著名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以及更多不见典籍的小路,如同毛细血管般沿着溪流穿行山间,通向一个个去处。

历史越过千年,古栈道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着自己作为道路的使命,彰显着先人的敏锐与坚毅。正是这些交通要道跨越司马迁笔下的“天下之大阻”,连通帝都与天府,才使得汉中真正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玺尔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这里,既有古栈道的络绎不绝,又有古战场的金戈铁马;既有汉魏碑刻的风流雅韵,又有遥远国度的异域风情;既有连绵起伏的高山大川,又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这样的珍禽异兽。也许正源于此,居于此地的人们总是稳重而不张扬。

东汉末年,奉行五斗米道的张鲁把小盆地里的谐和推向了一个极致。他利用积蓄起来的粮食赈济乱世中的灾民,并试图利用宗教的力量使战火永远地屏蔽于秦岭巴山之外,只可惜曹操打碎了他的美梦。这个枭雄占据汉中之后,并不满足于这里的恬适,在汉水边写下“衮雪”二字便北归而去。这座本欲成为伊甸园的古老城市,后来难逃喋血之灾。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拉开了魏蜀拉锯战的大幕:先有曹洪袭固山杀吴兰与雷铜、徐晃守马鸣阁道拒陈式,后有黄忠定军山刀劈夏侯渊、赵云摆空城计大破曹军……魏蜀争斗空前激烈,令蜀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对于如今的汉中人而言,那段过往俨然成了远古奇谈,无从考究其细节。勉县诸葛亮墓与马超墓的存在,也只是铭刻了蜀汉后来的历史走向——刘备病故白帝城,以后事托付诸葛亮。这位心怀高远的名相,心念先主三顾茅庐之恩,六次自汉中起兵出秦岭北伐,为了翻越秦岭站稳脚跟操碎了心,终因过于操劳而陨落五丈原,归葬定军山下。由此,蜀汉走向了它的末路。在曹操离开汉中的第五十四个年头,钟会进占汉中,令邓艾偷渡阴平,连下涪城、绵竹,刘禅投降,蜀汉亡。

与其说曹魏是诸葛亮穷尽一生都没有战胜的对手,不如说那横在关中之前的秦岭才是真正击败蜀汉的敌人。三国之后,中国的权力中心开始了漫长的东移历程,那个与帝都、天府隔山相峙的要塞汉中,在漫长的动荡之后,终于逐渐回归其山水佳绝的本来面貌。在诗人辈出的唐代,秦巴古道的每一个驿站、寺庙、旅舍、酒馆的墙壁都成了浪客们发表新诗的阵地。

这些一流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歌,竟成了彼时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诗人元稹路过骆谷时,看到驿站墙壁上题满白居易、崔诏、李逢吉、王质夫等人的诗,如遇故知,诗兴大发,挥毫于诗墙之上,曰:“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乾元二年,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自战乱中的长安逃向成都,飞仙岭凛冽的寒风见证了他一路的苦难:“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翻越飞仙岭与五丁关后,诗圣看到那灵秀的山水与淳朴的百姓,有了一点好心情,于是写下“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此时,连年的战乱、灾荒、瘟疫,已使得曾经富庶的汉中破败、荒芜、萧条。宋元、明清战祸之后,汉中也落得了十室九空的下场,泯然于众。当往日的喧嚣与繁华逐渐成为明日黄花,宁静与苍凉便成了几百年间秦巴古道的常态。

如今,山依旧是那些山,水依旧是那些水,古道也依旧是那些古道,作为国家规划中秦巴地区的核心城市,汉中有了新的起点、新的价值、新的方向。

我多想再一次踽踽独行,去寻找那远去的山水。

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四宝驰誉世界。.jpg

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四宝驰誉世界。